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

2017-07-15 05:08向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意愿城镇化

向丽

摘要:基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1 779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性别、进城务工年限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不明显;就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显著。农业转移人口受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发展机会、社会保险健全程度满意度的影响尤为突出,同时注重工资收入水平、工作设施安全性和职业稳定性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建议不断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制度,并建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

关键词:就业质量;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3.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9-0299-04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党和国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基础之上,并切实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变身“市民”之后的就业质量问题,才能有效避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之后陷入“失地又失业”的尴尬处境[1]。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质量的概念、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取等方面。在概念上,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体面劳动”,之后欧盟提出的“工作质量”和“高质量就业”等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就业质量的内涵[2],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等群体展开[3-4]。在内容上,国外学者比较注重就业者自身的感受和就业价值的体现,国内学者认为就业质量应涵盖工资收入、工作时长、工作环境、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障等6个方面。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国外较具代表性的是国际劳工组织构建的包含6个维度11个属性4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欧盟委员会设计的包含11个基本维度和30个衡量指标的评价体系。我国学者刘素华最早建立了包括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等评价指标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5],部分学者增加了专业对口程度、薪酬水平、个人幸福感、家庭满意度、社会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等衡量指标[6]。在就业质量评价方法的选取上,国外学者大多通过设计就业质量得分公式,并根据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群组的异同点;国内学者则主要采用专家咨询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利用实地调查数据测算部分区域和研究群体的就业质量水平。国外有关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大多是运用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市发展指数[7]和城市指标准则[8]等测度方法,围绕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9-10]。在人口城镇化问题的研究上,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托达罗模型、推-拉理论、成本-收益理论等人口迁移理论,研究人口转移的动因、规律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目前,国内直接使用就近城镇化术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近城镇化的概念、地位、类型及动力机制等方面。在概念上,包括從空间角度认为就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在原有居住地实现城镇化[11],从内涵角度界定为“本土化、就近原则”的农民非农化过程[12]。从人口就近城镇化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的地位来看,包括与传统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及其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在类型上,可以分为原住地形成的城镇、就近向小城镇集中和发展、城市近郊农村城市等[13]。在动力机制方面,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和乡村社区的创造力、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等动力因素[14]。

综上,在国内外现有研究中有关就业质量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有关人口就近城镇化的研究成果不多且较分散,直接从就业质量视角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问题的成果较少,针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尤为匮乏。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定义为:通过构建各具特色且科学合理的多级新型城镇体系,将农业转移人口近距离迁移至其家乡所在地附近的地级市、县城或经济较发达的特色小城镇,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稳步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模式[15]。本研究主要从就业质量视角,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的实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从就业质量角度充分掌握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有利于明确西部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改进方向,并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实现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1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1.1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笔者所在课题组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进行的实地调查,调查对象为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务工但尚未实现就近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在正式问卷调查之前,笔者所在课题组于2015年7月先采取试调查方式对拟采用的问卷中难以测度的指标进行修正。正式的问卷调研工作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进行,调查样本涉及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14个地级市。从总体来看,调研样本分布比较均匀,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次问卷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就近城镇化意愿、就业条件、就业层次、就业保障等5个部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各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共发放2 100份,回收1 981份,样本回收率为94.33%,剔除失效样本后获得有效样本为1 779份,有效样本率为89.80%。

1.2变量设置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最终使用的样本为1 779份,其中具有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样本为612份,占34.40%;不愿意就近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样本为1 167份,占65.60%。可见,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从个人特征因素来看,男性农业转移人口的数量明显大于女性农业转移人口。在年龄构成上,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比第1代农业转移人口多出9.84百分点。在婚姻状况上,已婚农业转移人口占绝大多数,未婚农业转移人口仅占 26.98%。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年限在1~6年,11.75%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年限达到10年以上。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主要为初中、高中和中专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转移人口仅占19.45%。

从就业质量的各项指标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对工作时长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其对工作场所舒适度和工作设施安全性的满意度。在就业层次方面,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流动性较高,且能够获得的职业发展机会相当有限,致使农业转移人口对其自身工作稳定性和职业发展机会的满意程度均较低。相比之下,农业转移人口对其工资收入水平的满意度稍高。在就业保障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其对社会保险健全程度最不满意。

2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2.1研究假设

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制度因素、城市社区环境及心理因素等。本试验主要从就业质量视角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从个人特征因素、就业条件、就业层次、就业保障等4个方面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进行测量。其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用就业条件、就业层次和就业保障等指标来测度。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

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进城务工年限、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对就近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越了解,因而其往往更傾向于选择对其而言净收益最高的城镇化方式。已婚的农业转移人口出于家庭方面的考虑,会更倾向于就近城镇化。

假设2,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

就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即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越高,其就近城镇化的意愿也越强烈。因此,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将在较大程度上增强其就近城镇化意愿。

2.2模型构建

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应用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的回归模型,以事件发生概率的形式提供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地调查获取1 779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借鉴Hunt等学者关于定居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的做法[16-17],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为因变量,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进城务工年限、受教育程度)和就业质量(就业条件、就业层次、就业保障)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i愿意就近城镇化到j地,可记为y=1;农业转移人口i不愿意就近城镇化到j地,可记为y=0。设x为影响农业转移人口i就近城镇化到j地意愿的就业质量等影响因素,包括农业转移人口i就近城镇化到j地的,得到农业转移人口i愿意就近城镇化到j地的概率为:

最终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下:

式中:Ui表示农业转移人口i的就近城镇化意愿;Ei表示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X[DD(-*2][HT6]→[DD)]i表示影响农业转移人口i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其他控制因素;εi表示残差项。

3实证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模型所选取的变量大多在10%、5%、1%水平上差异显著,R2在0.5左右,Hosmer和Lemeshow检验结果为:P值0.723﹥0.5,说明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且解释力较强,回归结果可信度较高。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选取的变量均为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些变量构建的回归模型能够解释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存在差异性的。以下分别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和就业质量2个方面进行分析。

3.1个人特征因素分析

由表2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存在一定影响,但是性别和进城务工年限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均不明显。年龄和婚姻状况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在1%水平上高度显著。年龄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呈负相关,说明第1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更强。由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已与城市居民趋同,更向往在大城市就业并定居,且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多数人不愿意在家乡所在地附近的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和小城镇实现就近城镇化。婚姻状况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呈正相关,说明已婚农业转移人口具有更强的就近城镇化意愿。这是因为已婚的农业转移人口大多需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子女,又无力承担举家迁移到城市生活的各方面开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是已婚农业转移人口亟需解决的难题。受教育程度指标在5%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0.023),但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呈负相关,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越低。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获得较为满意的工作机会的可能性越大,再加上多年的进城务工经验的积累,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往往更期望能够享受到与大城市市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3.2就业质量分析

3.2.1就业条件

工作设施安全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系数为0.216,说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设施安全性越高,其越愿意就近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就业行业主要以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为主,这些行业的工作设施安全性较低,致使绝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作风险性较高。工作场所舒适度和工作时长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岗位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场所舒适度都不高,超时加班现象也相当普遍。特别是第1代农业转移人口受传统消费习惯和较为沉重的生活负担的双重影响,往往更愿意通过兼职等方式尽可能地延长工作时长,以换取更多的工资报酬。只有当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难以获得任何工作机会时,才会考虑回到家乡所在地养老。因此,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工作场所舒适度和工作时长的影响不明显。

3.2.2就业层次

就业层次的3项指标职业稳定性、工资收入水平和职业发展机会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其中,职业发展机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系数为0.477,超过工资收入水平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0.280),职业稳定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相对较小(0.106)。在就业质量的各项指标中,职业发展机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程度排在第2位,说明农业转移人口通常希望就近城镇化之后,其就业的城市能够为其提供与其当前务工所在地相当或者更优的职业发展机会,否则将直接降低其就近城镇化的意愿。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大多就业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低层次岗位,就业流动性大,工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且生活负担较重,多数农业转移人口会选择在城镇务工积攒一定资金后回到家乡所在地自建住房或在城镇购房。如果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后不能获得与当前务工所在地接近或更高的工资收入,其就近城镇化的意愿也将明显降低。

3.2.3就业保障

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险健全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均在1%水平显著,系数分别为0.670、0.445,且在就业质量各项指标中位居第1、3位。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響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大多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实现就业,尽管其就职的企业具有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但考虑到相对较高的培训成本,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少之又少,且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并未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如果农业转移人口不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其就近城镇化后必将面临更多就业难题。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保意识不断增强,但调研中获取的信息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实际社会保险参保率仍较低,特别是服务于小微企业的[JP3]农业转移人口往往更难享受社会保险权益。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寄希望于通过就近城镇化实现更全面的就业保障。

4结论与建议

本试验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结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1 779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性别、进城务工年限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并不明显;就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显著。农业转移人口受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发展机会、社会保险健全程度满意度的影响尤为突出,同时注重工资收入水平、工作设施安全性和职业稳定性满意度的提升。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4.1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

在培训资金投入上,应建立以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为主导,培训机构和农业转移人口主动参与的培训经费分担机制,确保稳定的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应严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岗前培训与岗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劳动力培训市场信息网络,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对农业转移人口实行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激发农业转移人口主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热情。在培训效果的评价上,应加快分类型制度化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督促相关企业及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政府主导型培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以常规性评价为主、临时性评价为辅的方式,赋予农业转移人口选择评价权,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发放补贴和考核相关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针对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应给予肯定和客观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贡献突出的培训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应定期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鉴定并及时颁发资格等级证书,通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竞争力。

4.2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制度

政府应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体制机制,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工作风险对其危害的程度,结合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需求的实际情况和参保能力,按分类别、分阶段推进的原则,采取立法等手段,加快推进与农业转移人口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到位,尽早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创新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的参保方式,积极探索个人缴费、单位配套、国家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参保方式,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参保能力。同时,针对农业转移人口流动性较强的显著特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简化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流程,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不同区域和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动就业过程中能正常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权益。此外,还要明确中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社会保险责任,对于自觉为农业转移人口购买社会保险的中小型企业,[JP3]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中小企业为农业转移人口购买社会保险的积极性。

4.3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

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歧视,有效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作用和企业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物价水平、行业平均工资等指标就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水平进行集体协商,形成规范合理的工资支付保障和正常的增长机制,提高农民工的话语权,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平等分享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在引导企业贯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的同时,逐步摆脱企业对最低工资制度的依赖,转变为以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为基础,及时调整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水平,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公平合法的薪酬福利,尽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进而形成共赢、协调、稳定的新型劳资关系。此外,还要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农业转移人口合法工资权益的行为,缩减农业转移人口工资纠纷调解和仲裁的程序,从制度的顶层设计方面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金营,王子威. 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配置在城镇化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4(5):79-87,127-128.

[2]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Decent work:report of the Director-General[R]. 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1999.

[3][JP3]袁红清,李荔波. 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浙江省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 农业经济问题,2013(11):65-70.

[4]明娟,王明亮. 工作转换能否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J]. 中国软科学,2015(12):49-62.

[5]刘素华. 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J]. 人口与经济,2005(6):34-38.

[6]张抗私,李善乐. 我国就业质量评价研究——基于2000—2012年辽宁宏观数据的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5(6):62-72.

[7]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M].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

[8]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s——monitoring the habitat agenda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R]. 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4.

[9]Shen L,Peng Y,Zhang X.An alternative model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J]. Cities,2012,29(1):32-39.[HJ1.4mm]

[10]Tavernia B G,Reed J M.Spatial extent and habitat context influence the nature and strength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ization measur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9,92(1):47-52.

[11]潘海生,曹小鋒. 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J]. 政策瞭望,2010(9):29-32.

[12]胡小武. 人口“就近城镇化”:人口迁移新方向[J]. 西北人口,2011(1):1-5.

[13]廖永伦. 就地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选择[J]. 贵州社会科学,2015(11):123-127.

[14]刘文勇,杨光. 以城乡互动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8):17-23.

[15]李强,陈振华,张莹. 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J]. 广东社会科学,2015(1):186-199.

[16]Hunt G L,Mueller R E.North american migration:return to skill,border effects,and mobility costs[J]. Review of Eco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4,86(4):988-1007.

[17]张鹏,郝宇彪,陈卫民. 幸福感、社会融合对户籍迁入城市意愿的影响——基于2011年四省市外来人口微观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 经济评论,2014(1):58-69.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意愿城镇化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