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教育 养成良好习惯

2017-07-14 22:02魏晓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蔬菜习惯食物

魏晓明

进餐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重视幼儿在园就餐教育,从现代健康的角度出发,兼顾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探寻更适合现代幼儿发展的就餐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过程,养成幼儿健康的行为和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幼儿的健康水平。

一、构建适宜的幼儿园就餐环境

幼儿园针对幼儿进餐行为的习惯应有的放矢地开展一系列幼儿炊事班游戏,培养幼儿就餐的兴趣。幼儿园可以利用教室,通过播放小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首先,教师应当广泛了解适合幼儿进食的食物,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制作相应的饮食或者课件进行备课,以供幼儿们学习,让幼儿们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对其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感悟食物中的奥秘,对饮食产生好奇心和兴趣;接着,幼儿园可以给幼儿们提供场所,让幼儿自行烹饪简单且有特色的食品,比如面食、水果沙拉、蔬菜等,让幼儿们自己实践,切身参与食物的制作,进行烹饪示范,让幼儿们运用视、听、触、尝探索美食带来的乐趣,从而发掘对美食的喜爱;再次,在烹饪游戏之后,教师还可以针对班型和现场的活跃度,进行食物知识的拓展,让幼儿们了解食物原材料的生长过程与生长环境等。

二、巧用游戏策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我们将点心环节与角色城小吃店游戏巧妙结合,请值日生扮演餐厅服务员的角色为幼儿分餐,通过餐厅服务员的礼貌服务,顾客在自主取餐盘、点餐、付款等游戏环节中体验自主点餐环节的乐趣,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发展了语言能力,还培养了幼儿助人为乐等诸多良好品质。除了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好办法。如在表演游戏《小熊请客》中,我和幼儿一起讨论:“小动物们去小熊家做客,进餐时要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客人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要手扶碗吃饭”“不能挑食”等等。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学会了进餐时要手扶碗,一口接一口,慢慢咀嚼进餐,把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饭菜放在餐盘中等良好行为习惯。

三、丰富进餐教育内容,重视进餐教育的趣味性

与幼儿园各领域活动有机结合,实现就餐教育即健康教育的目标。在进餐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故事提高幼儿进餐需求,如我是小白兔,最喜欢吃胡萝卜,因为它有维生素,可以让我的眼睛更明亮;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字宝宝”的游戏帮助幼儿感知数据,如每个小朋友有一片饼干,那么一组共有多少饼干;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一些食物的加工过程,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生产过程、营养价值等科学知识;教師给幼儿讲解口腔知识,了解牙齿、舌头的各自发挥的作用,让幼儿学会保护口腔卫生;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多观察各种蔬菜、食物的形状,并在美术活动时让幼儿进行图画;进餐前播放轻音乐,餐后让幼儿谈谈进餐时的心情等等。总之教师注意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有机渗透,抓住教育契机传授给幼儿知识,注重进餐教育的综合性和趣味性。

四、立足主题教育,增强幼儿进餐食欲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教师、幼儿与环境、材料等社会资源之间的多边互动,以此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前期的调查问卷以及日常的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偏食和挑食的情况比较多,他们只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而对于不爱吃的食物就迟迟不肯动手。我们通过设计主题活动“蔬菜品种多”“好吃的水饺”“吃饭喷喷香”等,逐步引导幼儿通过参观、制作、品尝,了解食物的种类、颜色、营养等,并借助主题活动综合性的特点,创设生活区。在娃娃家投放各种娃娃的盒子、豆豆和勺子,让幼儿玩喂宝宝的游戏,练习使用勺子的方法;在生活区提供蔬菜、水果、花生等食物,引导幼儿练习切、剥等动作,提升进餐经验水平,增强自主进餐的信心;在美工坊投放蔬菜创意拼贴画、蛋壳彩绘、玉米滚画等美术创作作品,让幼儿爱上蔬菜,进而产生喜欢吃蔬菜的想法和愿望,增强食欲,养成不挑食的进餐习惯。

五、丰富进餐教育途径,综合利用教育资源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半日活动,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一周食谱制订的依据,讲解饮食与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使家长制定合理的早餐,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用餐情况,为幼儿配置合理的晚餐等等。幼儿在园里要自己盛饭清理,提醒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请孩子做些这样的事情。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社会上的各种风气时刻影响着幼儿。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餐店越来越多,超市里的零食琳琅满目,商家也在幼儿身上大做文章,广告反反复复播放诱导着幼儿的食欲,越来越多的幼儿以吃零食来代替正餐。进餐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教育要取得成功家园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在养成教育的培养方面,如果家园要求不一致,各唱各的调,势必会大大削弱教育的效果。

总之,“播下行为,收获习惯。”人的习惯大多在6岁之前就已经养成,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进餐习惯也不能忽视,应抓早,抓好。教师在幼儿进餐时若能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有目的关注幼儿进餐环节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连云区幼教中心 江苏]

猜你喜欢
蔬菜习惯食物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