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2017-07-19 12:35国宏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感染率外科

国宏伟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国宏伟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有哪些危险因素以及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10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策略。结果本院选取的110例普外手术患者,发生感染10例,感染率9.09%。感染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以及基础疾病等,外科手术感染与手术因素密切相关(P<0.05)。其中基础疾病、患者年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3 h等这些均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由于外科切口手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健康,护理人员必须明确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外科切口感染因素,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护理

外科切口感染是医院最为常见的感染情况,严重者会引起患者出现脓毒血症,从而增加了致死率[1]。外科切口手术必须要清楚感染的发生率,与那些因素相关,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切口感染。针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控制切口感染。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10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10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60例,女性50例,年龄在17~76岁,平均年龄为(45.2±11.3)岁,年龄>60岁38例,年龄<60岁72例。基础疾病: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其中术前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冠心病5例。按照患者疾病类型可分为:肠道手术24例、胆道手术20例、阑尾炎手术45例,胃部手术21例。

1.2 方法:针对所选取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感染切口[2]。利用Logistics针对影响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切口感染:经统计110例普外手术患者,发生感染10例,感染率9.09%。发生感染的10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8例,年龄>60岁7例,手术时间超出3 h有9例,切口类型Ⅲ类8例。

2.2 单因素分析:感染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以及基础疾病等,外科手术感染与手术因素密切相关(P<0.05)。选择的110例普外手术患者,其中年龄>60岁38例,7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8.42%,<60岁者72例,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17,则χ2=4.916,P<0.05;基础疾病统计中29例有基础疾病,发生感染8例,感染率为27.58%,无基础疾病81例,感染2例,感染率为2.47%,则χ2=12.366,P<0.05;手术时间>3 h手术有32例,其中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5.00%,手术时间<3 h者78例,其中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2%,则χ2=15.12,P<0.05;切口长度>10 cm有27例,发生感染7例,感染率为28.00%,切口<10 cm者有85例,发生感染3例,感染率为3.53%,则χ2=10.475,P<0.01;住院时间<7 d共32例,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76%,住院时间>7 d共78例,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1.76%,则χ2=6.595,P<0.05;切口引流一共79例,其中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59%,没有进行切口引流31例,其中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2.9%,则χ2=0.62,P>0.05。

2.3 危险因素: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作为因变量,利用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作为自变量,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实现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基础疾病、患者年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3 h等这些均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外科手术本身也属于一种创伤性手术,其不但要切除病变组织,而且还要修复已经损坏组织,整个过程难以保证皮肤组织胡完整,必然会引起局部组织破损。因此外科手术中由于要破坏局部组织,同时还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极易出现并发症,尤其是切口感染更容易发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属于常见的并发症,该感染的概率仅次于尿路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会对手术患者造成疾病康复缓慢、伤口化脓、裂开等问题[3]。从本院的研究来看,经统计110例普外手术患者,发生感染10例,感染率9.09%。说明发生感染的概率仍然相当大,一旦发生感染必须做到:在治疗阶段需对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加强伤口护理,密切注意伤口是否出现感染,并对伤口进行预防感染处理。

从统计研究来看,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以及基础疾病等,外科手术感染与手术因素密切相关[4]。一般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概率也越大,本次试验中38例>60岁患者,发生感染7例,感染率为18.42%。究其原因在于,年老患者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其自身的免预力随着年龄增长呈不断下降趋势,抗感染能力也就越差。护理策略:对年老患者进行外科切口手术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仔细、有耐心,发挥以人为本护理思想,在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患者的基础疾病也是外科手术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29例有基础疾病患者,8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27.58%较之没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率2.47%要高出很多。外科切口手术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中,主要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冠心病等,均会使得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对于创伤性细菌耐受性较差,属于易感染人群。护理策略:术前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加强营养和完善肠道准备工作,术后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必须定期翻身,加强护理管理。由于手术周围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低,手术的时间较长,手术室环境和器械均容易对患者造成感染,因此护士必须注意这些细节护理。

从本研究显示所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因为住院时间主要为7~21 d,其中住院时间<7d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4.76%,而住院时间>7 d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1.76%。随着患者的住院时间变长,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由于外科切口手术患者术后不能够立即恢复到正常指标,患者住院期间会因为病房原因、护理原因以及其他患者影响等因素造成伤口感染。护理策略:针对外科切口手术患者住院应做好相应护理工作,需加强外来感染源的限制管理,对手术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使其配合抗感染策略。另外还应该加强住院病房的床褥消毒处理,及时监测患者伤口情况。

引流术其实也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引流物存在着异物刺激很可能将病菌带入伤口而引起感染。外科的引流管道很多,如留置导尿管、腹腔引流管、T字管等,这些都是外科手术中可能用到的引流管。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引流管护理工作,妥善管理引流管,确保其通畅,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引流管,避免感染。

综上所述,由于外科切口手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健康,护理人员必须明确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外科切口感染因素,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彭友林.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840-842.

[2] 项晓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03-104.

[3] 孟丽涛.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4):51-52.

[4] 郭少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230.

R473.6

B

1671-8194(2017)16-0243-02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感染率外科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本刊2019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