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Moodel平台优化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2017-07-21 04:08周颖��
关键词:科学探究概念教学生物教学

周颖��

摘要:本文作者基于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传染病的预防》的设计和反思,阐述了应用Moodel平台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科学探究”、“概念生成”、“实时反馈”中的策略和优势。

关键词:Moodel平台;生物教学;科学探究;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3-094-1

Moodle平台是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平台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Moodle可以管理内容元件,更针对教育训练设计,更加强学习者学习历程的纪录,使老师们更能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

笔者现围绕初中生物《传染病的预防》一课的设计和反思,总结如下应用Moodel平台优化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优势和策略:

一、助力科学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基本策略,说起科学探究我们会首先想到实验探究。科学学习确实倡导实验探究,但本课出于安全考虑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不宜实施实验探究,于是本课尝试进行文本探究形式,应用Moodle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课中“传染病”是核心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口述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然后教师举些事例。在这种灌输式、缺乏主动思考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应用中自然不能准确甄别传染病,很难把生活经验中的前概念转化为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于是,我尝试在网络环境和Moodle平台的支持下采用文本探究模式,穿插一些活动探究,尝试线下线上的深度融合,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按需搜索未知和不确定的答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Moodle课程中的任务板块,可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在积极思考应答问题的策略时获取新知识,学生通过搜索、筛选、整理等方法,在汇总大量事实后形成科学概念。

二、促进概念生成,培养科学思维和素养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第一个维度就是知识目标,而概念是知识的主体。只有较好地进行概念的教学,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常常追求对事实的记忆,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因此,考试一般考查学生对事实和术语定义的记忆情况,偏重于孤立概念的学习,淡化了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概念体系的建构。本课中有传染病、病原体、病毒、传播的三个条件等多个概念。Moodel平台设计总体是学生获取事实信息,再予以讨论和归纳,最后演绎得出概念。

首先安排学生观看一段SARS的视频。之所以选用SARS视频作为导入,主要看中了SARS当年的影响力和因死亡病例日报引发的强烈震撼。学习病毒时我也选用了SARS病毒为案例,与导入遥相呼应,突出传染病与病毒之间的联系。而观看视频后是不是真正清楚了什么是传染病了呢?从观察和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传染病的判断多数来源于生活经历和道听途说,有的前概念是错误的,如麻疹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的;不能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进餐;青春痘会传染是传染病等等。因此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信息积累来总结出对事例的认识,之后教师组织展开对传染病特点的讨论和归纳,得出正确的传染病概念。因考虑到网上的信息过多过杂,学生针对性学习比较困难,因此借助Moodel平台设立了任务菜单,列出了比较热门的十几种疾病要求甄别,其中夹杂了一些慢性病和遗传病的案例,適度干扰学生的判断,促动学生动脑思考。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搜索和筛选信息,有效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此总结:在应用Moodel平台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学事实,而是要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

三、优化反馈机制,提升应用和演绎能力

传统教学反馈中,教师经常选用个别学生的作业做点评,但教师一个人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获得准确的数据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因主观因素大,长此以往,教师对学情不能全面掌握,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

Moodel平台就能帮助我们解决传统教学反馈中的弊端。Moodel课程自学和练习等任务板块设计,可以引领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学习时,学生既可以获取网上多位“专家”的指点,又可以与课堂中的老师、同学网上对话,大大改善了传统讲授信息获取单一的局面。教师则可在自己的主机上监控全班的完成进度及正确率情况,并实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避免了盲目机械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

心理教育学告诉我们:“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只有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教师的“教”与“导”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课堂才真正有效、高效。Moodel平台、触控一体机以及越来越便捷的多种信息化技术,确实为教师在以往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想法提供了可能。有人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而事实证明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理念的高度决定教学设计的高度,而信息技术恰到好处的辅助,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学习插上了主动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钱冰.“MOODLE”在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2.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LAST2013&filename

[2]蔡丽萍.初中生物学中常见的前科学概念及其转化.中学生物教学,2017(06).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概念教学生物教学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