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村:把扶贫成绩写在老百姓笑脸上

2017-07-18 10:59任诗音
当代贵州 2017年26期
关键词:大方县全乡毕节市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 任诗音

红旗村:把扶贫成绩写在老百姓笑脸上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 任诗音

雨天不湿鞋,晴天不沾灰;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用柴;出村柏油路,进村“风景”来;住上小别墅,家门口上班……这是毕节市大方县雨冲乡红旗村如今最真实的写照。

走进红旗村,整齐的民居,宽敞的庭院,景色宜人的小游园……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沿着低丘缓坡穿村而过,远处山上茂密的树林已泛出浓浓绿意,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保洁员周佰芬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喝自来水,走水泥路,晚上跳广场舞,山里人的日子跟城里人没两样。能不高兴吗?”

红旗村位于大方县东部,雨冲乡政府坐落于此,是全乡的中心区域。2013年,毕节市大方县雨冲乡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雨冲乡已投入2816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了水、电、气、讯、路,修建了污水处理厂、文化活动广场、休闲步道、村卫生室、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贫困群众的笑容,不仅来自村寨变美了,更来自有信心的未来。雨冲乡以“产业反哺旅游,旅游引领发展”,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脱贫路。

雨冲乡旅游资源丰富,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省首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毕节市十佳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度假目的地”等2个国家级、5个省级荣誉称号。

“景观变景点”。红旗村青木组正在打造“牡丹花海”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建立以旅游开发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在红旗村182亩杉树林里建古银杏民族风情园,修建旅游便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旧宅变古寨”。将深山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后留在山中的旧宅老房、林坡山沟,打造为“油杉时光古寨”特色旅游景点,聘用搬迁安置区富余劳动力到景点就业,既实现了搬迁村民的资产升值,又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景区开农家乐的村民黄琴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像我这样的‘80后’回家创业,村里还真有不少人呢!”她高兴地说,“不用出门打工,在家就能当老板挣钱!”

“生态变财富”。雨冲乡正在规划把雨冲河的两岸、油杉河景区至政府所在地打造为万亩玫瑰产业园;围绕油杉河村的原始生态旅游,发展草地畜牧业和生态旅游;对于缺乏旅游资源的村,重点打造果蔬、禽蛋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旅游景区餐饮提供绿色食品。

雨冲乡党委书记张道元介绍,目前,全乡旅游业收入占村民全年总收入70%以上;全乡有130余家农家乐、农家旅馆,辐射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增收;各景区解决1700人次贫困户就业问题,全乡人均纯收入8234.32元。

(责任编辑 / 杨仪)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图为红旗村远景。(大方县雨冲乡政府供图 )

猜你喜欢
大方县全乡毕节市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白布河畔苍鹭飞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