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07-19 12:35李红艳戴雪艳王艳云肖春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

李红艳 戴雪艳 王艳云 肖春影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 徐州 221700)

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红艳 戴雪艳 王艳云 肖春影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 徐州 221700)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记录其颈动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大小、回声、血管狭窄程度并分析。结果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41.38%、颈外动脉54.02%,总95.40%;内膜增厚率82.76%,低回声斑块发生率55.42%、强回声44.58%;血管轻度狭窄率31.03%、中度40.23%、重度27.59%、闭塞1.1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TIA患者病情诊断具重要作用,能快速诊断患者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广泛应用与临床诊断工作。

短暂性脑缺血;颈部血管超声;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动脉因暂时供血不足,引发脑系统缺氧而导致短暂性、突发性以及可逆性神经功能下降等疾病,其发病因素多样,主要症状为意识、肢体及语言出现短暂性障碍[1]。临床治疗TIA常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其通过超声可以及时检测出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块详细情况,以便临床及时制定治疗方案[2]。本研究现就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情取得的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经诊断均符合临床TIA诊断标准,均存在意识模糊、身体感觉麻木、肢体活动障碍及一过性头晕等。患者男女比例51∶36,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42±5.29)岁;其中椎动脉TIA者21例、高血脂TIA者24例、糖尿病TIA者15例、高血压TIA者27例。

1.2 诊断方法:选择vividE9多勒普彩色超声仪检测,频率调至9~3 MHz,患者诊断前禁食6 h,取仰卧位,超声探头放置颈部两侧进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检查,测量其内膜厚度(正常厚度<1.0 mm),若内膜厚度≥1.0~1.5 mm,则表示内膜增厚,可判定为粥样硬化早期斑块病变。超声探查血管内壁粗糙程度,并根据斑块回声判断其类型;根据超声检查图像,观察颈动脉血流走向,判断其有无狭窄,并确定其狭窄程度。

1.3 观察标准:观察患者颈动脉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大小、回声、血管狭窄程度,其中斑块类型有硬斑、软斑和或混合斑;血管狭窄程度分为:①轻度狭窄<50%,管径变小,其最高流速(PSV)<125 cm/s;②中度狭窄50%~69%,血流速度加快,PSV为125~230 cm/s;③重度狭窄70%~90%,流速更快,PSV>230 cm/s;④完全闭塞,无血液流通。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3]。

2 结 果

2.1 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结果:87例TIA患者中,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41.38%(36/87)、颈外动脉斑块发生率54.02%(47/87),总发生率95.40%(83/87);内膜增厚率82.76%(72/87)、其斑块发生率81.94%(59/72),其中颈内动脉厚度(1.03±0.23)mm、颈外动脉(1.14±0.35)mm;低回声斑块发生率55.42%(46/83)、强回声斑块44.58%(37/83),其中硬斑31.33%(26/83)、软斑39.76%(33/83)、混合斑28.92%(24/83),见图1、2。

图1 颈总动脉分叉区粥样斑

图2 颈内动脉闭塞

2.2 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31.03%(27/87)、中度狭窄40.23%(35/87)、重度狭窄27.59%(24/87)、闭塞1.15%(1/87);其中,发生于颈内动脉处55.17%(48/87)、颈外动脉处44.83%(39/87)。根据患者诊断结果实施治疗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3 讨 论

由于TIA病情发作特征类似中风,因此临床将其又称小中风,其是由短暂性缺血导致意识、语言、感觉及运动发生短暂性障碍,且病情反复多次,每次持续60 min后恢复正常。TIA发病人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反复多次发病后易威胁老年群体生命健康,对此,需及时进行临床诊断,以及时发现此病病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临床早期诊断TIA多采用常规脑血管超声扫描,但随着各疾病症状不断发展,其检测准确性存在较大局限性,已无法适应新型医疗发展,因此在医疗技术进步中,新型颈部血管超声检测仪逐渐受到临床医师重视[5]。本研究现就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诊断中取得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询证依据。

本研究结果中,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41.38%、颈外动脉斑块54.02%,总发生率95.40%;血管内膜增厚率82.76%,其中颈内动脉厚度为(1.03±0.23)mm、颈外动脉为(1.14±0.35)mm;低回声斑块55.42%、强回声斑块44.58%,硬斑31.33%、软斑39.76%、混合斑28.92%;此外,根据诊断结果实施治疗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由此表明,颈部血管超声对TIA患者病情诊断率高,能快速检测出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情况及血管狭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判断依据。分析原因是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图像清晰,可以直观、准确反映出颈部动脉血管内情况,包括其管壁粗糙度、管径大小及血流速度,因此,临床将其作为颈动脉患者病情评价的常用诊断方法[6]。

同时研究显示,其血管狭窄程度检测比率中,轻度狭窄31.03%、中度狭窄40.23%、重度狭窄27.59%、闭塞1.15%;其狭窄血管分布于颈内动脉处55.17%、分布于颈外动脉处44.83%,由此表明,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结果详细,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大方便。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是TIA病情诊断的主要特征,其斑块分布情况、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大小等均可反映患者病情,通过斑块大小、回声检测,可以有效判断斑块稳定性,一般低回声斑块其稳定性差,易导致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等;血管狭窄度则可检测患者供血,便及时缓解其血液循环功能障碍[7]。同时,其还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费用低以及多次重复等优势,较适用于临床疾病快速诊断,具推广价值[8]。受例数限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详细分析,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情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测能快速反应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方便,值得诊断工作的推广应用。

[1] 李俊霞,温玉梅,刘晓宇,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评估价值[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5,31(5):83-84.

[2] 朱道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3):39-41.

[3] 赵蓓蓓,张美芳,曹林.颈部血管超声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5):382-384.

[4] 彭蓉.颈部血管超声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1):271.

[5] 王文刚,闫记英,田晖,等.颈部动脉超声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荟萃,2013,28(7):789-791.

[6] 孙碧云,朱向明,江峰,等.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34-35.

[7] 郝建华.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4):84-85.

[8] 刘海涛.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表现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3):2401-2404.

R743.33

B

1671-8194(2017)16-0111-02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解放还是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