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护理体会

2017-07-19 11:22张晓琴
当代医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主动脉心肌梗死心功能

张晓琴

(上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上饶334000)

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护理体会

张晓琴

(上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上饶334000)

目的探讨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IABP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并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10.00%(5/50)vs 48.00%(24/5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30.01±5.87)vs(41.34±7.11),(29.03±5.42)vs(40.87±7.4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8.0%(49/50)vs 90.0%(45/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IABP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帮助病情恢复上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常有心功能不全的等症状合并,在老年人中多发,其发病病率也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通过机械辅助救治心脏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提升主动脉内舒张压,可使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血流灌注得到提高,并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并增加心博量,近年来在心血管内科邻域中进行着广泛的应用,所得到的效果显著[2-3]。但有研究称,在IABP的治疗过程中易有栓塞、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4]。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IABP治疗中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关重要,本次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IABP治疗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所得到的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上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行IABP治疗,具有IABP适用证;(2)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3)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0~81岁,平均(65.34±2.31)岁,其中18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7例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1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5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度,4例室性期前收缩;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3~83岁,平均(66.04±2.28)岁,其中19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7例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14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度,5例室性期前收缩。本次研究在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给予实施,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均行IABP治疗,对照组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术前术后给予全方面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后肢体活动受限,对自己现阶段不理解,常会有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焦虑,尊重、关心患者,给患者讲解疾病方面的知识,讲解进行手术的有效性、必要性及安全性,鼓励安慰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病房内安静、整洁,温度适中,令患者感到舒适,防止患者受到强光照射,保证患者拥有安稳的休息和睡眠质量。(2)导管护理:妥善固定导管,插管的肢体呈伸直状态,不能屈曲,保持管路畅通,对患者的病情了解,并调整气囊工作状态,每隔1 h,护理人员使用肝素盐水对气囊导管冲洗1次,传感器位置和患者的腋中线保持水平;,对常见故障快速识别并及时排除,保证机器能得到正常运行。(3)防止栓塞:对患者24 h尿量观察和记录,预防血栓脱落等症状,加强对患者巡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腰痛感,定时、定量对反驳导管冲洗;观察患者术侧下肢血运,对足背部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感觉及活动能力,并和对侧相比较;避免弹力绷带过紧,在术后24 h后可将其拆除;每小时对术侧下肢组织灌注以及末梢循环状态进行检测,下肢保持温暖,并加强一定的被动运动,略抬高下肢,护理人员可在术后4~6 h对下肢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根据患者病情谨遵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防止出现栓塞。(4)防止出血、渗血:由于在气囊导管的置入过程及置入后,常会有出血表现,术后应对皮肤粘膜、穿刺点、胃肠道、颅内等情况蛋白进行密切观察,做好抗凝治疗的监护;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在注射结束后对穿刺点的按压时间也相应延长,避免反复测量术侧血压,防止发生血管渗血等情况。(5)防止感染: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对所使用的器械严格消毒,并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对穿刺伤口进行更换敷料的时候,需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污染、潮湿的敷料,保持局部位置干燥、卫生,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每天对患者血常规监测,观察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对穿刺点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进行观察,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的应用。(6)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使用刺激、辛辣类食物。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5]对两组患者评价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所得到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3)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发生血栓1例、导管脱落1例、出血1例、感染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血栓4例、导管脱落3例、出血6例、感染1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00%。经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17.5328,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结果均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变化(x±s,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略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3721,P= 0.5419)。见表2。

3 讨论

IABP在心脏泵衰竭中的治疗是一种新技术,在国际中已得到认可,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治疗中均进行着广泛的应用,该方式是通过植入一根带着气囊的导管在动脉系统内,下降到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处,在心脏舒张期的时候,气囊充气,主动脉舒张压、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心肌供血得到增加,在心脏收缩的时候,气囊放气,下降心脏后负荷,减少射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改善,降低病死率[6-7]。但在IABP治疗过程中也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对应有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8-9]。临床上有较多研究指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IABP治疗过程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病情救治率[10]。

在本次研究中所实施的护理中,主要从心理护理、导管护理、防止栓塞、出血、渗血、感染,饮食护理等各方面对患者予以护理,结果显示出,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栓、导管脱落、出血、感染等总发生率上均比常规治疗的患者要低,通过分析是由于在干预措施中给予了相应的处理,降低感染率;并且在焦虑、抑郁评分上得到显著降低,这是因为在给予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安抚,患者心理情绪得到安抚后,可增加治疗依从性,积极的配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相应提高治疗效果。与陈健红等[11]研究结果相似。并且在护理满意度上,经过针对性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显示出经过合理的干预措施患者可得到更加舒适的治疗,可促进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IABP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帮助病情恢复上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1]刘欢,李艳,许淑文,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6,16(3):244-247.

[2]邱峰,史云桃,蒋廷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109-111.

[3]何天民,齐玉波,肖智杰,等.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6):3615-3616.

[4]单苏林,吴志明,叶飞,等.PCI术前与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0):3926-3928,4000.

[5]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09):676-679.

[6]陈鸿武,马礼坤,余华,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联合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危重冠心病患者74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1):57-59.

[7]洪泰连,徐凯,荆全民,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 41(6):441-445.

[8]丁抗宁,王蓉,武艳妮,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 131-132.

[9]楼洋,陈献国,许博,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与预后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3):575-577.

[10]孔令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250-2251.

[11]陈健红,张伟强,邓瑞珍.IABP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9例监测与护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15(3): 238-2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0.103

猜你喜欢
主动脉心肌梗死心功能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