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白云地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7-07-24 16:51欧阳京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恩平北西北东

欧阳京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80)

广东省白云地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欧阳京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80)

广东省白云地铅锌矿区位于晚古生代断陷盆地三洲盆地的东南缘,处于高要—惠来断裂、西江断裂和恩平—从化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属典型的断裂控矿。通过分析矿区及其区域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及矿体特征,总结其控矿因素为断裂控矿,进行找矿前景分析,旨在为该区域寻找这类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断陷盆地;控矿因素;找矿前景

白云地矿区位于鹤山市城区300°方向,约9 km处,行政隶属于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和古劳镇管辖。白云地矿区及其周边,前人工作结论普遍认为矿化点分布范围广,但规模较小,寻找中大型矿床的潜力小。而随着近年来,勘查工作投入的加大,在花果山区域发现了断裂中赋存的铅锌矿体,通过系统的工程验证和控制,最终探获一个中型偏大型的铅锌矿。本文通过分析白云地铅锌矿区域、矿区、矿体地质特征,总结其控矿规律,对矿区及其外围找矿前景进行分析预测。

1 区域地质背景

白云地铅锌矿位于晚古生代断陷盆地三洲盆地的东南缘,位于北西向西江断裂(隐伏)、北东向恩平—从化断裂带和东西向高要—惠来断裂的交汇部位,新兴岩体与合成岩体北侧,华南成矿省粤中成矿带的清远—高明Au-Ag-Pb-Zn-Mn成矿带三洲Au-Ag-Pb-Zn-Cu矿集区内[1-3]。区域内地层以晚古生界地层为主,盆地的边缘出露早古生界及元古界地层。该区域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构造活动为本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输和存储空间,而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大量的成矿流体和热源,从大地构造位置和岩浆活动情况来看,对成矿十分有利。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白云地矿区出露的地层较简单,由老至新依次有:寒武系高滩组(∈g)和中下泥盆统杨溪组(D1-2y)、第四系(Q),见图1。

2.2 构造

矿区构造形迹发育且形态复杂,以断裂为主,其主要断裂由近东西向高要—惠来区域性大断裂,及其派生出的一系列北北东、北西、北东向次级断裂组成(见图1)。另外,矿区西北部发育有北东、北西向断裂属恩平—从化区域性大断裂的次级断裂。断裂中普见的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硅化、萤石化、铅锌矿化等,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

近东西向断裂:高(要)—惠(来)断裂带从矿区中部通过,形成包括F1、F1-1、F2的一组平行断裂,其中F1为主断裂面。断裂走向近东西,延伸1 100~5 000 m,宽6~70 m,倾向南,倾角44°~72°,由角砾岩、碎裂岩和断层泥等组成,可见明显硅化、铅锌矿化、萤石矿化,在局部地段形成工业矿体,是矿区主要导矿构造和次级容矿构造。该组断裂具有明显的多期活动,角砾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同时可见方铅矿和萤石呈角砾状。该组断裂后期活动具压剪性特点,断裂面平整光滑,构造带顶部断层泥较发育。

图1 白云地铅锌矿区地质简图Fig.1 Geology sketch of Baiyundi Pb-Zn mine deposit1.第四系;2.老虎头组;3.杨溪组上段;4.杨溪组下段;5.高滩组下段;6.高滩组中段;7.高滩组上段;8.燕山四期细粒花岗岩;9.燕山三期粗粒花岗岩;10.构造破碎带;11.实测断层、产状及编号;12.未编号小断层、产状;13.推测断层;14.矿区范围。

北西向断裂:该组断裂主要展布在矿区中西部和北部,属于矿区次级容矿构造,规模较小,长300~1 000 m,宽一般1~7 m,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介于30°~74°。该组断裂为张性,主要由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组成,普遍具硅化、萤石化、铅锌矿化,是矿区的次级容矿构造。该组断裂主要包括F3、F8、F9、F14等。

北东向断裂:该组断裂发育于矿区北部,断裂规模较大,与区域性恩平—从化大断裂大致平行,推测其为恩平—从化大断裂派生出的次级断裂,长1 500~3 200 m,宽一般5~18 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介于44°~70°。该组断裂为张性,主要由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组成,普遍具硅化、萤石化、铅锌矿化,是矿区的次级容矿构造。该组断裂主要包括F11、F12、F13等。

上述四组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都可见到明显的铅锌矿化,同时都发现有铅锌矿体的存在,因此上述四组断裂都为含矿构造。其中又以北北东向断裂矿化最强,多形成规模较大的工业矿体,为本矿区最主要的容矿构造;近东西向次之;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在本区矿化相对较弱,矿体规模较小或未发现工业矿体,而在盆地北缘的河村铅锌矿区和横江多金属矿区,则成为主要的容矿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交汇处更有利于铅锌矿的富集。

2.3 岩浆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形态特征

白云地铅锌矿区各矿体均产于近东西、北北东、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内,呈脉状,严格受成矿构造破碎带的控制,主要含矿构造有F1、F1-1、F6、F7、F8、F10、F15等。近东西向矿体,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23°~73°,各矿体常具矿化中部富集,往两端逐渐贫化,由浅到深逐渐贫化特征,伴随主要矿体上下盘常出现平行矿脉;北北东向矿体,总体走向北北东,一般倾向南东东(V15倾向南西西)、倾角28°~88°,局部反倾,各矿体常具矿化由南向北逐渐富集、由浅到深逐渐贫化特征,伴随主要矿体上下盘常出现平行矿脉;北西向矿体,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2°~56°,矿体常具矿化中部逐渐富集、由浅到深逐渐贫化特征。

根据白云地铅锌矿区已发现铅锌矿体赋存位置、矿体形态、产状及厚度特征,很明显可以看出铅锌矿体严格受断层控制。

3.2 矿石特征

3.2.1 矿石矿物

白云地铅锌矿区铅锌矿石主要为原生矿石,矿物成分较为复杂,金属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菱铁矿,微量的辉银矿、硫锑铜银矿、银黝铜矿、硫铜银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钾长石、萤石,少量的白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等。

3.2.2 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环带状结构、草莓状结构、溶蚀结构、乳滴状结构、压碎结构等。

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3.3 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沿断裂发育,呈线性展布,种类多、分布广,主要有硅化、褐铁矿化、角岩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等,其中褐铁矿化、硅化和萤石化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4 找矿前景分析

(1) 该区位于晚古生代断陷盆地三洲盆地的东南缘,处于北西向西江断裂、东西向高要—惠来断裂和北东向恩平—从化断裂的交汇处,新兴岩体与合成岩体北侧。区域内地层以晚古生界地层为主,盆地的边缘出露早古生界及元古界地层。该区域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构造活动为本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输和存储空间,而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大量的成矿流体和热源,从大地构造位置和岩浆活动情况来看,对成矿十分有利。尤其是区域性东西向高要—惠来断裂、北西向西江断裂和北东向恩平—从化大断裂以及与其配套发育的次级构造,这些断裂构造成为热、矿、液、运、贮的必要条件。

(2) 通过白云地铅锌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

律的分析研究,矿床的形成与断裂关系十分密切,矿区中部的区域性近东西向高要—惠来断裂带是重要的导矿构造,其派生的次级北东东向断裂为重要的容矿构造,而派生的次级北西向断裂为次级的容矿构造;矿区北部区域性北东向恩平—从化大断裂派生的北东和北西向的次级断裂是次级的容矿构造,硅化、铅锌矿化蚀变普遍发育;在矿区中部近东西向高要—惠来断裂带东、西延伸方向,矿区北部区域性北东向恩平—从化大断裂派生的北东和北西向的次级断裂都是铅锌矿的找矿远景区。

5 结论

通过对白云地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总结了导、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认为矿床最主要的导矿、控矿因素为断裂,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控制。因此,在该区域寻找同类型铅锌矿床应仔细寻找有利于导控矿的断裂构造,通过有效的地质手段,进行矿床预测,扩大找矿远景。矿区北部区域性北东向恩平—从化大断裂派生的北东和北西向的次级断裂是次级的容矿构造,硅化、铅锌矿化蚀变普遍发育;在矿区中部近东西向高要—惠来断裂带东、西延伸方向,矿区北部区域性北东向恩平—从化大断裂派生的北东和北西向的次级断裂具有与白云地矿区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随着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找矿前景可观。

[1] 梁华英,夏萍,王秀璋,等.广东省富湾银矿脉状矿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球化学,1998,27(3):230-235.

[2] 潘家永,张乾,张宝贵,等.粤西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J].矿床地质,1996,15(3):257-265.

[3] 宋学旺,王汝兴.广东新兴县天堂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钼矿床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12,26(5):395-401.

(责任编辑:于继红)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Analysis of BaiyundiPb-Zn Mine Deposit in Guangdong Province

OUYANG Jing

(GuangdongNonferrousMetalsGeologicalExplorationInstitution,Guangzhou,Guangdong510080)

The Baiyundi Pb-Zn mine deposit,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Late Paleozoic fault basin named Sanzhou Basin,is in the intersection of Gaoyao-Huilai fault,Enping-Conghua fault and Xijiang fault,and belongs to a typical fault controlling deposit. 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ining area and its strata,structure,magmatite,alteration and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The author sums up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is fault controlling,and analys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inding this type of ore deposits in the region.

fault basin; ore-controlling factors; prospecting prospect analysis

2017-01-18;改回日期:2017-02-20

欧阳京(1984-),男,工程师,硕士,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从事地质勘查工作。E-mail:seal1970505@163.com

P618.42; P618.43

A

1671-1211(2017)03-0272-03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7.03.007

数字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736.X.20170516.1436.020.html 数字出版日期:2017-05-16 14:36

猜你喜欢
恩平北西北东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我早有准备
天琴叮咚
走进红色恩平
恩平民歌在非遗保护视野下进入校园发展的有效发展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