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7-07-14 16:19孔健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知识数学

孔健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渐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学校教育以课堂为阵地,所以,教师要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更符合时代要求,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但在农村学校,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知识面窄,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起数学自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课前提出一个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商场购物、操场的测量、给相框做边框等,会带给学生一种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当然课前准备不但备学生,而且要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本节课的类型,和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和活动的时间分配做出详细的安排,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另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到个性化教学,形成自己的风格。

其次,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數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数学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作为教师驾驭了新课标,才能创造新的课堂。课堂是一个师生进行互动的场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从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用心设计每一堂课,设法创造一种切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开放而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有实效地参与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思维才会紧跟老师的步伐,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声有色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熟练的多媒体手段和富有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受到感染,让学生身心愉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教学过程不纯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又有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良好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三,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新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转变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是经验,是活动。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新课标特别突出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时时用数学,处处留意数学”的“小思想家”。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导,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能力发展。教师要有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意识,教学不是“独舞”,也不是“单口相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做的是,积极引导,适时指导和总结,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我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逐渐培养起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探究永远在路上,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变一两节课,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逐渐发展到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不断进步,师生关系逐渐走向和谐,学生就会喜欢和老师亲近,和老师交流,老师就会逐渐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学会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尽职尽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中心小学 山东]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数学知识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