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2017-07-26 01:28何碰成王斌楠宫世雯陈建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绿色

何碰成, 王斌楠, 宫世雯, 陈建新

(华侨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福建 厦门 361021)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何碰成, 王斌楠, 宫世雯, 陈建新

(华侨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福建 厦门 361021)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推进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根本指针。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应深入挖掘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为策略、路径和方式,实现高校实验室的共享发展,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高校实验室; 建设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实验室是高校发挥其功能的重要资源、载体和保障,必须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质,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找准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推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跃上新台阶,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 坚持创新发展,打造实验教学科研新体系

创新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应鼓励教师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鼓励师生创新科研体系,产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鼓励师生改革管理手段,提升高校实验室的创新绩效。

(1) 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实验教学体系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2]。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协作精神、多元文化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新模式。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及其培养目标,分层次精选实验项目和优化实验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比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创新实验室科研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高校不仅仅是高素质人才培养、聚集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更是一流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3]。高校应鼓励师生创新科研体系,重视跨学科交叉融合,以对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手段,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打造创新型科技成果,与社会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合作[4],不断增强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 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高校应以实验室创新管理为抓手,打造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和仪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依托“互联网+综合管理系统”“互联网+贵仪共享平台”和“互联网+分析测试平台”模式,充分整合实验空间、设备、经费和实验队伍,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实验室服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华侨大学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倡导将教师科研项目融入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充分挖掘潜能,培养其独立完成综合项目的能力。近5年来,全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专业奖项554项,其中,一等奖132项,二等奖223项,三等奖199项,文科275项,理工科279项;省部级704项,其中,一等奖170项,二等奖243项,三等奖291项,文科340项,理工科364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参赛过程中得到大幅提升,“双创”教育初见成效。

2 坚持协调发展,力求文理科实验室齐头并进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实验室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校要注重: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均衡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均衡发展;教学、科研、管理均衡发展。

(1) 解决文理科实验室建设不均衡问题。长期以来实验室被默认为理工类学科的“专属”,而文科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往往被轻视,因此文史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处于薄弱环节[5]。如何做到均衡,文科方面,学院要重视实验室建设,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建立共享型文科实验中心;理工方面,继续追求卓越,大力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促进各学科实验室齐头并进,实现文理科实验室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2) 解决教学科研实验室不均衡问题。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滞后,但科研成果认可度高,因此重科研轻教学、科研实验室挤压教学实验室空间等现象严重。基于此,高校实验室建设应统筹教学科研,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完善教学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将教学成果与课题、论文同等对待,引导教师变片面追求科研成果为教学科研并重;创新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专业教师投身实验教学,实现教学科研的有机平衡。

(3) 解决实验室人财物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大学的层级制管理决定了行政权力往往在实验资源的分配问题上占据支配地位,弱化了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致使实验资源配置不均衡。为解决这一问题,职能部门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指导,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妥善分配实验资源;同时提升学术委员会话语权,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提倡开放共享,各实验室间加强合作,以先进引领后进,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华侨大学注重发挥优势,文理兼顾,充分重视文科实验室建设。例如,旅游学院基于扎实的历史积淀,近年来受益于学校政策、资金和空间的大力支持,加之学院自身不断努力与发展,率先取得突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示范作用显著。

3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实验室文化和导向机制

绿色是永恒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6]。 高校实验室应强调绿色文化建设,构建绿色实验室评价体系,同时,利用先进科技实现“绿色实验”,向社会输出促进绿色发展的科研成果。

(1) 营造绿色实验室文化。“绿色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实验室作为“绿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着重考虑绿色发展,为传播“绿色文化”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倡导“绿色文化”,最大限度地珍惜实验室资源,循环利用;在废弃物处置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规定,妥当处理实验室废物,用“绿色文化”引领高校实验室的绿色建设与管理全过程。

(2) 构建绿色实验室评价体系。绿色实验室评价体系可用于检验高校实验室绿色环境建设的可行性,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高校创建的绿色实验室评价体系应涵盖实验室空间、实验内容、设备仪器、安全管理、应急处置、产出绩效以及实验室的水、空气、危害级别等[7],鼓励实验室发挥自我特色创新环境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打造绿色实验室新生态。

(3) 推广绿色实验室前沿模式。“绿色实验”是以保护环境为共识,在有效控制实验造成的危害与污染的基础上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新理念,目标是充分开发利用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各环节都实现绿色管理的实验[8]。随着科技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应运而生,它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可在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技术手段。这为某些特殊实验过程(如火灾等)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在减少有毒气体排放、改善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等方面起到显著作用,真正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绿色实验”。

近年来,华侨大学相当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例如,旅游学院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创业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的投入使用,为学校利用新型科技手段克服实际困难提供新途径。此外,学校还积极响应国家针对实验室废弃物收集、存放和处置的环保新要求,克服建设经费紧张的困难,斥资150万元,在两校区均部署大型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用于有毒有害废弃物的集中贮存和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废弃物绿色安全处理。

4 坚持开放发展,持续提高实验室对外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未来实现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9]。高校实验室应持续提升对外开放程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挖掘对外交流深度,在以下3个方面实现突破:

(1) 提升实验室国际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高校应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议,利用课题联合攻关开展国际化科学研究;利用学生联合培养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深化机制改革,探索国际化管理和运行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此外,通过聘请名校师资、营造优良的学术环境和提高待遇,使实验队伍保持结构和数量的动态稳定,助力实验室层次水平的提升。

(2) 加大实验室社会开放合作的强度与力度。开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实验室除定期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教育、宣传科学思想活动外,还应着力提高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实验室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定期选派实验教师,特别是优秀青年实验教师、骨干成员等赴国内外高水平实验机构访学交流,提升教师水平,扩大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形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良好学术环境。

(3) 扩展实验室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实验室应主动契合“双创”教育的需求,以“双创”实验室建设为抓手,提高自身水平,为“双创”教育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实验室应打造完善的开放体系,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服务校内外师生和社会公众;积极寻求与其他高校、社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建服务平台,推动实验室与社会双向互通,提升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度。

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推动实施“双一流”建设和“双创”教育发展,“华侨大学实验室建设提升计划”和“华侨大学实验室‘十三五’专项规划”应运而生。学校立足于体制机制创新,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协调实验室建设的人力、设备和空间等要素的投入,以特色创优势,丰富实验室开放模式,切实提高开放程度和质量,提高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双创”教育的保障能力。

5 坚持共享发展,便利全社会共享实验室建设成果

共享发展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最终归宿。高校应以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抓手,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实验室使用补偿机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给予师生和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实验室资源和成果的机会,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1) 打造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推进优质实验资源向社会开放。长期以来,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设备重复建设和购置,存在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的倾向[10]。为加快实验室建设发展,推进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搭建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为行之有效的途径[11-12]。贵重仪器共享平台的投入使用有利于师生和社会公众充分享受优质实验资源;有利于降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成本;有利于“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利用信息化共享实验室资源,避免“信息孤岛”现象。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为职能部门决策、改进管理手段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持,同时给用户提供透明的信息资源和使用便利。以设备管理为例,管理者首先将设备按固定资产分类号进行分类编号,结合校内资产识别顺序号,将各种技术参数输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用户即可通过网上查询设备、申请使用,为实验室共享提供便捷手段,有效解决实验室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3) 建立实验室使用补偿机制,发挥“自我造血”功能。构建实验室使用补偿机制既可实现对设备维修经费的补充,也是实验室可持续使用的保障。首先,实验室的使用必然带来仪器设备损耗和实验材料消耗;其次,实验室的共享使用给管理人员带来额外工作量;再者,在实验室的使用中,校内外各类用户时间占用不均,若无有偿使用机制,必然引起矛盾。因此,通过建立实验室使用补偿机制,可让实验室的资源损耗通过自身创造的效益得到补偿,实现有机循环,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可持续共享发展。

华侨大学通过校级统筹,各单位协同合作,强化整合实验室资源,依托信息化建设,创新开放共享制度,建成了福建省首个校级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完成全校649台贵重仪器设备向全社会开放共享,设备使用效益大幅提升,充分释放服务潜能。同时,实验室共享也为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途径,为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6 结语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内涵深刻、体系严密和交融贯通的共同体,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实验室建设发展,高校要统筹全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着重解决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动力、均衡、方向、公开和公平正义等问题,培养国家亟需的创新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双创”教育夯实基础。

References)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01).

[2] 戴克林.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 32-35.

[3] 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5): 24-27.

[4] 谢辉.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J]. 北京教育(高教),2016(6): 19-21.

[5] 陈玉涛.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对策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4): 20-22.

[6] 习近平.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EB/OL].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03/7604017.shtml.

[7] 郭保生,袁富贵,丁斌. 高校实验室绿色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J]. 建筑节能,2015(7): 98-99.

[8] 聂国权,王救文,杜明辉,等.理工科高校“绿色实验教学体系”的理念与建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 128-130.

[9] 薛卫洋.质量建设进程中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12-19.

[10]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1/26/content_9431.htm.

[11] 殷凯,彭恬.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 271-274,278.

[12] 冯建跃.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 133-136.

Lead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by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He Pengcheng,Wang Binnan,Gong Shiwen,Chen Jianxin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Concept is the precursor of action. The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Coordination,Green Development,Opening and Sharing,” which were proposed a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re a fundamental guidelin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ove forward with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by adhering to the innovation as a drive for development,and tak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e green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 development as the strategy,path and way so as to realize the share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providing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laboratory;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

10.16791/j.cnki.sjg.2017.07.001

2017-05-09

华侨大学2016年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实验室管理协同机制研究”(66661622)

何碰成(1965—),男,福建泉州,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职博士生,华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E-mail:pche@hqu.edu.cn

G482;G647

A

1002-4956(2017)07-0001-03

特约专栏——新形势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Ⅱ)

编者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推动着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在新形势下,实验室如何进行建设和管理,以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广大实验室工作者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期《特约专栏》刊登华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何碰成、浙江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俞欢军、北京交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赵艳娥等的文章,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教学绿色
绿色低碳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