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17-07-14 07:23鲍金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知识点交流探究

鲍金红

小学数学课堂上,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学生人为地制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真正地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推动其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那么,应该怎样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呢?

一、切实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许多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们喜欢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不只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一种情感心灵的交互。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心灵与情感的沟通,那么文本知识的教学过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将感情融入各个知识点,那么教学的效果会是事半功倍。不仅能够确立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更能调动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学生进入自主独立的学习之中。实际的情况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第一,师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平等交流、友好互动的新式教学关系,教学中体现平等、民主与和谐等特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优化数学教学效果,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在学习过程中,多给予学生关心,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其不断进步。遇到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教学气氛、设计课堂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环境的方式在于教师根据小学生对于学习的能力和特点,设置课堂活动,重视趣味,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设计课堂互动则是借助模拟问题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将自己当作互动的主角,利用想象等方式,对教师创设的互动环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于交流中掌握自主探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在教学时应该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独立的思维方式显得格外重要。而课堂交流环节则能够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借鉴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向和思维模式,自己去理解,并从多个方面表达出来,加深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师在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部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通过展示不同方位的车辆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活动,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独立地去收集并统计信息,由教师最后对各个学生的统计情况进行汇总和整理。在不同的结果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这一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和回答。然后分成各个小组,从单位时间内怎样把握车辆类别、怎样进行数值记载、车辆通行特征等方面进行整理,互相交流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得到的结果,给出最终答案。教师则统计错误率偏高的问题,统一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同时也学会了团队协作。而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交流,学生能够认识到倾听和提问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改变并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

三、鼓励动手操作,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鼓励学生实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的重要方式。众所周知,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仍然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又不够强,一般来说,他们目前只能比较直观形象地去理解事物。因此,想要协调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将教材知识点直观地显示出来。而动手操作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一定的效果。教师需要在平時多利用一些教具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把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化作实际的各个活动,并鼓励学生去动手尝试。在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中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参与探索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实际上是由教和学两部分构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就是交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学就是帮助学生利用现有条件不断思考,在思考过程中重温旧知并发现新知。所以教学从来就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教学需要使学生这一课堂主体能够参与这一过程,积极地探究、自主地思考。而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展示自身的机遇,在课堂过程中,努力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对学生自主意识的认可与尊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容忍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让其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之中,然后在潜移默化里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错误理解。比如,我在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章节时,为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包括在测量、拼接和摆放的时候,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最后选择其中最精准的结果。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于数学的认知,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了学习主体意识。

总而言之,教学要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明白自主学习的意义,在学习时能够科学地探究与求知,从旧时的单纯认知和理解转变为主动地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一转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研究的过程,强化了学生自主求知的意识,正确掌握了数学知识要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沭阳县颜集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知识点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