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基固本锤炼“主心骨”

2017-07-18 10:59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7年26期
关键词:板房党建+贵安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思瑾

“党建+”:强基固本锤炼“主心骨”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思瑾

坚持学做结合,把党建工作贯穿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为建设五大新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强基才能固本,党建引领方向。贵安新区自成立以来,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学做结合,把党建工作贯穿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为其建设五大新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板房精神”: 为民架起“服务桥”

“先安置、后拆迁。”这是贵安新区开发建设之初提出的发展理念。

“让当地群众成为新区开发建设最先最直接的受益者。”这是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掷地有声的承诺。

安民、富民、乐民先行。2014年以来,贵安新区相继启动了14个安置点建设,并高标准抓好安置点建设、产业培育、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中,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绿色、智慧管理的新型云社区——星湖云社区目前已建成投用,近200户群众搬进新家,其余安置点将在2017年全部建成投用。

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干部办公用房至今依然在6万余平方米的活动板房里。

党工委政治部党建办负责人、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冯子顺说:“贵安新区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5+2’‘白加黑’,夜以继日地工作,哪怕家在贵阳市区、安顺市区离板房不到1小时路程,许多党员干部仍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坚持吃在板房、睡在板房、工作在板房。”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架起党员干部和群众“连心桥”与“服务桥”,贵安新区创新开展了以“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办万家事、解万家难、结万家亲”为主要内容的“五万”活动,积极开展“千名干部进农家”“五个一”(联系一户贫困农户、一户贫困工人、一户贫困街道居民 、一名留守儿童、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党员干部与贫困户、信访户“结双亲”等系列活动,打通党组织及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已组织12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3100余名生活困难群众、信访上访户等结亲结对,走访基层群众2.78万余人次,为基层群众解决困难问题8700余个。

“五同八联” :乡村摘掉“贫困帽”

以“大党建”为核心、“大扶贫”为重点、“大数据”为手段,贵安新区建立了“5321”帮扶机制,即厅级领导帮扶5户、处级领导帮扶3户、科级领导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推进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建立贫困对象求助需求和帮扶对象意愿的直连,开展“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党员联户、能人帮富”的“两联两帮”行动。

强村带弱村,邻村互抱团发展。“五同八联”机制,探索了“户抱团+村抱团”的“双抱团”发展路径,助力贵安精准扶贫。

“五同”即“党群同心、干群同做、生产同抓、技能同学、能人同干”。

“八联”即“支部联手、项目联建、产业联片、销售联动、环境联治、生态联护、治安联防、穷根联拔”。

马场镇松林村、洋塘村是“五同八联”机制落地实践的典范。

两村共20户党员示范户与78户贫困户结对,32名党员致富能手与128名贫困群众结对帮扶。通过整合项目资金、联建基础设施、抱团发展产业,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联合种植葡萄4000余亩、猕猴桃1000余亩、精品菊花300余亩,实现产业联片规模发展,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党建扶贫新格局。2016年,两个村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受益贫困户163户、524人。

在高峰镇,麻郎、狗场、桥头等村还建立临时联合党委,联合党委带领群众快速实施易地搬迁、建设新型城市社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VR产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贫困群众高标准顺利脱贫,3个村迅速实现由贫困村向现代都市社区、农民向市民的历史性巨变。

目前,贵安新区17个贫困村均有1名厅级干部联系、3个部门(单位)帮扶,1066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亲”,151名致富能人与1066贫困户联户帮扶。2016年贵安新区2131户6287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1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实现高标准脱贫,一次性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贵安新区临时行政中心。(吴绍华 / 摄)

数据监管:从严从细出实绩

“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2016年1月,《贵安新区干部年检考核办法(试行)》出台并实施。

贵安新区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贵安新区干部管理云平台”。

结合人少事多的实际,“贵安新区干部管理云平台”成为贵安新区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和建设现代智慧治理体系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贵安新区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一亮一晒两比评”(即“亮身份、晒实绩、比评学习、比评奉献”)活动,将干部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工作实绩、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等情况,纳入考核量化评价指标。

据介绍,该平台正式运行以来,新区绝大部分单位已按照《干部年检考核办法》要求将本单位人员纳入系统管理,建立了干部个人用户账号,已有31个单位1300余人导入。“云平台”包括每日签到、周清月结、季评年考、对照检修、亮牌管理等模块。

每日签到,督促各单位干部职工每日登录系统签到、签退。干部职工每日几点到,迟到多久,或因事外出都记录在案。

周清月结,按时录入周清、月结内容,要求单位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按时开展季评、年检等工作,“晾晒”个人工作实绩清单。功夫在平时,周清单也是对干部职工的一种倒逼。

“云平台”运行以来,在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上效果明显,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作风不实的干部,配套建立了35条“负面清单”,区分不同情形,严格进行对照“检修”。采取亮牌管理,对被亮黄牌和红牌的干部,采取书面检查、约谈、离岗培训、组织处理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数据留痕让考评有了更加详实的依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干部的工作目标是否清晰、岗位责任是否履行、正向激励保障是否有效、负向惩戒约束是否到位。

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选优、选拔任用和年终绩效挂钩。对于年检考核成绩突出的党员干部,重点关注、重点培养,在干部调整中优先提拔重用。确保“年检”结果即察即用、一察多用、用当其时。

此外,紧扣项目多、资金多等实际,贵安新区还大力实施民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紧盯农村危房改造、扶贫资金、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及时发现违纪线索,严肃问责处理。

(责任编辑 / 袁燕)

猜你喜欢
板房党建+贵安
“三代”贵安人:共建新城同圆梦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贵安新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
凉山彝族瓦板房建筑“出檐”的形成及作用
志愿警队的故事
陈维孝:锅庄重新跳起来
板房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