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运动镜头在节目中的运用

2017-07-16 01:46李凡骏张玲
报刊荟萃(上) 2017年7期

李凡骏+张玲

摘 要:在影视片和电视栏目的拍摄中,运动镜头始终伴随着作品的内容,运动镜头的各种组合产生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视频效果。可以说运动镜头是影视节目的视觉灵魂。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探讨电视摄像运动镜头在节目中的运用,希望给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电视摄像;运动镜头;拍摄应用

运动镜头从拍摄手法上分类有:推,拉,摇,移,跟,旋转,晃。在电视节目生产中运动镜头不是单一而是综合地应用才能变化出无穷的画面效果,下面简单谈谈各种运动拍摄在不同的电视节目中的应用。从设备功能上分类有:①吊臂移动拍摄。②滑轨拍摄。③人体持机移动拍摄,一般是指普通单机和斯坦利康移动。④飞行器拍摄。⑤升降机拍摄,⑥汽车游艇移动拍摄。⑦动物飞禽身上绑定微型摄像机拍摄。电视节目常用的是前面四种:

一、吊臂移动拍摄

把摄像机固定在吊臂上,利用吊臂的臂展和广角镜头能充分地发挥场地的空间和广度,由于吊臂能上下左右和旋转有着巨大的拍摄自由度,配上广角镜头移动拍摄又增加了强烈的画面冲击感,在拍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吊臂一般用在大型的节目制作中,文艺晚会,大型比赛,重要外景拍摄,游戏类节目,现在访谈节目也充分利用了吊臂可以多种移动拍摄的作用,来弥补长篇访谈枯燥的画面,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当然,在电视剧的拍摄中几乎每一集里面都有吊臂运动镜头的身影。吊臂几乎拥有移动镜头的所有要素,推拉摇移上下左右虚化节奏,所以在大场景拍摄中可以尽可能的表现宏伟的场面和营造空间效果。比如节目的开场结尾,观众的欢呼,也可以在大景中用缓推,急推,虚化出画产生节奏的变化等等,在使用中一般根据剧本要求由导播进行调动。

二、滑轨拍摄

一般用在电视剧,纪录片,文艺晚会,动感的场景转换,高成本的人物采访等。滑轨上架摄像机是为了在轨道是运动拍摄更平稳,电视晚会滑轨拍摄往往在轨道前布置前景,让摄像机,前景,演员形成一个距离关系,然后通过速度的快慢移动会有强烈的位移视觉效果。在访谈节目中经常见到人物在交流,滑轨车的镜头在缓缓移动,这样既可以交代采访的大环境又可以为了增加画面的动感。反特电视剧中如果把人物对话前面加上前景缓缓移动拍摄,人物在画面中占比重较小,也会产生神秘人物的蒙太奇手法。滑轨在应用中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弥补吊臂固定后不能横移的缺点,在移动拍摄中也是为了增加画面动感,增强视觉冲击力,调控运行节奏的作用。

三、人体持机移动拍摄

就是持单机拍摄也叫游机,后来经过设备改良出现运行更加稳定的斯坦利康。这种游动灵活可以贴身旋转的拍摄方法有些方面是吊臂不能比拟的,同时对摄像师的水平要求也很高。笔者观看了一个欧美教学片,用斯坦利康拍摄的5分钟的长镜头街头唱歌的片子,歌手演唱中,镜头一直是运动中进行拍摄,从街景的平移到演员表情激动时镜头落幅正好是段落的最后一句,然后换成街边的观众欢呼,演员第二段抒情演唱开始镜头摇向演员开始360度旋转拍摄,最后拉出成全景,交代演员收尾观众鼓掌一气呵成。这个5分钟节目不但听到了音乐之美,也让人看到了音乐也是可以用画面表达的。节目中包含了运动拍摄手法的所有技法,体现了摄像师的功底。试想一下,5分钟的长镜头是不能断的,不能剪辑的,拍摄中镜头的节奏跟歌唱一致,激情出镜头构图落幅正好,要求摄像师对运动的速度,节奏,落幅,环境角色的辅助拍摄都非常精准。

四、飞行器拍摄

突出表现的是空间和视野的宽阔冲击力。例如:动物世界的大草,战争片,雄伟建筑的翻越等。电视台一般用于纪录片,城市宣传片,大型活动片(炎帝节的拍摄),随着成本的降低很多栏目配备了遥控飞机用来拍摄鸟瞰的大画面。拍摄手法上没有太多要求,关键要有一个专门操作飞行器的人员。

五、运动拍摄在节目中的作用和运用

从广义的拍摄手法上只要不是固定拍摄都叫运动拍摄,主要有:推,拉,摇,移,跟,晃,旋转等方法。在我看来这些只是摄像的基本功,拍摄中每天都会用到,并且不是单独用而是组合用。

(1)推镜头:推镜头在拍摄中起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介绍在后面的影片中出现的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或者物体,起到强化突出的作用,这是推镜头最普通的作用。在新闻会议拍摄中“推”用的很多,大景别交代环境然后推近主要人,突出强化主体人物。其他节目也是天天要用到的,关键是看你怎么用?例如:介绍一盘菜,完全可以用菜的固定画面,但是用一个急推菜并定住,强化突出的效果一定更好。

(2)拉镜头:拉镜头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主体人物或者景物在环境中的位置。拍摄机器向后移动,逐渐扩大视野范围,可以在同一个镜头内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例如,一盘菜拉出来有几个人在吃,通过局部的菜交代了几个人吃的场景。拉镜头还可以增加悬念感,一个虫子安静吃草,通过镜头拉出来有一只鸟正准备吃它,观众就有了悬念感。

(3)摇镜头:摇镜头的作用使得所要表现的场景可以向观众进行逐一的展示,缓慢的摇镜头技巧,也能造成拉长时间、空间效果的作用。例如,一排舞蹈演员,通过镜头摇过来可以展示演员的表情和舞姿。摇镜头也有娓娓道来的作用,例如很多文物,通过摇镜头慢慢讲它们的故事。

(4)移镜头:作用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把一些事物连贯起来加以表现。前面的滑轨拍摄,人体持机拍摄都包含了移动拍摄。

(5)跟拍:跟拍就是摄像机镜头紧随着物体或人拍摄,使运动着的物体或人始终保持在画面中相对固定的位置。用途广,例如体育比赛,记录片,小孩学走路,跟着狼狗缉毒等等都用。

(6)旋转拍摄:往往表现一种情绪和特定的需要。如歌手的张扬演唱,英雄牺牲,醉汉眼中的環境。在电视节目中一般是导演指定要求的。

(7)晃动拍摄:晃动本身是摄像中最忌讳的事情,但有目的地晃动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中使人得到一种真实的感觉。例如电视台少儿节目中采访小学生,为了避免成人的呆板固定模式,我们采取了符合小孩天性的方法,采访中摄像师晃动的方法,画面中的小孩天真可爱。

以上运动拍摄几种方法,都是组合的应用,关键是根据节目的内容,样式哪些方法用的多些,或者说用怎样的组合能达到更好的表现力,这跟拍摄个体的理解也有关系。

作者简介:

李凡骏(1969-),男,汉族,湖北荆门人,大专,工作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职位:摄像,从事摄像21年,拍摄专题片150余部,3年的新闻拍摄经验,后到电视台摄像科参加演播厅拍摄7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