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龙眼栽培利用史研究文献综述

2017-07-14 03:47唐媚媚
现代园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龙眼文献综述栽培

唐媚媚

摘要:龙眼,原产于我国。它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果树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龙眼栽培利用史相关文献的系统整理,尝试论述学术界在龙眼研究上的成果,包括龙眼的起源、用途、栽培技术、贮藏、保鲜、加工开发及龙眼的相关文献。进而在总结我国龙眼栽培利用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个人的观点,指出了在我国龙眼栽培利用上的研究尚存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史料的使用和挖掘方面,这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龙眼;栽培;利用史;文献综述

龙眼(Dimoearpus Longan Lout)是无患子科(Eu-phoraeeae),龙眼属(Dimocarpus)常绿果树,乔木。它是南方特色水果之一。千百年以来,龙眼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建国后,龙眼的栽培利用史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笔者收集的文献资料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龙眼的起源、用途、原产地、栽培技术、加工贮藏技术、文献整理等,在这些方面学者们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笔者发现仍有一些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今后可作进一步的探讨。现文献综述如下:

1龙眼的起源

1.1龙眼的名字由来

关于龙眼的名字,学者们做了一些考证,主要是根据龙眼的形状、味道、肉质和成熟的时间来进行命名。例如:邱武凌(1986)引用李时珍的《本草纲月》中所写的“龙眼之目,象形也”来说明龙眼的命名由来。王本泉(2000)引用王象晋的《群芳谱》中的记载来说明龙眼有许多绚丽的别名。古人或缘其源,或类其形,或含其味,或意其质,亦称龙眼为骊珠、比目、圆眼、蜜脾、燕卵、绣水团、海珠丛、川弹子、亚荔枝等,此外还有木弹、鲛泪、柱圆等。韩冬梅(2014)讲述了在龙眼的别称当中人们使用得较为频繁的称谓,而除了“龙眼”外,以“桂圆”最为大众熟知,因为龙眼果实通常成熟于8月,那时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

1.2龙眼的品种分类

我国历史上有记载龙眼品种和分类的专著侧重对龙眼的品种名称、特征和口味进行描述。到了近代,龙眼的品种分类出现了以产地名称来命名,以福建一带为代表,例如:普明庵龙眼、乌龙岭龙眼、油潭本龙眼等。但这些品种分类叙述仅仅是在园艺学上的习惯叫法,并没有按龙眼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龙眼的品种分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黄金松(1979)按龙眼复叶中小叶形态和叶片大小分为3种类型:大叶型、小叶型和圆叶型。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倾向于从生物特征来考究龙眼的品种分类。柯冠武、黄进华、邵小华等(1988)根据龙眼花粉的形態特征来把供试验的11个品种进行分类。而后,柯冠武、林经波、陈熹等(1988)着重对福建3个龙眼主产区(泉州、莆田、福州)的10个主栽品种进行研究,探讨品种间在形态结构上具有共同遗传性状的稳定器官,以此作为龙眼品种类群分类模式的划分依据。庄美伊(1993)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综述了龙眼的种质资源,为龙眼的分类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邓九生(1995)则依果实品质将龙眼品种划分为7种主要类型。张春叶、朱凤林等(1999)引用了《中国果树志·龙眼卷》的数据论述了野生龙眼群落和野生龙眼的混交情况,并考证了龙眼品种的分类。韩冬梅(2014)提出了龙眼的品种分类有多种依据,包括按照栽培地域、成熟期、生产利用以及果实用途来划分。以上学者主要是从龙眼叶、种子特点、果实品质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与相关性等进行龙眼的种类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龙眼果质特点和果实特性,但尚未能制定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分类方法。

1.3龙眼的产区分布

关于龙眼产区的分布,学者们观点基本一致,趋向于龙眼原产于我国南方。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龙眼原产地是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云南一带。其理由有2个:一是在这一片地带发现了野生龙眼群落,二是古文献有不少记载。

邱武凌(1986)根据古今中外文献记载及我国南部各地野生龙眼群落的发现,来考证并断定了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是龙眼原生中心地。王本泉(2000)认可邱武凌的观点,并通过《神农本草经》和《南方草木状》等相关记载来考证龙眼的原产地是我国南方,还借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来说明栽培的龙眼树是从野生龙眼树进化而来。莫善文(1996)考述了龙眼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及海南等省区,并引用了《中国果树栽培学》(1987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的资料来论述中国是龙眼的原产地,18世纪后才逐渐传到世界各地。目前泰国、印度、菲律宾、越南、缅甸等都有栽培。庞学群、张昭其(1999)指出龙眼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总产量以我国为最。韩冬梅(2014)则考述了我国龙眼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和西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蔡长河、唐小浪等(2002年)讲述了龙眼作为典型的亚热带经济作物,因其受气候条件限制,在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和我国种植面积广。我国分布以福建、广东、广西为主(不含深加工产品产值)。

1.4龙眼的种植传播

学者们主要从龙眼的种植地区与传播方向进行研究,认为龙眼主要是种植中热带地区,且以我国南方为主,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四川和云南等省区,之后由我国传人到美洲、非洲、大洋洲等热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国家。

邱武凌(1986)引用左思《蜀都赋》中的记载:“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来说明四川种植龙眼至少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并认为现今国外有一定数量的龙眼栽培,均从我国传播去的。他引用英国H.F麦克米伦著《热带园艺植物手册》所写的“龙眼与荔枝并肩于1978年由中国传人印度”。另外,他认可瑞士A.D.德康道尔的观点,认为若干世纪以前,华人已移植此树于马来群岛。柯冠武、王长春等(1994)引用《三辅黄图》、《南裔异物志》、《东观汉记》、《岭表异物》、《南方草木状》等史料来考述龙眼自汉代就有栽培了,并提出云南是龙眼起源的初生中心,广东、广西和海南是龙眼起源的次生中心。吴元立、易干军等(2007)进一步对此进行探讨,论述了龙眼的起源与分布,推断出龙眼起源于我国,并提到了在广西、海南和云南先后发现了野生龙眼。王本泉(2000)引用了公元1832年罗柏《印度植物志》的记载:“印度所有荔枝、龙眼均由中国传人”来论证我国龙眼首先传人了印度,而后传至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他指出,目前在美国和巴西有少量种植,其它地区龙眼种植还处于试验阶段。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眼文献综述栽培
买龙眼
5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草莓的立体栽培
6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