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彼得·沃克和玛莎·施瓦茨设计作品为例

2017-07-19 11:53许士朋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施瓦茨玛莎沃克

许士朋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极简主义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彼得·沃克和玛莎·施瓦茨设计作品为例

许士朋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艺术、景观、园林在城市的完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对于西方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手法有很大程度的借鉴和融入,并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活力。

极简主义艺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园林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极简主义艺术的概述

极简主义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来对抗当时矫枉过正的、自命非凡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它的理念和显著表现是拒绝社会评论的影响和自我情感的表达,反对叙事性或任何对于历史、政治、宗教的暗示,同时,也拒绝艺术应该反映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表达的观点。作品的媒材应该是现实的,而不是试图去象征任何其他的事物,色彩不应该用于表现感受或者心情,而是直接的描绘和营造空间。

作为现代主义的源头——抽象主义的冷抽象、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以杜尚为代表的达达主义,都对极简主义的形成发挥了促进的作用。

现代抽象主义绘画是极简主义的根源,现代抽象主义画是20世纪初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开创的,抽象主义绘画使用形状,样式,色彩和线条的视觉语言来创建脱离于现实世界视觉参考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结构布局。主要特点是它超越了事物的表象和表皮特征,它表现的是物体的内部现象,是基于特定时代出现在科学、哲学、技术等多领域所发生的颠覆性的变化而反应的一种艺术,同西方写实主义传统艺术背道而驰。在西方世界转变的阶段艺术界产生出多种不同的流派,而抽象主义绘画就是其中之一,但总体上按是否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分为冷抽象和热抽象两大类,冷抽象追求理性美,不表达艺术家的感情,强调抽象、简化的几何图形的表现张力和色彩的纯粹性,对于后来极简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审美和形式上的基础。受冷抽象主义、立体派的影响,荷兰风格派由荷兰画家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和杜斯博格(Theo Van Doesburg)共同创立,风格派致力于寻求绘画中的新的造型语言,是对形式简化的最初探索,其本质是抽象和简化,主张“纯粹性、必然性、规律性”,以纯粹的造型,来表达材料的真实性,并合乎逻辑地创立了几何抽象艺术,同时也将艺术应用到了建筑、设计之中。

不管荷兰风格派,还是俄国构成主义,都进行着对抽象绘画的极简主义形式的探索。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影响的包豪斯学院派对极简主义在现代设计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且作为其第三届的校长——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他提炼了国际风格,并把极简主义应用到了极致。建筑设计领域最早推动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先进的建筑设计师推动了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追求简洁的形式、几何的造型、中性的工业色彩强调功能主义;在材料上,打破木石、砖瓦等传统建筑材料的限制,开始采用新型材料;在思想、美学上,则表现出对于人民大众的服务意识,强调造福普通大众,具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性质。

抽象表现主义是由二战后的美国所兴起的艺术运动,并在一段时期占据主流统治地位,处于边缘的一些艺术家对于这种即时性的、充满个人情感的艺术表现非常不满。极简主义,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抗,是对当时泛滥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不满,它的理念和显著表现是拒绝社会评论和自我情感的表达,反对叙事性或任何对于历史、政治、宗教的暗示,同时也拒绝艺术应该反映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表达的观点。作品的媒材应该是现实的,而不是试图去象征任何其他的事物,色彩不应该用于表现感受或者心情,而是希望驱除集合和形式中的矫饰与复杂,直接去描绘、营造空间或事物本身,作品与观众之间是一种坦白而单纯的关系。

> 图1 伯纳特公园

> 图2 公园平面图

> 图3 德国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酒店广场

> 图4 泰纳喷泉

二、极简主义艺术在景观设计的运用

园艺自古就跟雕塑与艺术具有密切的联系,极简主义艺术同样对于园林具有很大的影响,并很快应用到了城市景观设计当中,逐渐发展出极简主义景观。极简主义艺术表现出理性抽象的几何形式,其主要艺术语言是直角、圆形、矩形或正方体等元素,这种形式对于以功能、安全为主要因素的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极简主义景观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创新引入。光、风、雾、云等自然元素被以抽象的方式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直接或间接地显示自然的力量,为景观增添神秘的效果。同时对于传统设计要素的独特运用,使景观增添了变幻丰富的效果。

由于科技的进步,极简主义景观善于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超越传统材料的束缚,甚至对传统造园带来巨大的颠覆和冲击。

三、以彼得·沃克与玛莎·施瓦茨极简主义景观案例分析

彼得·沃克(Peter Walk)是国际著名的极简主义景观大师,1957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就成立了SWA景观设计事务所,当然,这是同佐佐木·英夫合作的,1983年,彼得·沃克创办了PWP景观设计事务所,从而将极简主义景观的探索付诸实践,其设计风格也趋于成熟。

(一)彼得·沃克主要景观设计手法

1.网格系统呈现多重层叠

(1)相同角度的网格叠加。表现为井字格、米字格等。

伯纳特公园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福特沃斯市(图1),其整体平面的划分成网格系统,由道路系统、草坪系统、水系统等多层次堆叠,呈现出井字和米字格图形,并通过植物景观自然式的配置对界面进行软化(图2),其中考究细节的节点使空间显得精致优雅。

(2)不同角度的网格叠加,表现为不规则的交叉网格。

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酒店的景观设计(图3),整个场地共分为交通区域、停车场、花园三部分。平面构成呈现出大量不同角度网格的叠加,另外高挺的橡树、低矮的黄杨、色彩斑斓的碎石组成层次丰富的立面,整个景观空间既实用又美观。

2.几何图形的交错并置

(1)圆形:通常采用三种形式:整圆、半圆、同心圆。

彼得.沃克于1984年在哈佛大学步行道叉口设计的泰纳喷泉(图4),直径18米的圆形石阵由159块花岗岩组成,在黄岗岩之中含有32个喷嘴,形成循环的喷泉,喷泉上方的水雾弥漫在空气之中,形成神秘的令人想要接近的景观。

柏林索尼中心是彼得·沃克的代表之作(图5),广场上空是圆形的张拉膜穹顶,下方对应的是半圆、交错圆形的中心水景和绿化带,地面则是条带和几何绿篱共同组成几何线条基地,铺装材料主要是钢铸板条和当地的黑色花岗岩,形成简洁优雅的空间环境。

(2)正、长方形:具有对称的特性。

(3)锥形:表现为椎体结构,地面变化更为丰富有趣。

埃及金字塔是典型的锥形体的原形,具有神秘色彩和纪念性,同时锥形体的轮廓远观极像山体的起伏,因此,沃克将锥形元素引入到景观设计当中。日本播磨科技园城的尖端科技中心停车场的中心区就运用了圆锥形土堆,锥体上铺着草皮,隐喻周围的群山,透出无法抗拒的神秘感。

3.景观材料的精简配置

(1)金属:它常被用作空间网架、透光墙、水池壁、铺装、地面分隔物、座椅、雕塑等。

(2)石材:石材的肌理、色彩、具有耐久、稳固、可靠、不朽与神秘的特质。通常有石阵、石喷泉、置石、石丘、石环、石墙等营造方式。

> 图5 柏林索尼中心

> 图6 绿色广场长椅

> 图7 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

(3)植物:绿篱、草坪、树阵,表现为整齐的排布方式和造型。

(二)玛莎·施瓦茨主要景观设计手法

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出生于1950年,并于1973年从密执安大学毕业,之后由于对景观设计的兴趣,她开始学习景观专业,并遇到彼得·沃克,这激励了施瓦茨从事景观设计的热情,她曾在SWAN实习工作,跟随沃克一起工作,后来建立了一所她自己的景观建筑事务所。

由于出身艺术专业,施瓦茨深受现代艺术的熏陶,并表现出设计作品的多元性、创新颠覆性,她的作品的本质是平民的、大众化的,而在创作上保留着作为艺术家的革命性、实验性等特征,在艺术同景观设计的结合中创造出独特的可能性,她的景观设计无论在形式、色彩和材料上都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首先,在形式上施瓦茨偏爱并擅长圆形、方形、椭圆等纯粹几何图形营造形体和空间,同彼得·沃克相比,她的作品更加的流动、柔软。她认为纯粹几何图形是人类所特有的,在园林的应用中与人的思想结合到了一起,在有形、秩序的空间里,人类更容易定位自己,明确方向。

1.“S”形曲线

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建成于1996年,绿色广场长椅采用双“S”曲线运动流线设计(图6),作品充满重复简洁的韵律,尺度亲和,能够给周边的人们提供休闲的方便,既是公共艺术作品又是景观设计作品。

2.圆形、椭圆的应用

在施瓦茨的景观创作中,圆形、椭圆也是比较常采用的元素,比如在华盛顿HUD广场景观、美国联邦法院广场、百吉饼花园等设计中,都包含其中,这是她对极简景观设计语言的探索,对空间的营造,对材料的大胆创新,变熟悉为新颖,超越了平凡。

其次,在色彩上,施瓦茨的作品通常是鲜艳明亮的,她偏爱高纯度、高彩度的色彩,她的景观色彩可以说是使标新立异的,以传统园林色彩的角度来说甚至是离经叛道的。她的绝大部分景观作品色彩都是热烈跳动的,给人一种较大的感官刺激和聚焦,使原来单调的环境营造出活跃的氛围,给人们愉悦的空间体验。

最后,在施工和材料上两者之间风格迥异,沃克的景观设计的背后是昂贵的材料、精致的工艺与对细节的严格。相对于沃克的昂贵、高档,施瓦茨宁愿采用廉价、环保的材料来打造低预算、非凡的效果。

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完成与1986年(图7),拼合园是位于九层的屋顶花园,它是归属于怀特海德生物化学研究所,它一半具有法国文艺复兴园林特征,一半结合了日本禅宗园林的风格,整个花园的植物和草地都是由人造草皮、沙子等材料组成。而这样的材料没有资金和植物养护的负担,反而由于自身的廉价和轻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景观设计领域中的一种实验和探索。

玛莎·施瓦茨作为景观领域的创新者和开拓者,她的景观设计中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同时她的景观作品体现着现代主义精神,是注重结合地域文脉的景观艺术,是城市空间中的艺术细胞,是城市中鲜艳的艺术花朵。

通过结合玛莎·施瓦茨和彼得·沃克的景观案例分析,表明极简主义景观具有自身的设计语言、材料和形式,以及客观性表达,同时也能够发挥出个人特色,极简主义艺术在景观设计应用中发挥了举重若轻的作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极简主义景观形式纯粹,以简洁的造型控制大面积的空间场地,使得景观设计在形式上通常用较少的形状和材料;其次,极简主义创新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施工,创新利用自然因素、工业新材料和传统元素,创造出丰富而富有神秘感的作品;再次,极简主义客观无主题的表达,能够表现出景观形式本身,更和谐的融入到环境之中。

极简主义景观不仅促进了现代景观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在社会日趋繁杂、信息爆炸的今天,也为喧杂的城市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了简洁、极致的心灵空间。■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8.

[2]常俊丽.极简主义艺术及其对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3:4.

[3]李杨璐.彼得·沃克、玛莎·施瓦茨及丹·凯利的园林设计理念与手法比较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20.

[4]赵明芝.几何形式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玛莎·施瓦茨作品解读[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6),97-100.

The Application of Minimalist Art i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the examples of Peter Walk and Martha Schwartz’s Landscape Design Works

XU shi-peng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urbanization come into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art,the landscape, the garden in the city's improvem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ent urban landscape design for the Western minimalist landscape design Techniques have a great degree of reference and integration, and showing a vigorous vitality and vitality.

minimalist art; minimalist; landscape design; garden

J0

A

1008-2832(2017)06-0069-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施瓦茨玛莎沃克
未来科幻城
快递爱情
世上最美丽的吻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失去的时间(三)
雨天的发现
“微软将改名为印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