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案例微课的多层面设计与互补照应
——以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课程为例

2017-07-18 11:57高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案例微课

高芳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手机案例微课的多层面设计与互补照应
——以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课程为例

高芳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在应用性较强的英语专业课程中,要求高职学生运用英文展开理论分析和模拟业务实践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传统的案例教学与现代手机微课技术的结合有助于将课堂实践教学延伸至课前和课后,继而回归至课堂。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为例,以情境案例分析设计为抓手,在重组教学内容、开发案例引领的项目课程的基础上,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手机微课的方法,通过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重点解决微课视频等类型文件手机兼容的技术难点,探讨以“案例”为主线的微课促进课堂学习的应用策略,并尝试探索课外在线检测、小组协作与课堂检测并用的人机结合的评价模式,努力推动微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最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案例分析;手机微课;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

长期以来,在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的英语专业课程中,要求高职学生运用英文展开理论分析和模拟业务实践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如果将传统的案例教学与现代手机微课技术相结合,精心设计成耐人寻味的案例微课,用于开展课前预习、课堂深化、课后参考,运用英文分析案例的课堂互动和随之而来的实践活动便成为可能,从而将课堂实践教学延伸至课前和课后,最终回归至课堂。

一、案例微课研究概述

(一)微课研究概述

1.微课概念

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在线课程。他认为,微课是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基于某个特定的主题、以声音或视频录像的方式展现出来的60秒课程。[1]我国最早提出“微课程”概念的胡铁生老师将“微课程”界定为: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

近年来,虽然不同学者对微课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在微课的构成和作用上认识还是一致的。从微课的构成来看,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精悍视频为载体的,包括各种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资源包;从微课的作用来看,微课能够支撑多种形式下的学习,如翻转课堂学习、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能够为变革学习方式做出一定的贡献。

2.微课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微课研究于1993年兴起于基础教育,因其短小精悍、时间短、内容少、使用灵活等特点,逐步发展到高校,其研究成果数量从2011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起成倍增长,主要集中于微课设计制作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然而,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微课开发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现有微课研究多关注资源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相互融合还比较欠缺,且微课的应用大多尚未实现常规化,对微课评价的研究数量也十分有限,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案例教学法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哈佛工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3]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案例教学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收集真实生活情境资料;(2)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3)进行小组讨论;(4)讨论成员为主角;(5)归纳各组成员意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提高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因此,加强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当下仍不过时。

二、手机案例微课的多层面设计

无论从语言能力方面来看还是从商务实践的视角来看,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都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对该课程进行以案例为核心内容的微课设计应重点考虑下述几个层面并循序展开。

(一)典型生动案例引领的学习内容设计

1.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案例引领的项目课程

在设计案例微课之前,首先应系统梳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项目单元教学内容。课程的学习项目可以整合为求职书面沟通、求职面试沟通、与上司(或同事)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外贸谈判、商务报告与演讲等项目,项目下设书面沟通任务和口头沟通任务。口头沟通任务又包括一对一、一对多的沟通任务;沟通方式包括电话沟通、面对面沟通、网络平台沟通等。接下来,为每个学习项目寻找和编写一个或若干个典型案例,开发案例引领的项目课程。

2.选编典型案例为主线开发微课,提高案例情境项目的可操作性

微课开发不单单是程序性知识点的课外延伸学习,而且是以“情境案例”为主线的多样化的设计。具体来讲,首先应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确立微课的学习目标及其内容要点;然后依据课程目标和岗位需求,选编与情境任务关联度高、生动有趣、便于模拟表演的案例材料,并使其在内容、时长、复杂程度等方面贴近真实职场任务,提高案例情境项目学习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3.分段设计案例微课内容,分别服务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案例微课内容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用于掌握案例内容、习得案例语言表达能力的预习部分;二是用于复习巩固课堂案例分析成果的理论知识与案例总结分析部分。为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快速熟悉案例内容,具备用英语表达案例、分析问题的语言能力,案例内容需要以英文呈现,编辑为中英双语,附加词汇注释,并辅以讲解;复习巩固部分内容力求抓住要领,分析到位,简洁明了,为之后的情境项目实践提供理性的思维策略准备。两部分结合起来,共同辅助提高项目学习的有效性。

4.基于案例情境开展模拟业务实践,便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以经过分析的案例情节为商务沟通与谈判实践任务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恰当运用本单元及之前单元所学的沟通策略与技巧,模拟演示情境案例沟通与谈判过程。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在某个具体实践环节运用了何种理论、知识与技巧分析罗列出来,以确保所学知识得到实际应用。

(二)“学教做”一体的学习任务设计

微课不是一种教学展示,而是精细设计的任务型作业,因而要有学习者参与度的设计,需要提交反馈。它适合个别学习还是协作学习,取决于设计目标。微课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强化实训环节的学习活动,形成由预习案例、导入案例、引出理论、分析案例、基于案例情境的沟通谈判实践与评价等环节构成的微课学习过程。

1.借助微课的课前预习:始于英语阅读的案例内容认知

课前预习阶段以语言学习为主要目标,因而在观看微课案例内容展示之后,学习任务可以设计为以下几项:(1)学习案例中的生词及短语,完成相应的词汇练习,为熟悉案例内容积累足够的语音、词汇基础;(2)练习用英语复述案例内容,为之后的案例分析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思考微课中弹出的需要解答的问题,对未知理论形成一种感性的期待认识。注重微课导读或引发思考等学习任务的参与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深度思辨力。因此,通过案例微课学习加强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

2.基于微课的课堂拓展:融入理论知识的案例分析

课堂互动环节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逻辑思维交流,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1)用英语表达对案例问题的初步认识,引出课堂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2)学习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并强调重点;(3)要求学生以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分组讨论并汇报分析案例得出的结论,然后比较、概括不同小组的结论,形成较为全面合理的分析报告,并反过来证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3.参照微课的课后实训:运用理论技巧的案例模拟

课后实训环节是学以致用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体现。该阶段学习任务的设计决定着微课单元学习的意义。基于案例情节模拟沟通业务是实训环节的主要任务,也是单元学习的核心任务,具体要求学生在模拟业务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模拟实训活动,并体会和说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以手机为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

1.开发能够在手机平台播放的微课视频文件,使手机观看微课成为可能

成功的案例微课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在开发手机微课及其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微课视频及其他文件在手机上兼容播放的技术难点,使开发的微课能够通过手机和电脑观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课,使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普遍可行

开发的微课等课程资源通过学生普遍崇尚的微信平台发布,便于学习者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思考活动,并通过聊天互动平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移动学习和碎片式学习更为普遍,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者的时间利用效率。

3.引进自主听读口语训练软件和讯飞语音输入系统,使网络评价成为可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自主听读口语训练系统,便于学生自主开展听读练习和自我检测,弥补因课堂时间有限造成的口语训练的不足。在课外,学生一边观看微课视频,一边朗读案例词汇及内容,使手机起到复读机的功能。读熟后,将案例内容复述下来,通过讯飞输入法中的语音输入功能,呈现到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作为提交词汇朗读、案例复述等口语作业的可行模式。

(四)直观、移动、有序的教学方法设计

内容丰富新颖的案例微课配以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1.设计直观、生动的案例微课,增添学习的趣味性

案例微课的开发以“情境案例”为主线,辅以多样化的情感性设计。恰当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如录音、音乐、文字、图表、图片、动画、视频等具体、直观的视觉化设计,不仅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情境交流任务提供更为丰富的交流素材和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2.利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手段,推进案例分析的翻转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建立并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化平台以及一些应用软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而且能够使其拓展为师生课内外交流的重要渠道,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内外实时互动,从而推进案例分析的翻转课堂教学。

3.分段上传微课内容,循序指导案例引领的项目学习与实践

分段上传微课内容主要是指:用于掌握案例内容、习得案例语言表达能力的预习部分在课前上传,而用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学习和案例分析成果的案例总结分析部分在课后上传。两部分分段上传与播放,前后照应,循序而行,从而更好地助力于提高案例引领的项目学习与实践的成效。

(五)人机结合的评价模式设计

微课学习主要发生在课外,这给学习有效性的检测带来了难度。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对案例微课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人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对学生案例微课学习进行监督和测评,成为提高微课学习效果的坚强后盾。

1.课外移动学习平台对案例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

课外移动学习平台在发布案例微课视频的同时,还可以发布一些辅助案例学习的语言技能自测练习,如词汇、句型练习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讯飞输入法等具有语音输入功能的应用软件,通过私聊界面将口语作业发给教师,例如将案例内容复述作业通过语音输入法形成文字,发送给教师,便于教师检查评价,这种做法使批改口语作业成为可能,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教学方式。

2.课堂授课教师对案例预析效果的评价

在以师生交流互动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通过抽查学生复述案例,检查评价学生课前利用微课进行预习的情况,然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剖析案例,同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每堂课上部分思想活跃、见解独到的学生做出进一步的评价。

3.课堂师生共同对模拟业务活动的评价与反馈

在以学生模拟案例沟通业务实践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其他学生集体观摩模拟业务表演,同时要求表演者列举出其模拟实践中应用的理论技巧。这样双管齐下,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自然应用于沟通实践,达到教学目标。在展示之余,收集来自学生的学习体会,用于下一单元的学习改进。

三、手机案例微课各层面设计的连贯、互补与照应

案例微课引领下的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课程将所开展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分为以下若干环节:(1)课前以语言学习为重点的在线自主学习;(2)课堂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面对面互动学习;(3)课后将理论技巧融于案例情节的模拟沟通实践;(4)课堂师生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成果分享。各个部分之间的的连贯设计,为彼此相互补充与照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手机案例微课各层面设计的连贯、互补与照应见图1。

图1 手机案例微课各层面设计的连贯、互补与照应

案例微课引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以抛出案例微课供学生课前线上预习为开端,要求学生借助自主听读口语训练软件、讯飞语音输入软件等信息技术,通过完成案例词汇认知、英文复述案例等任务了解案例大意,并为课堂用英文分析案例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接下来在课堂学习伊始,提出案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入为解决案例问题而需学习的未知理论知识,通过课堂讲解、互动等环节,使学生初步理解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随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案例问题。如此,一方面,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案例中的实际业务问题,为今后应对类似问题积累有用的经验。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通过课后反复观看微课中的案例分析部分,不仅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案例,巩固课堂分析成果,而且为将所学知识融入基于案例情境的拓展业务实践等环节提供直观、详实的参考。最后,学生经过课下的反复演练,回归到课堂以模拟案例为情节的业务沟通过程,分享学习成果,并形成视频上传至手机学习平台,成为微课内容的新的组成部分,从而丰富微课学习的内容,为其他学生改进模拟实践提供示范和借鉴。

本研究以现有的微课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为例,以情境案例分析设计为抓手,在重组教学内容、开发案例引领的项目课程的基础上,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手机微课的方法,并通过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重点解决微课视频等类型文件手机兼容的技术难点,探讨以“案例”为主线的微课促进课堂学习的应用策略,并尝试探索课外在线检测、小组协作与课堂检测并用的人机结合的评价模式,努力推动微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最终在课内外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提升教学效果。

[1]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64-72.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3]潘红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9(9):148-150.

Multi Level Design and Complementary Reference of Mobile Phone Micro-caselectures——Taking the Course“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as an Example

GAO Fang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Zhejiang Zhoushan 316021,China)

It is difficult to some extent to requir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analyze theories and carry out simulated businesses in highly practical English courses teaching. However,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ase analysis and modern mobile phone micro-lectures may help extending class practice out of class and finally returning to class.Taking the course“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as an example,based on continuous updating learning content and developing case-guided project oriented courses,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make cases lined through on-class learning and practice by probing feasible approaches of designing high-quality micro-case-lectures released on mobile-phone WeChat platform,thereby try to reveal good methods to improve on-class learning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closely-related human-phone evaluation model,so as to trigger research on micro-lectures into further phases and achieve best learning effect.

case analysis;mobile phone micro-lectures; 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

G642.0

A

1673-2022(2017)02-0026-05

2016-12-20

2015年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课题“‘情境+案例’引领的商务英语沟通手机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90);2016年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以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项目课程为例”(JB129);2017年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管理学院教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网络平台的商务英语沟通与谈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芳(1971-),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案例微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