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论与摹仿说

2017-07-19 13:21梁冰寒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创造性

梁冰寒

摘要:反映论作为影响中国现代文艺界颇深的学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摹仿说、再现说。但反映论并不是完全对摹仿说的传承,它与摹仿说在概念与本质上有极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认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是简单的摹仿与反映。值得关注的是二者在概念相差很大的情况下,依旧有重要的观点相同。通过两者的辨析,我们将会对文学从何而来、如何发生、文学又是如何影响人类发展等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反映论;摹仿说;创造性

反映论作为影响中国现代文艺界颇深的学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摹仿说、再现说。但反映论并不是完全对摹仿说的传承,它与摹仿说在概念与本质上有极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认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是简单的摹仿与反映。亚里士多德是摹仿说的集大成者,在他的手里,摹仿说第一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反映论在列宁的手里接续了前人的观点,使反映论得到了长足了发展。所以本文大部分以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的观点为参考、比较。

一、反映论与摹仿说的差异处

亚氏在他的《诗学》里提到“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 只是有三点差别, 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 所取的对象不同, 所采的方式不同。”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对摹仿的对象划分,他认为艺术摹仿的是行动中的人,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②亚氏的老师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摹仿的对象是诸神世界或者一个“理式”,亚氏虽承柏拉图的教育,但他认为一般与个别是紧密联系的,一般存在与个别中,普遍概念不能脱离具体事物存在,所以在他的理论里艺术的摹仿对象应该是真实世界的人。而反映论则认为认识对象是不依赖于主体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外在客观,被反映物先于反映者存在,没有客观存在就没有反映。这里反映论既肯定了反映对象的“真”,又扩大了摹仿说的客观对象,强调了客观对象的重要性。

在主体的摹仿与反映如何形成上,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亚氏认为“诗的起源……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③,他认为诗的创作出于人的本能,人天生就会摹仿。但亚氏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摹仿是天赋。这与反映论恰恰相反,反映论认为反映不是人的天赋,是人后天形成的能力。正如列宁所说:“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賴于反映者而存在的。”④这里列宁再一次强调了客观现实对反映的重要作用,这与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相符合。

在反映论与模仿说的摹仿对象上,两者有差异却也有相通之处。如果亚氏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在摹仿对象上的差异在于对“真”的不同看法,那么摹仿对象与反映对象之间复杂的相异之处所牵扯出的相通之处。上文已经提到,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摹仿的是“行动中的人”,为什么摹仿的对象不是“人”或者其他描述词例如性格,动作。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对象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人,二是行动中。即这个人是在有目的的做事情的过程中,不能是安静的没有目的的人。那么目的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对象就值得关注。在《诗学》里,亚里士多德对诗人的职责解释为“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能的事”,既然诗人的写诗的目的是要穿越事物的现象去揭示本质,那诗歌就不能只是简单、纯粹的像画画似的只写诗人眼睛看到的。诗人是带着目的在创作,诗人作品里的主人公也是必需具有目的性的,这里作品内外的目的都显现了出来。在对人性的研究里,普遍认为人类发展的内因里有一条便是人对现状的不满足和不满意,促使人改变。于是在行动中的人最能体现这个人的内心愿望和渴望,他行动的目的就是他行动的因是他的动力。作品里的人具有目的,这个目的是由诗人决定,有因才有果,这个因就是诗人要揭示的本质和必然性。诗人的摹仿对象因为这种目的就有了选择性,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挑选摹仿对象。再来看列宁的反映论里的反映对象,反映论里认为文艺反映的应该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显然比行动中的人范围更广,但再来仔细看反映者与反映对象的关系,上文也提到过“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被反映者不依赖反映者存在,这是认识论的概念,我们先看看前一句里说的没有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它与摹仿说的相似在于他们都承认作家对作品对象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且不论摹仿对象和反映对象的范围差异,在对象的选择上,摹仿说和反映论都强调了作家和作品的创造性。后面有很多人在解读列宁的反映论时都认为反映论容易走向机械反映,即反映者毫无创造性的直观描述客观现实。但是如果认为反映论只是机械反映现实,那就是否定了大脑的作用。每个人眼之所见,手之所触,五感之觉,都是有巨大差异的,这种差异的造成当然不只是因为每个人生理结构的不同,更多的是因为大脑和思维的不同。因此,即使是在反映论与摹仿说的对象差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创作者在创作时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行动中的人不是路边随意移动的人群,客观现实中某个人不是创作者动笔时刚好看到的人,这是创作者在对象选择上的创造性表现。不仅如此,反映论和摹仿说都有多处对创造性的表现,例如诗歌对本质的揭示、反映必须要经过大脑的经过等等。只是在这里,我们简单的通过摹仿说与反映论对象的差异之处察觉相同之处时发现了隐藏的创造性这个因素。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与列宁的反映论相隔几千年,概念上差异颇大。反映论是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提出的,汲取了许多科学的观点,是在大量关于脑的知识的基础上作出概括的。所以关于它们的区别不再一一赘述。值得关注的是二者在概念相差很大的情况下,依旧有重要的观点相同。

二、反映论与摹仿说的相同处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的摹仿说并不是简单的再现,在《诗学》第九章中亚氏说: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 ; ……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 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而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⑤在第二十五章中他又说: “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如果有人指责诗人所描写的事物不符实际,也许他可以这样反驳: `这些事物是按照它们应当有的样子描写的”。⑥亚氏提出诗与历史的差别不在写作文体,关键在诗人的写作遵照的是可能性与必然性,按照事物的规律与联系去创作的,因此诗比之历史,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特点。据此,亚氏提出艺术要有典型性,要塑造典型人物,艺术的任务是揭示生活的本质。这里,艺术就有了创造性,它并不是机械的再现生活与人物。亚氏认为摹仿就应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塑造典型性。在《伦理学》中亚氏说过这样的话: “艺术就是创造能力的一种状况,其中包括真正的推理过程。一切艺术的任务都在生产,这就是设法筹划怎样使一种可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这东西的来源在于创造者而不在所创造的对象本身; 因为艺术所管的既不是按照必然的道理已存在的东西,也不是按照自然终须存在的东西——因为这两类东西在它们本身里就具有它们所以要存在的来源。创造和行动是两回事,艺术必然是创造而不是行动。”⑦那么亚氏对艺术形象是否完全符合现实所摹仿的对象并不在意,艺术的摹仿不是纯粹还原现实生活,而是创造性树立典型形象揭示事物联系与生活的本质,于是这个创造的任务自然就落在创作主体身上,亚氏在这里就承认了主体的能动性。

再看反映论也认为反映不是照镜子一样的单纯反映,而是主体发挥了能动性,掺杂了主体的情感与经验。反映者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既然反映论与摹仿说都提到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那么创作的意义何在呢,它与直接再现的功能有何不同呢?亚氏有“净化说”的观点,他认为诗和悲剧能够抑制人的原始冲动,唤起人心灵的协调与平衡,从而使人得到宁静和谐和精神的升华。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过度的情绪与激情对人是有害的,柏拉图将诗人排除在他的理想国之外就是因为诗人会传播对青少年有害的思想,导致理想国中的青年不能保持理性。但亚氏并不赞同他老师的观点,他的理论里,“真”是摹仿的极致。这里的“真”当然并不指真实,如果只是还原真实世界,诗人与历史与画画就不能区别开来,甚至历史与画画更能让人直观认识到真实。问题又回到了诗的目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变形,它按照“事物应当是的样子”去描写。因此诗恰恰是唤起人理性的艺术。悲剧里的人不是因为道德的好坏而造成最终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的行为或者选择,在偶然的情况下形成了悲剧。既然悲剧是随机的,没有固定性,那么悲剧可能随时降临在人身上。正是这种不定的悲剧使观者充满了恐惧与怜悯,因为他们意识到人生处处充满转机与机遇,人不能完全把握命运。于是对他人充满怜悯和爱意是宣泄情感和自我安慰的好方法。如果悲剧只是简单的还原生活,那么观者可能迷惑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悲剧,他们不能从生活中直接看到本质。于是诗人的职责之一就是让他的观众从作品里了解到事物发生规律,不管诗人写的是过去还是将来、真实还是虚幻,只要诗人是按照可能性与必然性摹仿的,那他的作品就是亚氏所说的诗而不是历史。这种诗人独有的前瞻性预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人们从诗里去汲取知识并将之用于社会,指导社会的前进方向,这是诗的社会功能之一,也是为什么艺术不能照搬生活而是要发挥创造性的原因。因此,艺术与被反映者、被摹仿者不是简单的反映、摹仿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的反映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与对人脑大量的研究成果上的,而古希臘的摹仿说几乎是靠哲学家们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感觉摸索的,两者差异明显。但反映论走到现在,不能说没有摹仿说的影子,他们都侧重艺术的客观性,强调艺术再现因素,认为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再现与摹仿,承认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文学的社会功能。通过两者的辨析,我们将会对文学从何而来、如何发生、文学又是如何影响人类发展等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

[1] 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45

[2] 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5

[3] 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0

[4] 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0

[5] 亚里士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罗念生译,2006:42

[6] 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65

[7]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69

猜你喜欢
创造性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构建自主创造性的教学文化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论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判断中公知常识的适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