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转型与发展

2017-07-16 21:12侯纯玉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全媒体转型发展

侯纯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辽宁沈阳 110136

摘 要 全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校报发展的优势与瓶颈,是未来高校校报创新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面临困境,只有不断加强深度报道、充分发挥言论作用、策划精品栏目、提升校报的可读性、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校报才能成功转型,并最终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全媒体;高校校报;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1-0075-02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通过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等,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发展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师生员工的整体风貌。作为高校主流媒体,校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和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受到了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校报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2016年,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高校校报只有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势,在办报理念、办报思路、报纸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巩固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

1 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困境

(1)校报时效性差、信息量小,受众流失严重。校报出版周期一般分为周报、旬报、半月报、双旬报和月报。据调查,在1 000余家高校校报中,出版周期超过半月的占50%以上。众所周知,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但是在平均近半个月的出版周期中,师生早已从网络、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获得了相关新闻资讯,大部分校报的新闻早已变为“旧闻”,失去了时效性,新闻价值大大降低。校报由于版面有限,承载的信息量较小。受经费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多数校报为对开四版或四开四版,与社会媒体的几十个版面相比,校报承载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因此受众流失严重。

(2)校报政治性强、说教气浓,可读性不强。校报承担着宣传学校中心工作,传递交流学校信息的任务,很多校报在报道中过于强化宣传意识,相对弱化了报纸的新闻属性。各种会议报道、领导讲话、经验交流、校内活动信息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形成了“会议新闻多、领导讲话多、常规活动多”和“新闻策划少、深度报道少、热点新闻少”的三多三少情况,导致校报成为了舆论宣传的工具,可读性较差。

(3)校报缺乏与师生的互动,吸引力不足。校报作为传统媒体“纸媒”的一种,传播手段主要依靠文字、图片和线条等,比较单一。与微信、微博、校园网、App等网络媒体相比,缺乏与读者互动的栏目和专题,缺少与读者在线交流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此,缺少信息反馈的渠道,导致校报与受众沟通不畅,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师生所希望获取的信息不对等,有效传播力大大下降。

2 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转型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加强新闻策划,以深度报道取胜。与校报相比,网络媒体在新闻的“新”和“快”上毫无疑问抢占了先机。为了有效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校报应加强新闻策划,在网络媒体欠缺的深度报道上下功夫,特别是特别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与普通新闻报道相比,深度报道通过对新闻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解读,让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深度报道的主题更具深刻性,报道更具综合性,影响更具全局性。例如,笔者所在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在报道学校教学改革时推出了一篇专题通讯《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高级工程实践人才》,选取了学校教改典型——计算机学院,从课程体系改革、分层次教学两个方面将教学改革的背景、举措、取得的成效及远期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内容详实生动,为其他学院教学改革树立了范例。

(2)发挥言论作用,引领主流价值观。新闻评论不仅可以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还能起到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的作用。评论的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份报纸的内涵、特色和综合实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在每期一版刊载评论员文章。评论围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中心工作、校党委重要决策等方面展开论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在报道“沈航榜样”颁奖典礼的同时推出了评论员文章《带着感恩的心再出发》,通过校园主流媒体的正面发声,引导大学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积极传递正能量。在学校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推出了评论员文章《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如何从教学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3)贴近校园生活,提升校报可读性和吸引力。全媒体时代的校报编辑和记者要改变以往的新闻报道方式,深入师生员工生活实际,报道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笔者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中发放了138份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师生最想从校报获得的信息依次为: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学校重大新闻、学生校园活动、各类服务信息;最感兴趣的新闻体裁依次为:深度报道、图片新闻、短消息和评论。为提高校报竞争力,校报应该尽量减少刊登校园网等媒体已发布的新闻的比例。消息要短而精,突出新闻价值;要提高深度报道的比例,挖掘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校报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师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画龙点睛的标题以及夺人眼球的版面吸引广大读者,提高可读性和吸引力。例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刊登的《沈航,你不能错过的六门课》,校报记者在学生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最受学生欢迎的6门课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专访,一经推出,在学生中引发了较大反响。

(4)注重品牌效应,打造精品栏目。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现代媒体,栏目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栏目如同人的眼睛一样,展示了新闻媒体新闻策划的层次、报道的水平和审美的取向。校报要想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策划,开设多个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精品栏目,形成品牌效应。在设计和策划栏目时,要吸引更多受众,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要贴近师生校园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校报的服务性、教育性;二要发挥高校人才集中的优势,增强栏目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性信息;三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与读者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栏目和品牌栏目如:师者、沈航基石、共同关注、花样年华、会客厅、世说新语、航空人物志等。如会客厅栏目,选取当下社会或学校的热点、焦点问题,请几名同学畅谈对热点话题的不同感受,长期以来一直是校报的精品栏目,深受广大学子喜爱。

(5)建设全媒体平台,走融合发展之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要实现新闻资讯的快捷、高效传播,高校新闻媒体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建立集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校园网、手机移动终端为一体的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校园媒体的相互交流、融合发展,为师生员工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资讯。全媒体信息平台中的网络媒体可以发挥速度优势,发布消息类新闻,第一时间吸引受众。校报的重大新闻、深度报道、特色栏目等,网络媒体可以提前发布相关内容介绍,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全媒体信息平台中的校报可以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和言论的作用,重点交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新闻背景及发展趋势等,满足读者高层次的阅读需求。如笔者所在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宣传部新闻中心打造了沈航全媒体信息平台。新闻中心通过校报编辑、新媒体编辑、学生及教工通讯员将全校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统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沈航之声”广播台、沈航校园网、“小航家”官方微信的全媒体信息平台。采编人员通过平台进行整体策划,采集、汇总各类新闻资讯后,根据校园媒体的不同特征,编辑、发布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这样,就将报纸的深度、网络的广度和手机的速度融为一体,实现了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媒体转型刻不容缓。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高校校报为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办报理念,调整办报思路,在困境中积极寻求突破,在华丽的蜕变中实现全新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丽,孙国红.浅谈全媒体战略下新闻报道模式转型[J].今传媒,2013(9):94-95.

[2]刘清生.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创新转型之路[J].青年记者,2015(10):86-87.

[3]周欣荣.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报创新发展探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1(4):53-56.

[4]张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的转型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2(12):47-48.

[5]付蓓.高校校报创新途径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4(9):104-106.

猜你喜欢
全媒体转型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区域发展篇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图说共享发展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