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理论视角下热播IP剧特色分析

2017-07-21 13:11杜伟民
采写编 2017年3期
关键词:热门影视剧颜值

杜伟民

一、深度开发IP价值,进行商业化运作

以《花千骨》为例,这部电视剧起源于2008年首发于“晋江文学网”的同名小说,小说本身就聚集了庞大的粉丝群,也就是所谓的原着粉,接着又推出了连载漫画;2015年暑期,湖南卫视采用周播形式重磅播出电视剧《花千骨》,一举刷新电视周播剧收视率和电视剧网络播放量两项纪录。电视剧的火爆,使得该小说再度热销,其手机阅读下载量一时间跃居榜首。同名手游和网游也在电视剧播出期间上线,凭借电视剧的热度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通过对IP价值的深度开发,进行商业化运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深度开发IP价值,并不是一种原创行为,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的影视营销。

继受到大肆追捧的《花千骨》和仙侠剧《古剑奇谭》之后,更多的 IP 剧以热门IP为中心,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影视集团和互联网巨头们以市场为导向,对热门IP进行不同形态的深度开发,将热门IP打造成为一种品牌价值,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带动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各种形态的活跃程度,从而获得利润。

二、受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来源于热门IP

受众对于热门IP改编成影视剧的需求来源于对该IP的使用,这些消费需求是被刺激起来的“虚假需要”,从文化工业理论视角看,人永远是被规定需求的消费者。

由于IP剧的商业化运作,在生产制作时往往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对受众需要的满足,而忽视内容建设,因此这些IP剧常是热门IP混搭高颜值剧组的模式,一时间,受众只看颜值,不看演技,“小鮮肉”成了收视率的可靠保障。通过互动,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如《琅琊榜》,制片方对于选角问题与受众互动,让受众投票选角。这样的参与,会使受众获得满足感,同时也会成为宣传的噱头,使人们对电视剧的播出产生期待。

影视剧的宣传期,制作方会运用大量的宣传技巧,使我们产生观影期待,诸如播放影片歌曲,发布定妆照片,举办粉丝见面会,通过各大节目进行宣传助推,给我们留下印象,达到宣传效果。

在对原著进行改编时,既不能完全按照原著一字不改,也不能偏离原著,胡编乱造,要有恰到好处的创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刺激受众观看影片的需求。因此,受众对IP剧的追捧或者需求来源于对这些网络文学作品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需求来源于热门IP。

三、IP剧生产制作流程模式化,故事情节复制化

随着 IP剧一个接一个地创造收视奇迹,显现出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引来了众多的模仿者,导致了 IP剧生产模式化,故事同质化,叙事复制化,就像是流水线上生产的娱乐商品。

人物形象、性格也较单一,缺少多面性和变化。通过影视剧中人物的刻画设计,受众一眼就能预测到结局,没有任何出乎意料的精彩之处,千篇一律难免造成审美疲劳。故事中女主人公总是智慧与美貌并存,聪明伶俐,人见人爱或者是相貌出众但又出身卑微,一路“打怪升级”最后改变命运;相对来说,故事中男主人公必定拥有不平凡的出身,出众的颜值和才华,是剧中所有异性爱慕的对象。但他们的相遇总是历经磨难,路途坎坷异乎常人,多次分分合合,最后才子佳人终成眷属。在叙事动力方面,复杂的情感纠葛,冲破误会、阻碍、分离的爱情组成了“二元对立”的模式,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原创开发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

影视业 IP 热的深层原因,是行业对原创的开发不够重视,导致原创能力下降。原创力可以说是电视剧产业重要的动力来源,既是对现有故事模式、技术方式的颠覆,也是对新故事价值的发现与重塑,还意味着对隐藏在艺术形态背后人类艺术审美共性、共同规律的多维度拓展。近些年,文艺创作尤其是影视创作出现了重数量缺质量的现象、缺少高水平的创作,快餐式消费,抄袭与翻拍成风,猎情与艳情泛滥,雷剧烂片屡禁不止,以哗众取宠的媚俗气质吸引资本,绑架市场。现实题材创作中,有的影视剧脱离生活实际,醉心于重复的叙事套路,同质化现象严重。观众越来越不愿为这种乏味空洞的故事买单,促使影视行业投资者将目标对准了故事类型较为多样化的小说资源。

影视原本是一种艺术,反观当下,一些影视剧已经变成用来获得高额利润的规模批量生产的娱乐消费品。只给受众带来短暂的快乐感,使受众沉溺其中,而缺少任何教育意义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最终影视剧变成一种挣钱的工具。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热门影视剧颜值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高颜值香氛
化好底妆好颜值不再靠Photoshop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本月热门产品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