小学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7-07-14 08:23胡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绝缘体磁铁科学知识

胡平

科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当运用于生活,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小学生的思维、智力还处在发育的阶段,对于理论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小学开展科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更多的实际体验,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只有通过生活的实践,才能够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进行紧密结合,体验生活的意义和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科学的内在价值。因此老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应当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人手,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还应当创设更多学生熟悉的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练习的机会,以全面提升科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可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情况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能够引起学生的同化和共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真正认识科学知识。

比如,在讲授《磁铁的两极》一课时,首先出示一块小磁铁和一个小螺帽,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而且很多学生都玩过,所以开始就会对课程比较感兴趣。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我这块小磁铁可以吸住这枚小螺帽吗?”学生们都知道可以,然后老师示范一次,又换一个大螺帽:“那它能吸住大螺帽吗?”学生回答:“不能,要用大磁铁。”当学生进入到这个情景之中以后,老师就将学生向课程目标上引导:“为什么不同的磁铁吸力不同?”学生就会非常好奇,兴趣被激发,思维也打开了,有的拿出自己的磁铁来试验,最后发现不仅不同大小的磁铁吸力不同,而且同一块磁铁的不同地方吸力也不同,“哪位同学举一个生活中运用磁铁的例子?”学生们都积极举手发言,“钱包扣”“冰箱门”等,通过这个简单的情景演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活跃,而且还让学生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并与生活产生了联系。

二、积极探索,感悟科学魅力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对于内容、案例等知识的熟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所以应当鼓励学生体验生活,不断接触生活中的事物,积累生活经验,最后联系到科学方法。

比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科学实验课,能够让他们边学习边思考生活中相似的情景,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要怎么样将煮熟的鸡蛋放入一个瓶口比它小的瓶子,这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学生对这些都会非常好奇,会不断探究,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改变气压让鸡蛋进人瓶內。比如,在一个杯中装满水,放上纸片,为什么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在冬天里墨水瓶盖拧太紧打不开怎么办?冬天如何解决道路结冰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遇见的,而这恰好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三、联系生活,积累科学素材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小学的科学教材上的内容,如彩虹、滑轮、气体等都是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提炼而来,它们都有着生活原型,所以应当将身边的一切资源都运用到科学之中,植根于生活,深入挖掘科学素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可以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从而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真正体会到科学生活化。

比如,在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这个实验课程时,老师先让学生听各种声音,然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最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不同事物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等,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运用身边的一切工具来制造声音,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模拟各种动物的声音,最后让学生明白声音是震动发出的,并且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包括音量、音色等各方面,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媒介,而且速度是不一样的。最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下课之余或在家里的时候,思考身边的物体都是否能发音,不同的力度、不同敲击物等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差别。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东西,然而通过课堂学习却挖掘出了无数的科学知识。

四、加强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科学绝不仅仅是来源于生活而成了纯粹的理论和书面知识,这些知识更应该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以致用才能够体现科学的精髓和真正价值。因此必须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用科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学习《导体与绝缘体》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它们的概念和具体作用,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运用,给学生电阻、电线、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等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导体使灯泡正常使用,用绝缘体让灯光熄灭,最后给学生举例我们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铁丝、铝丝、湿棒等都是导体,所以在实际中不能拿着它们去碰电,而胶、干竹棒等是绝缘体,“如果有同学触电了,怎么办?”学生会知道不能用手去拉,而要想办法先断电源,然后再用干棍或者胶棒去拨开电线,而且要将电线用胶布缠好。这不仅让学生学到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总之,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生活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化教学,将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科学植根于生活之中,并且不断创造情景,设置问题,体会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乐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科学、用科学和再创造的完整过程,使科学回归生活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宁远县第二完全小学 湖南]

猜你喜欢
绝缘体磁铁科学知识
多孔位插头绝缘体注塑模具设计分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发电厂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与处理策略解析
《自然·物理》报道拓扑绝缘体/高温超导体近邻效应研究最新成果
清华大学在拓扑绝缘体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