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习 循序渐进 构建情境

2017-07-14 11:34翁红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节奏感节奏小学生

翁红梅

节奏是音乐内在的灵魂,没有节奏,音乐就是混乱的符号,没有一点规律可循。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好的节奏感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学习的动力多来源于好奇和兴趣,音乐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真正让学生学会音乐,需要从学生的节奏感开始练习,为音乐学习打下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发掘学生的潜在节奏感,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和魅力,增强对音乐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奥尔夫曾经说过:“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首要因素,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离开旋律独自存在,而旋律却永远也不能离开节奏。”因此,节奏在音乐中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是音乐中其他的元素代替不了的。然而,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抽象的節奏知识进行讲解,音乐节奏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无味,使学生对音乐学生产生抵触,影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音乐学习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着未知,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声音引入音乐课堂的教学,如生活中的脚步声、敲打桌子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火车经过铁轨的声音等,这些生活中的声音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音乐教学内容生活化,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生活化的声音进行节奏训练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更加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四课时《小象》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听着音乐拍着手进入教室,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拍出的节奏感,去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感。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除了拍手能够拍出有节奏的声音,那么还有什么能够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受到启发,“老师,敲击小瓶子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敲击桌椅也可以发出声音”等。通过别样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音乐教学中节奏知识,提高音乐课堂节奏训练的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音乐教学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多种不同的乐器,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性,所发声音的音色和节奏,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一名学生通过乐器进行即兴表演,让其他学生打出其演奏的节奏拍子;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让学生通过乐器进行配音;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演奏,让学生根据演奏模仿出音乐中所要表现的生活元素。乐器训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小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的教学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在律动的过程中发现节奏。律动是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示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是自发的,是学生对音乐节奏掌握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律动加强学生对节奏的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和动作,让学生在自身活动中去感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完成对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一课《春天》中《杜鹃圆舞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播放音乐《杜鹃圆舞曲》,让学生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跺脚或者舞动身体等。让学生通过身体律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杜鹃圆舞曲》的节奏。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身心特点,让学生利用肢体的各种动作在音乐的过程中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结合生活与环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少生活的音乐是没有任何含义的。在现在的状况下,音乐和小学的生活越接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就越好。当学生处在一个有意构建的生活情境里时,学生对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会高涨,自身各方面潜能也会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的节奏知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通过生活强化学生对节奏的学习。教育是在一定环境中的教育,通过对环境的设计和利用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差,对事物的学习与坚持能力欠缺,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应当利用学校的优美环境,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环境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例如,对于最初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可以运用一些容易敲击的乐器,如手铃、木鱼等。随着小学生打击乐水平的提升,可以出现一些三角铁、双响筒等稍微复杂的乐器。最后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唱跳结合,动静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节奏训练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计环境,提高小学生的节奏训练效果,对小学生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节奏训练效果,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六团学校 新疆]

猜你喜欢
节奏感节奏小学生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节奏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