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审美思维体系

2017-07-17 05:32刘耀煊杨雪
戏剧之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东北

刘耀煊+杨雪

【摘 要】在独特审美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对各类事物形成了迥异的看法,对同一事物的美学鉴赏也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围绕东方独特的审美思维体系相关内容展开,分析我国东北荒寒文化的存在状态,并探析其转型发展,以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东北荒寒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审美思维;东北;荒寒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86-01

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以荒寒著称,在寒冷的气候中东北地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的文化和审美思维体系。东北人不仅具有豪爽的性格和高大的身材,而且其笔下的文字也具有独特的印迹。与我国南方相比,东北的文化学支撑点是硬性和生存性,带有粗矿性特征。

一、独特审美思维体系分析

在我国的文学审美思维中,各人物及其身体的比例关系,意象性较浓,并且深受情感性思维的支配,其表达更多的是存在观念化中。我国人民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深深受到民族思维的影响,延迟模仿法在我国绘画艺术创作中比较常见。在独特创作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思维体系。比如,南北地域差异性比较明显,在欣赏其文学作品时,会带有浓烈的地域风情和地域韵味,并且是从整体性进行鉴赏的。在看待我国东北的荒寒文化时,人们不仅仅将其禁锢于东北一隅,而是将其放眼于整个北方文化体系中,综合考虑其各种影响因素。在此种审美思维体系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二、东北荒寒文化的存在与转型分析

(一)东北荒寒文化的救亡性表现。在上个世纪上半叶,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及其前后,东北地区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在此阶段,东北荒寒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抗战和救亡,并且其更多的偏向救亡,比如,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穆泽天的《别乡曲》,李辉英的《最后一课》等等。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的文人掀起了爱国救亡的潮流,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战救亡文学作品,用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学手法传达了抗战决心,并利用文学战场鼓舞了一大批民众站起来反抗侵略,比如《八月的乡村》、《生死场》、《夜袭》以及《科尔沁旗草原》等等。在这些东北文学中,记录了一场场战场状态下的中国景象,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国人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沉重和战争对人性的影响。东北虽然处于荒凉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对恶劣,气温寒冷。但在救亡图存之际,国人展现出来的情怀和行为是热烈的,是温暖的,是高亢的。

(二)东北荒寒文化的抗战性表现。东北荒寒文化真实地存在于一部部文学作品中,比如《边陲放线》、《松花江上》、《遥远的风沙》以及《老兵》等。在抗战时期,东北的文学作品在思想逻辑方面具有一致性,都会描述到战争刚到时的彷徨、恐惧,看到国人被残忍对待,祖国大好河山被肆意践踏的愤怒,以及为了保护家园的抗争。战争对东北地区的作家影响较大,为了融入抗战洪流,东北作家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笔在战斗,从未停歇。东北文学的抗战特色浓郁,比如《丰收》、《八月的乡村》、《牛车上》等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怒火,并让笔下的文字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三)东北荒寒文化的转型分析。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东北的文化走向了转型,地区文学的新鲜感和生命力逐渐取代了无产阶级文学的知名度。比如李欧梵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对激情和特色的判断。东北的文学随着和平年代的发展,毕竟体现出了北方的地域性和环境性,而且在其中暗含了民俗文化。在东北作家的作品中诗意韵味浓烈,可人们却选择性地忽略了此项特征,对其文学的战争性和时代性关注过多。后续作家的作品也基本上不再具有东北文学的文化标签,随着东北文化的不断转型,其在文学作品中展示了一定的宗教文化,比如《大江》中的跳大神仪式,《极地之侧》中对萨满教的观察和解释等等。东北荒寒文化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重拾了原始文化的价值,并赋予了东北自然风物以灵性。

(四)转型发展中的原因分析。经过漫长的发展,东北的荒寒文化在转型发展中呈现出了跌宕起伏的状态,其原因主要与战场创作领域的消失和作家成长历程的变化以及创作兴趣的转移等密切相关。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战争中的愤怒情绪和土匪文化主题都渐渐消退,民族抗战也被民族融合所取代,东北作家的创作力分散,开始转向乡土、生存状态以及传统文化等领域。现当代作家生活的空间状态完全不同于之前,因此,之前高峰群体式的写作态势逐渐消失。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对人们思维的影响,快餐文化下很少有人能够沉淀下来写出更有质感的文学作品。

三、结束语

在独特审美思维体系的指引下,东北荒寒文化的存在高峰期是抗战时期,随着战争的消失,东北的荒寒文化迈入了转型发展时期。处于转型时期的东北荒寒文化更加關注的是个体内在和自我创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广远.东北文学:荒寒文化的存在与转型[J].学习与探索,2014,(07):140-143.

[2]刘广远.东北文化的当代转型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71-75.

猜你喜欢
东北
东北铁锅炖
东北冬景
IT’S SNOW TIME!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东北行情趋弱 国储投放加大
美味的东北锅烙
大东北的春节
中国直销的东北振兴
闽东北木拱廊桥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