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600MW机组“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分析

2017-07-25 08:38时光张杨裴煜坤冯前伟杨用龙朱跃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000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0030
发电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还原剂氮氧化物火焰

时光,张杨,裴煜坤,冯前伟,杨用龙,朱跃(.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000;.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0030)

某2×600MW机组“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分析

时光1,张杨2,裴煜坤2,冯前伟2,杨用龙2,朱跃2
(1.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2.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30)

“W”火焰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难点在于氮氧化物控制。针对某2×600MW机组“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进行模型分析,从改造工期、施工方案、改造投资、能耗物耗、运行成本、运行可靠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可供后续开展相关工作借鉴与参考。

“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术经济比较

0 引言

自2014年5月30日浙能嘉华电厂8号1000MW机组首次实现超低排放,2014年9月12日三部委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以来,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迅速推进,煤电烟气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考虑到“W”火焰锅炉N O x生成特性以及相应配套脱硝技术可靠性与经济性等问题[1],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尚未对其作强制性超低排放要求。但目前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已明确鼓励“W”火焰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部分发电企业已率先开展相关改造工作,长期来看“W”火焰锅炉超低排放已成为大势所趋[2]。针对某2×600MW机组“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方案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后期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某2×600MW机组锅炉为D G1950/25.4-Ⅱ8型超临界参数、W型火焰燃烧、垂直管圈水冷壁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锅炉设计N O x排放浓度为1090m g/m3(标态、干基、6%O2,下同),配置S C R烟气脱硝装置,采用液氨作为还原剂,初装2层催化剂时,设计在锅炉正常负荷范围内,S C R入口N O x浓度为1100m g/m3条件下,性能考核试验时的脱硝效率不低于88%,在催化剂质量保证期期满之前,脱硝效率不低于83%,且N O x排放浓度不超过187m g/m3。当前实际运行条件下,锅炉N O x生成浓度能够控制在700m g/m3以下(个别时段超出),S C R出口按200m g/m3达标排放进行控制。

1.2 工艺论证

低氮燃烧是国内外燃煤锅炉控制N O x排放的优先选用技术,但考虑到某2×600MW机组锅炉已经采用当前“W”火焰锅炉较为先进的低氮燃烧技术,当前实际运行N O x浓度能够控制在较优水平[3],进一步进行低氮改造的空间及必要性不大,因此不建议再作低氮燃烧改造。S C R脱硝技术应用于燃煤锅炉脱硝效率可达90%以上,而S N C R技术应用于大型煤粉炉一般脱硝效率能够达到30%-50%。在此基础上模型分析相应提出两个改造方案:

方案一:在对当前低氮燃烧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在不影响锅炉燃烧的条件下降低N O x生成浓度,在此基础上直接对现有S C R脱硝装置进行提效改造。考虑到S C R提效改造如进行反应器加层改造则工程量及投资非常大,因此尽量采用催化剂添加/更换方案[4];

方案二:在对当前低氮燃烧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基础上,为稳定可靠实现N O x超低排放要求,先采用S N C R技术降低S C R入口N O x浓度,在此基础上再对S C R脱硝装置提效改造,即S N C R+S C R提效改造。

1.3 设计参数

通过对比当前实际运行参数与原设计参数,当前锅炉N O x生成浓度低于原设计值。为尽量提高后续运行可靠性,在对当前低氮燃烧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基础上,仍在当前常规运行值基础上留取一定裕量,将初始N O x浓度定为800m g/m3。若采用方案一S C R提效改造,则相应S C R脱硝入口N O x浓度将按800m g/m3进行设计;若采用方案二S N C R+S C R提效改造,则相应要求S N C R部分将N O x浓度由800m g/m3降至500m g/m3以内(其中S N C R脱硝效率要求不低于37.5%),相应S C R脱硝入口N O x浓度将按600m g/m3进行设计。其余参数相较原设计条件变化不大,仍维持不变。

性能指标方面以50m g/m3作为出口N O x排放浓度限值,相应脱硝效率分别为93.8%(方案一)与91.7%(方案二),其余性能指标均参考设计规范确定。

1.4 改造范围

表1 改造设计参数及性能指标汇总

方案一仅考虑S C R提效,由于入口浓度明显低于原设计值,导致还原剂消耗量较设计值有所降低,因此还原剂制备区可不做改造。但经核算,仅增加备用层催化剂因高度受限,无法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因此需要在加装备用层催化剂的基础上再更换一层旧催化剂,在加装备用层催化剂的同时须同步加装配套吹灰器,并对反应器内流场构件进行局部改造或调整。

方案二采用S N C R+S C R联合脱硝,S C R部分还原剂制备区可不做改造,经核算加装备用层催化剂能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同步加装配套吹灰器,并对反应器内流场构件进行局部改造或调整;S N C R部分由于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需新建还原剂制备系统,新增炉区混合、计量、分配模块及喷枪等。

1.2.4 体外透皮试验。党参总皂苷用蒸馏水配成质量浓度44.70 mg/mL党参总皂苷水溶液。在透皮扩散仪接收池中加入生理盐水接收液,将鼠皮固定在扩散仪上,移取1 mL待测液加到供给池中,开启扩散仪(温度设定为37 ℃,转速300 r/min),定时取样,取样后补加等体积接收液,分光光度计测定接受液中药物含量,计算药物累积渗透量Qn[12]。

两个方案主要新增工艺设备见表2。

表2 主要新增工艺设备

2 方案比较与讨论

2.1 工期与施工方案

某2×600MW机组“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无特大设备,基本通过小型汽车式起重机和锅炉自身吊装系统即可满足吊装需求。S N C R还原剂区建设可在机组运行期间进行,S N C R反应区喷枪布置以及S C R部分加装催化剂等工作须在停炉期间完成,具体工期安排可根据机组检修时间,按照表3所列时间倒排工程进度。由于方案一S C R提效仅需增加/更换催化剂以及进行配套的吹灰器安装、流场局部调整等工作,而方案二在此基础上,S N C R部分还涉及新建还原剂制备区、锅炉开孔布置喷枪等工作,因此方案二工程量明显大于方案一。

表3 改造工程实施过程及周期

2.2 改造投资

针对方案一,工程静态投资为3450万元,单位投资28.02元/k W。其中S C R脱硝装置系统投资2720万元:工艺系统投资2539万元、电气系统投资27万元和热控系统投154万元。此外还包括其他费用482万元,基本预备费160万元。见表4。

针对方案二,工程静态投资为5135万元,单位投资42.79元/k W。其中S N C R脱硝装置系统投资2376万元:工艺系统投资1991万元、电气系统投139万元、热控系统投资137万元和调试工程投资109万元;S C R脱硝装置系统投资1851万元:工艺系统投资1670万元、电气系统投资27万元和热控系统投154万元。此外还包括其他费用660万元,基本预备费245万元。

表4 改造投资估算

根据上述改造方案测算的改造前后所增加能耗物耗见表5,其中尿素耗量是按照实际运行S N C R氨氮摩尔比为1.4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按液氨单价3000元/t、尿素单价2500元/t、催化剂单价12000元/m3、低压蒸汽单价135元/t、除盐水单价27元/t、厂用电价0.3363元/k Wh进行测算,两种改造方案的运行成本分别见表6。可以看出方案一年运行成本远低于方案二,具体差异主要在于S N C R所需还原剂耗量巨大,直接造成年约5000万元的材料费成本,S N C R还原剂成本占到总运行成本约75%,所增加的上网电费达到15.33元/MWh,甚至超出10元/MWh的超低排放电价补贴。

表5 消耗品用量

表6 改造后总成本分析

2.4 运行可靠性及注意事项

虽然上述两种改造方案在技术上均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运行中,S C R脱硝要长期稳定达到90%以上的脱硝效率,且将NH3逃逸控制在性能保证范围内,不对下游设备造成不利影响,运行难度相当大,因此在实际运行中仍应尽可能优化燃烧系统运行方式,条件允许时可配合使用配煤掺烧的方式,尽可能降低S C R脱硝入口N O x浓度,同时高度关注下游设备运行状态,对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将S C R脱硝装置维持在健康高效状态。相较而言,S N C R+S C R提效方案,由于前置S N C R能够脱除一部分N O x,因此S C R部分脱硝压力明显降低,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应注意低氮燃烧、S N C R、S C R之间的协调配合,尽量使三者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维持在较为经济高效的水平。

3 结语

“W”火焰锅炉超低排放的主要难点在于氮氧化物,当前技术通过低氮燃烧深度控制氮氧化物生成后,通过S C R提效或S N C R+S C R改造实现超低排放是可行的。针对某2×600MW机组“W”火焰锅炉进行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方案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由于增设S N C R涉及大量新增设备与配套改造,因此S N C R+S C R改造方案工程量及投资明显高于直接S C R提效方案。

(2)由于“W”火焰锅炉初始N O x生成浓度极高且高效率所需氨氮摩尔比较高,采用S N C R技术导致的脱硝能耗物耗及年运行成本显著增加,明显高于直接S C R提效方案。

(3)相对而言,前部增设S N C R将大大降低后部S C R运行难度与风险,因此S N C R+S C R方案运行可靠性优于直接S C R提效方案。

(4)在锅炉初始N O x浓度可控、运维水平较高的条件下,从经济性角度出发,推荐采用直接S C R提效方案,否则建议采用S N C R+S C R提效方案。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案,在实际运行中均应进行精细化运维控制,以确保脱硝系统维持在稳定、高效、经济状态。

[1]杨立强,张杨,何胜,等.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及应用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6,37(3):10-17.

[2]朱法华,许月阳,王圣.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重大进展回顾及应用效果分析[J].环境保护,2016,44(6):59-63.

[3]潘栋,王春昌,丹汇杰,等.“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策略分析[J].热力发电,2013,42(12):137-140.

[4]胡永锋.燃煤电厂烟气N O x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对比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5,5(6):32-37.

Model Analysis on NOx Ultra Low Emission Retrofit in 2×600MW“W”Type Flame Boiler

SHI Guang1,ZHANG Yang2,PEI Yu-kun2,FENG Qian-wei2,YANG Yong-long2,ZHU Yue2
(1.Huadian Inner Mongolia Energy Incorporated Company,Huhhot 010020,China;2.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30,China)

N O x control i s t h e d i ff iculty o f t h e ultra lo w emi ss ion retro f it in“W”T y p e f lame b oiler.O n t h e b a s i s o f mo d el analy s i s on 2×600MW“W”ty p e f lame b oiler,t h e p ro j ect time-limit,con s truction s c h eme, in v e s tment,ener g y an d material con s um p tion,runnin g co s t an d o p erational relia b ility h a v e b een d ee p ly calculate d an d d i s cu ss e d,an d t h e re s ult s can b e u s e d f or f urt h er re f erence.

“W”ty p e f lame b oiler;ultra lo w emi ss ion;D e-N O x;tec h no-economic com p ari s on

10.3969/J.ISSN.2095-3429.2017.03.002

T K299.6,X773

B

2095-3429(2017)03-0006-04

2017-05-08

修回日期:2017-05-31

时光(1975-),男,山东邹城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企业科技、环保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还原剂氮氧化物火焰
最亮的火焰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缤纷的火焰
“氧化剂与还原剂”知识解读
熟悉优先原理 迅速准确解题
漂在水上的火焰
吹不灭的火焰
基于电加热催化的柴油机起动后处理优化试验
通过高压直接喷射实现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氢燃烧方式
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合排放控制系统用的先进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