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7-07-14 21:18刘美霞
神州·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原则学科小学生

刘美霞

在心理学上,“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而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容易削弱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很有必要。

一、学科的“主干力量”

当今社会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但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找准突破点主动出击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实行的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很多教师在平常布置作业的时候总是以难点题目为重点,使劲的练习。但我认为这样不符合小学生的學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这种错误的方法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相反,教师在平常应该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为主,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去胜任这些题,从而在心底里面肯定自己,这样渐渐下去会让他们在心里出现“我能行”的自信观念,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得到全面发展。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所以我建议教师在上课时语言和动作都要多样化,不能过于呆板,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视线,让他们觉得课堂就像一个舞台一样充满了渴望,学生喜欢这位老师那么就会专心致志的听他讲,用心去记住每一句话并得以实施。

三、良好的方法是兴趣的源泉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全员参与。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不要拘泥于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然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2)我行我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完美的表扬。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很多老师认为表扬不能过于太多这样会让学生出现高傲的心里,但是我认为表扬要因人而异,不同个性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对待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多给予肯定,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原来还是可以的,不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4)游戏促进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化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总之,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如此重要的学科,教师和学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互配合和努力才能让该学科的效果达到最好。但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占据较大部分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爱上数学才是成功的源泉。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则学科小学生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超学科”来啦
我是小学生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