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樟村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思考

2017-07-24 16:51任克雄陈骏峰郑之伟曹福远刘园福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年3期
关键词:磷矿矿山企业采空区

任克雄, 陈骏峰, 郑之伟, 曹福远, 刘园福

(1.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 樟村坪国土资源所,湖北 宜昌 443145; 2.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湖北 宜昌 443100)

宜昌市樟村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思考

任克雄1, 陈骏峰2, 郑之伟1, 曹福远1, 刘园福1

(1.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 樟村坪国土资源所,湖北 宜昌 443145; 2.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湖北 宜昌 443100)

通过对樟村坪矿区内23家矿山近年来实施的75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调查,结合前人在该地区进行的矿山地质灾害普查成果,分析辖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并对今后完善管理办法和治理措施展开思考探索。建议政府主导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调研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的具体标准,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闭坑不同阶段的地质灾害一体化防治的理念,制定推广充填法采矿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完善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细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使用办法。

矿山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治理现状;采空区充填;樟村坪

樟村坪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北部边陲,磷矿资源丰富,有“磷山”之称,磷矿保有储量7亿t,占湖北省磷矿保有供应量的42%[1]。但由于磷矿资源的开采,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樟村坪矿区,前人在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1-3]和等级分区[4]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但是对该矿区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投资、治理工程量及其分布特点等相关问题鲜有研究。本文通过对樟村坪矿区内23家矿山近年来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投资费用,主要治理工程类型和工程量的统计、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并尝试对治理现状展开思考。旨在为樟村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和参考。

1 樟村坪矿山地质灾害概况

樟村坪镇内矿业开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开采30多年,现在实行限量开采和加工。前人研究表明,全镇区域内因采矿发生多种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采空区塌陷、地面裂缝(沉降)、山体危岩崩塌、地层水位下降[1-4]。陈骏峰等认为樟村坪镇范围内因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下水位下降、采空区塌陷、地裂缝、房屋开裂等。张端淼等通过地质灾害普查,统计出全镇内发育和分布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17 处,有滑坡、崩塌危岩、采空塌陷、泥石流及地表开裂五种类型,以崩塌危岩、采空区塌陷为主(占44%)[2]。郭峰等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全镇磷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共划分出 12 个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的区域,如表1,其中有7个区域属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

2 恢复治理项目分布特征

2.1 治理项目统计概况

通过对樟村坪镇区域内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23家矿山进行调查和统计,共收集到75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包括矿山企业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批复、矿山企业与镇或村合作和矿山企业自身及时开展的恢复治理项目三大类,相对应的验收单位有国土、安监和财政部门(41个),也有镇政府、矿山企业自身和矿山涉及的村委会(34个)。

(1) 治理投资费用统计。统计发现,自2007年以来樟村坪镇区域矿山企业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核定资金达到17 147.63万元(即超过1.7亿元、表2所示),投资巨大。在这里,笔者将恢复治理项目总核定投资分为避险搬迁的费用、建集中饮水工程的费用和矿山地质灾害纯工程治理费用三类。其中避险搬迁费用和集中饮水工程费用是指因矿山企业采矿活动引发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和地下水水位降低或饮水源消失,导致受影响的村民必须避险搬迁和建集中饮水工程的费用;纯工程治理费用是指矿山企业真正用于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的费用。

表1 夷陵区磷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结果表(据郭峰等,2012)Table 1 The partition results of phosphate rock min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 Yiling Autonomous County

注:目前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区域开采磷矿量占全夷陵区的99%以上。

表2 樟村坪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资费用分布表 (按工程类型)Table 2 Distribution of investment on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Zhangcunping Town

注:表中核定投资为避险搬迁费用、集中饮水工作费用和纯工程治理费用之和,单位为万元。

计算发现,用于村民避险搬迁的费用超过核定投资的31%、达到5 397.94万元,建村民集中饮水工程花费1 278.5万元、占7.46%,而用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纯工程治理费用占61.06%、超过1亿元(表2)。

(2) 主要工程量统计。樟村坪镇区域内磷矿资源丰富,经过长时间开采,形成了包括废弃矿山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艾菊等和张端淼等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可采取清除危岩,建排水沟、挡墙、主被动防护网,充填灌浆和复绿等多种工程措施(其中一种或多种同时使用)进行恢复治理[2,5]。

如表3所示,23家矿山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上,目前完成的主要工程量有:清除危岩2.13万m3,建防护挡墙8.71万m3,架设防护网2.46万m2,建排水沟8.67 km和采空区充填32.5万m3,共避险搬迁266户1 130人,建集中饮水工程38处,复垦、复绿和恢复治理面积分别为19.34、41.39和90.25 hm2。可见,樟村坪镇区域内矿山企业开展的恢复治理措施类型多、工程量大、避险搬迁户数人数多。亦从侧面反映出全镇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多、对村民生产生活影响较为强烈的特点。

表3 樟村坪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量表Table 3 Engineering quantity of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Zhangcunping Town

2.2 治理投资和工程量分布特征

樟村坪镇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历史长,矿山地质灾害基本伴随开采活动始终[6]。因成矿地质条件特点导致全镇内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又加之在大地构造上后期抬升、处在黄陵背斜[3],现今地势为山地,导致区域内的矿山企业矿产开采成本相差较大、中小型矿山矿业权变更较为频繁。为了解23家矿山企业和各年份时间段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投资和工作量分布,笔者将75个治理项目数据按矿山和时间分开统计分析。

(1) 按矿山分布。在治理项目投资方面,各矿山差别较大(图1)。其中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 263.92万元、超过总投资的30%,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兴磷矿、宜昌市燎原磷矿公司星火磷矿和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樟村坪磷矿三者相差不大、均占9%~10%左右,剩下的19家矿山均未超过5%,投资低于400万元的10家矿山总体占比只有10.95%。

在恢复治理完成的工作量方面,各矿山差别亦较大,且在具体治理工程措施类型方面,也各有不同。如表4所示,湖北杉树垭矿业公司(为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下同)和昌达化工樟村坪磷矿涉及到表中7种治理工程类型(包括避险搬迁),且湖北杉树垭矿业公司整体上完成的治理工程量最大、涉及的工程措施类型也最全,其清除危岩7 788 m3,架设防护网3 800 m2,采空区治理充填15.76万m3,恢复治理面积达27.59 hm2,避险搬迁99户共408人,这与它的投资最多是相对应的。其它21家矿山恢复治理工程措施类型各有侧重,工程量也相对较少,如宜昌华西矿业华兴磷矿、湖北柳树沟丁西磷矿、湖北中孚化工丁东磷矿和祥云兴达磷化云霄垭磷矿四家矿山无避险搬迁工程,而宜昌市燎原磷矿星火磷矿、宜昌明珠磷化文家坪磷矿、宜昌诚信工贸孙家墩磷矿、宜昌鸿泰磷化南沟磷矿、湖北三宁矿业挑水河磷矿和宜昌灰石垭磷矿6家矿山的恢复治理则主要进行避险搬迁工程,反映出各矿山开展恢复治理的积极性高低有别和所涉地质灾害类型不尽相同。

图1 樟村坪镇主要矿山企业恢复治理投资百分比条形图Fig.1 Hundred-percent bar-chart of investment on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ain mine enterprise in Zhangcunping Town 23家矿山治理项目总核定投资17 147.63万元,图中矿山编号:1.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5 263.92万元;2.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兴磷矿;3.宜昌市燎原磷矿公司星火磷矿;4.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樟村坪磷矿;5.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桃坪河磷矿;6.宜昌鸿泰磷化有限公司南沟磷矿;7.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丁东磷矿;8.宜昌汇鑫磷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砦沟磷矿;9.宜昌诚信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孙家墩磷矿;10.宜昌明珠磷化工业有限公司文家坪磷矿;11.宜昌龙洞湾矿业有限公司龙洞湾磷矿;12.宜昌灰石垭磷矿;13.宜昌三峡矿业有限公司谢家坪磷矿;14.其他10家矿山1 877.3万元。

尤其是在采空区治理填充上,23家矿山中的16家只进行了少量的填充工作,一共仅有2 620 m3,仅占全部矿山充填量的0.81%(图2),而湖北杉树垭矿业公司充填占比为48.48%(几乎占到一半)。从图2中可以看出,目前樟村坪镇采空区充填治理工程量主要集中在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祥云兴达磷化有限公司云霄垭磷矿、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樟村坪磷矿、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兴磷矿、湖北柳树沟丁西磷矿有限公司、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桃坪河磷矿和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丁东磷矿这7家矿山,这其中,又以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主。

表4 樟村坪镇主要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量统计表Table 4 Statistical table of mai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quantity of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Zhangcunping Town

注:此表23家矿山以采空区治理充填量的多少进行排序,为书写简便,23家矿山名称采用简称。

图2 各矿山采空区填充量占填充总量百分比条形图Fig.2 Hundred-percent bar-chart of different mine goaf filling proportion of total filling amount图中矿山编号:1.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祥云兴达磷化有限公司云霄垭磷矿;3.湖北昌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樟村坪磷矿;4.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兴磷矿;5.湖北柳树沟丁西磷矿有限公司;6.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桃坪河磷矿;7.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丁东磷矿;8.其他16家矿山。

(2) 按时间分布。对75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验收时间汇总发现,最早为2007年,最迟为2016年,也有部分已基本完成治理工程、等待验收的项目。如图3-A所示,在治理项目投资费用方面,项目核定投资、纯工程治理费用和避险搬迁费用均在2009—2010年、2012年和2015—2016年三个年份时间段有峰值,建集中饮水工程费用存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四个年份时间段峰值(图3-B)。

三种工程费用分开来看,避险搬迁费用在2009年达到最高2 171万元,随后在2012年为915万元,整体上从2009年至今是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樟村坪镇域内主要矿山因采矿活动导致村民避险搬迁的重大矿山地质灾害有逐年减少之势;建集中饮水工程费用在2010、2012年达到400万元左右的峰值后,2015年又突然增加到与2011年相当的费用额194万元,且2016年和未验收的依然有48万元,反映出因采矿活动导致饮用水问题的地质灾害有较大的减少,但仍旧有一定规模的存在;纯工程治理费用除在2011、2013年略有降低,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16年达到最高1 880万元,且等待验收的亦有1 619万元,说明镇域内主要矿山在真正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纯工程治理上的资金逐年增加,开始认识到避险搬迁只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将矿山地质灾害彻底排除、治理到位才是根本。

图3 恢复治理投资费用、饮水工程费用随年份变化曲线条形图Fig.3 Curve and hundred-percent bar-chart of the change of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investment and drinking water engineering cost with the change of years图中项目核定投资为纯工程治理费用、避险搬迁费用和饮水工程费用之和。

为初步了解各主要类型治理工程措施的工程量随年份的变化分布情况,试图分析镇域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具体工程量的实施现状,笔者做了相关统计,如图4所示。在危岩排除工程量方面,在2009—2010年、2013年和2016年三个年份段存在峰值,其中2009、2010年达到最高值0.45万m3、0.69万m3;整体上自2010年以后有所减少,但从2012年开始存在波形起伏周期(图4-A),表明矿山危岩(崩塌)仍旧反复发生,各矿山也能及时对危岩(崩塌)进行排除和治理。防护挡墙的建设在2010年达到2.66万m3后,工程量整体上平稳、略有降低趋势(图4-B),反映出建设防护挡墙是较为传统、实用的工程治理措施。采用防护网措施进行治理除在2009年架设有160 m2,自2013年以来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目前等待验收的项目中主被动防护网面积高达1.396万m2(图4-C)。架设防护网是一种较新颖的边坡防护技术,能够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适用于樟村坪镇山区地形的特点,被各矿山普遍采用。

在采空区治理充填上,如图4-D所示,绝大多数充填工程量集中在2015年以后的年份时间内,其中2016年验收的达到最高19.56万m3,等待验收的8.85万m3,表明镇域内矿山自2015年才开始重视和实施矿山采空区(塌陷)的充填治理,但目前采空区治理充填总量仅为32.5万m3(表3);据张端淼、陈骏峰对樟村坪镇采空区普查结果,镇域内因采矿共形成采空区25处、面积超过13 km2,且每年还以1 km2左右的速度在增加[1-2],若采矿巷道、矿井平均净高按3.5 m计算,目前至少形成约4 900万m3的采空区,目前完成的采空区填充体积量占总采空区体积量的0.7%,即使将采矿时预留的矿柱折算进去,仍然不足1%。

图4 恢复治理主要工程量随年份变化条形图Fig.4 Hundred-percent bar-chart of the change of main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engineering quantity with the change of years图中项目核定投资为工程治理费用和避险搬迁费用之和。

对矿山区域内用地进行复垦、复绿,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消除了矿山地质灾害,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增加了林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7]。如图5所示,23家矿山复垦、复绿和恢复治理面积在年份分布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均大致在2012年、2015—2016年存在两处大的峰值,恢复治理面积自2013年开始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图5-B)。对全部75个恢复治理项目统计发现,各矿山对复垦、复绿工程均有相当比例资金和工程投入,综合反映出镇域内主要矿山对复垦、复绿治理工作的积极性高。但结合表2中总复垦、复绿和恢复治理面积分别为19.34、41.39和90.25 hm2,而樟村坪镇域内各矿山建设总用地面积 35.19 km2,其中矿业开发占用与破坏土地总计369.20 hm2(不包括土地功能下降及水土流失,破坏的土地中耕地为120 hm2、林地为249.20 hm2),可见,目前总恢复治理面积占矿业开发占用与破坏土地总面积不到25%。

2.3 治理效果分析

通过上文对2007年以来矿山企业在樟村坪镇域内实施的恢复治理项目的统计、分析,可知其治理投资巨大、治理措施类型多且工程量大(表3、表4)。

23家矿山企业实施的避险搬迁工程使受威胁的266户、共1 130名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第一位的保证(表4),且矿山因采矿活动导致村民避险搬迁的重大矿山地质灾害有逐年减少之势(图3-A);累计建集中饮水工程38处(共计162个蓄水池),据不完全统计,饮水工程保证了近3 000名村民的饮水安全,特别是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公司累计新建大型蓄水池5座,有效解决了董家河村、黄家台村242户、共计880人的饮水问题。矿山地表累计复垦、复绿和恢复治理面积分别达到19.34、41.39和90.25 hm2,增加了矿区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亦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矿山地质灾害,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7]。各矿山企业也更加重视采空区充填治理工作(图2),尤其是近两年来采空区充填治理工程量大、增长快(图4-D),反映出各矿山恢复治理理念由被动避险向主动治理、主动排险转变。

图5 矿山复垦、复绿和恢复治理面积随年份变化条形图Fig.5 Hundred-percent bar-chart of the area change of mine reclamation,mine recovery and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with the change of years

可见,整体上樟村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良好,且恢复治理理念正逐渐由基本的被动避险搬迁向主动彻底排险、治理到位转变,呈现出良好恢复治理的趋势。

3 治理现状分析及思考

3.1 恢复治理现状分析

通过对樟村坪镇域内23家矿山的75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统计分析,虽整体上恢复治理效果良好,亦展现出良好的趋势,但恢复治理现状仍有进一步完善、细化的地方,笔者基于此,初步总结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为以下几点。

(1) 镇域内绝大多数采空区充填治理工程于2016年才开始进行,目前治理充填量仅为32.5万m3,占已形成采空区总体积量的0.7%,下一阶段要加大对采空区的充填治理,尽快消除采空区塌陷的隐患。

(2) 目前,镇域内23家矿山总恢复治理面积占矿业开发占用与破坏土地不到1/4,下一阶段急需各矿山加快对矿业开发占用与破坏土地的复垦、复绿。

(3) 23家矿山的75个恢复治理项目中,有相当比例是镇政府、矿山企业或与涉及村合作自行治理、自行验收;且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验收的项目,对不同类型的治理工程措施,也缺乏具体的验收标准、细则[8-9],导致项目的恢复治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各矿山企业的标准和社会责任。

(4) 恢复治理项目的投资费用方面,23家矿山用于村民避险搬迁的费用比例过高,超过核定投资的31%,避险搬迁虽然能第一位保证受威胁的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但导致真正用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纯治理工程资金不足,客观上影响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实际灾害治理效果。

3.2 恢复治理现状的思考

针对以上对樟村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的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行探索性思考。

(1) 政府主导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等部门尽快调研、出台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具体验收标准(尤其是针对各类型治理工程措施的质量和效果),特别是针对采空区填充治理和矿业开发占用与破坏土地的复垦、复绿的验收标准,让矿山企业实施恢复治理工程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验收有具体标准可依;同时要尽快推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闭坑不同阶段的地质灾害预防、监管、恢复治理一体化的防治理念,在樟村坪矿区甚至全市,以湖北杉树垭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矿山企业开展充填法采矿为试点,形成充填法采矿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并推广。

(2) 完善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备用金的收缴标准将矿山开采方式考虑进去[9],不同的开采方式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程度不尽相同,恢复治理的成本也不同;从备用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建立矿山居民避险搬迁基金,专门用于受矿山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的避险搬迁工程,剩余部分只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纯治理工程;同时,将矿山企业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纯治理工程措施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治理措施采用不同的比例标准抵扣矿山企业的备用金,在备用金政策上引导、激励矿山企业开展恢复治理工作。

(3) 要认识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一个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尤其是以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避险搬迁的费用比例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实际灾害治理效果。建议地方政府组织与地质矿产、环保、水利等相关的部门,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农田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有机结合,从政府主导层面进行联动设计、调集,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综合治理效益。

[1] 陈骏峰.湖北宜昌樟村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国土资源,2013(9):48-50.

[2] 张端淼,陈骏峰,庞威,等.宜昌市夷陵区磷矿开发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28(2):184-187.

[3] 贺小黑,逄思宇,苏志军,等.宜昌磷矿地质灾害现状及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15,37(3):129-137.

[4] 郭峰,聂邦亮,石长柏,等.宜昌市夷陵区磷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26(3):240-244.

[5] 艾菊,赵晓玲,周丹,等.宜昌市夷陵区废弃矿山生态概况及修复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273-274.

[6] 李玉武,徐友宁,张江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闭坑地质环境一体化防治研究[J].石油仪器,2014,28(2):77-80.

[7] 白光宇,张进德,田磊,等.我国“矿山复绿”行动进展及对策建议[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26(2):153-155.

[8] 张维宸.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法律思考[J].中国矿业,2011,20(11):43-45,63.

[9] 杨耀红.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233-235.

(责任编辑:陈姣霞)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n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ine GeologicalEnvironment of Zhangcunping in Yichang City

REN Kexiong1, CHEN Junfeng2, ZHENG Zhiwei1, CAO Fuyuan1, LIU Yuanfu1

(1.InstituteofLandandResourcesofZhangcunping,TheBureauLandResourceYilingAutonomousCounty,Yichang,Hubei443145;2.TheBureauLandResourceofYilingAutonomousCounty,Yichang,Hubei443100)

Combined with the reconnaissance survey achievement about mine geological hazards conducted by the predecessors in Zhangcunping,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in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y investigating 75 mine geo-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projects carried out in 23 mines in this mining area. It also explored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methods and governance measures. It suggestes that:the government leads departments of the land resources,the water conservancy,the forestry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to investigate and put out the concrete acceptance criteria of mine geo-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projects,and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hazard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exploration,development and closure,moreover,to draw up and promote the related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riteria of filling mining methods,finally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deposit system of mine geo-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and governance and refine the use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security deposit.

Mine geological hazards;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governance;goaf filling; Zhangcunping

2017-01-20;改回日期:2017-02-27

任克雄(1988-),男,工程师,硕士,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页岩气地质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871893709@qq.com

X171.4

A

1671-1211(2017)03-0314-07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7.03.016

数字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736.X.20170518.1630.002.html 数字出版日期:2017-05-18 16:30

猜你喜欢
磷矿矿山企业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矿山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基于GMS模拟某磷矿开采期内地下水中总磷迁移转化规律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采空区防治措施分析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
黄金矿山企业资金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