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实践

2017-07-26 01:28亮,凌,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企实验室学校

郑 亮, 费 凌, 杨 刚

(1. 西华大学 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四川 成都 610039;2. 成都金大力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 彭州 611930)

校企联合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实践

郑 亮1, 费 凌1, 杨 刚2

(1. 西华大学 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四川 成都 610039;2. 成都金大力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 彭州 611930)

在西华大学与金大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放创新实验室——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实验室运行4年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联合实验室运行、管理经验,提出了下一步发展规划,以期联合开放创新实验室发挥更大作用。

联合实验室; 开放创新; 智能装备

西华大学是西部地区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将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增加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高等教育处于关键的转型和发展时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行业特色高等学校、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等新举措,强调培养造就创新科技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战略,建设天府新区。这些战略调整和部署,为西部地方院校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争取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 建设联合实验室的背景

在日益强调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国策的机遇下,西部地区的地方院校由于自身资源不足,相比重点大学而言又很难获得大型知名企业的共建实验室支持,要想很好地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地方院校必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地方企业技术特点,努力实现体制机制、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三大突破。在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争取地方企业支持,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将是补齐学校经费短板、加强实验室资源建设、有效推进“产学研用”的一个主要途径。

通过校方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企业对校方进行技术、资金支持,将专业知识在实际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及时传递给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充分融合高校实验室资源、人才资源、企业高新技术资源、行业管理技术、行业最新技术等多种优势资源,实现优秀人才培养效益提升和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突破的双赢模式[1-5]。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不仅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同时也加强了企业的研发实力,促进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6-7]。

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

在以上背景下,西华大学与成都金大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开放创新实验室:智能装备技术研发实验室(下简称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已有效运行4年,在制度建设、组织管理、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 联合实验室合作优势

2.1 企业优势

成都金大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印制板加工生产线中相关自动化设备的企业,主要产品有PCB数控铣床、PCB数控钻床、PCB自动曝光机,在印制板加工行业有较高知名度。随着自动化设备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企业自身实力的日益壮大,公司已把产品研发扩大到了机器人、AGV小车等领域。公司产品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公司产品结构框图

公司由于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对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测控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专业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掌握了大量实时的专业技术市场动态信息,这些专业经验及实时动态信息对学校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

2.2 学校优势

西华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地方高校,其机械工程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是传统的优势学科,有优秀的师资团队,拥有六轴数控加工中心及三坐标测量仪、高精度3D打印机、可编程交直流电源、四通道高性能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精密仪器。

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实验设备与金大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研发、测试需求设备结合紧密,同时学校和企业地理位置临近,方便双方人员的交流,满足研究者提出的“选择最佳的合作对象和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机制、建立必要的协调机构、互通信息、互惠互利”原则[9]。

3 联合实验室建设实践

3.1 联合实验室平台建设

按照校企双方初期合作的定位,学校提供实验室场所200 m2,企业初期投入40万元购买实验室办公设备及基本研发设备。在设备配置方面,除了满足基本的实验项目实施基本要求外,也综合考虑了学校其他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注重设备的小型化、系统化,有一定数量的台套,保证在全校资源开放共享的基础上低、中、高端设备齐全[10]。

在初期运行2年内,联合实验室可以免费使用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从事公司产品的研发测试工作,涉及耗材费用的由企业自行负责,2年后公司需按照学校开放共享实验设备管理办法有偿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这既保证了双方的资源互通、共享互惠,也提高了学校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3.2 联合实验室定位

联合实验室作为双方共同成果互享互惠平台,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联合开展开放创新实验项目。学校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企业产品研发生产中专业技术应用相结合,双方共同制定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的专业实践培养计划,将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专业知识的直观认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一举措,也顺应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的要求:普通本科学校要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应用性、实践性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要求地方高校不要盲目贪大求全,而是要小而精,走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11]。

(2) 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公司拥有10多年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作、销售经验,同时在自动化设备领域也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敏锐的市场嗅觉。西华大学有50余年的建校历史,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电气与电子信息领域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双方通过联合实验室这一共享平台,实现了学校与地方企业更深入、 更恰当的合作,使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加快速、有效、直接地融入市场和生产实践。

(3) 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是人才需求的主体,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平台,学校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长期深入地调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就业结构,从而预测企业人才需求的基本趋势[11]。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学校师资队伍调整知识结构,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实用性。学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联合实验室平台,企业技术人员也可到学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

(4) 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作为联合实验室合作的延伸,公司的设备生产车间作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以及本科生毕业设计派出定点单位。

3.3 联合实验室运行机制

联合实验室由一专职实验教师负责实验室发展规划、校企联合项目组织开展、学生实验项目规划立项、学生团队招聘培训工作,企业派出指定技术人员协助其工作开展。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由学生团队自行管理。实验室在时间及空间上实现了完全开放。

(1) 项目运行机制。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研发情况及市场需求信息,拟定科研项目合作需求,以联合实验室为载体向学校相关专业教师或团队洽谈合作意向,项目洽谈成功后学校按照横向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学校鼓励联合实验室引入横向科研项目并支持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研发,每年根据联合实验室横向项目开展情况及学生参与人数给予联合实验室优惠使用学校开放共享设备,已制定了相关政策。

(2) 开放创新实验项目运行机制。联合实验室根据企业应用技术研发进度及学校专业配置情况,每学年初编写实验项目题目及任务书,由教务处审核认定创新学分后上网供学生自主选择。联合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考核筛选,确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并以项目为团队入住联合实验室开展实验项目。通过对入住实验室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考核,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筛选出符合自身或是合作单位录用要求的学生,并引导学生参与和自身产品研发关联性较强的项目,实行订单式培养,以市场为向导,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3)日常运行管理机制。联合实验室成立初期主要由专职实验教师负责日常运行管理,稳定一年后,日常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现已基本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稳定模式。这与《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指示的“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的精神是契合的。

3.4 联合实验室运行成效

联合实验室运行4年来,累计培养本科生150余人次,研究生20名,企业录用联合实验室学生8名,引荐到合作企业工作学生20余名。现联合实验室每年学生人数基本稳定在40人左右。联合实验室每月举行交流讲座3~5次,由企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或是企业创始人对学生讲解专业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行业发展动态及分享创新创业经验,既让学生对专业技术的应用有了直观、深刻认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兴趣,同时也搭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灌输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环境中综合发展[12]。

通过联合实验室平台,双方在产学研推广上取得了实际成效,其中联合研制的“PCB六轴直线电机高速数控钻床研制与应用”通过了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并获得了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100万元经费支持。“印制板全自动孔位、孔径光学检测系统”获得了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经费支持。通过联合实验室,学校教师团队与企业签订了横向科研项目5项,既帮助企业提升了产品研发实力、加快了产品研发进度,也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专业知识实践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4 结语

联合实验室成立4年来,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了理想的开放创新平台,取得了预期效果。下一步校企双方将在此实验室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入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继续深化开放创新实验项目内涵建设,通过开放创新实验项目、前沿科研市场应用,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给学生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将一些创新项目进行市场化孵化。引导更多的学生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色来学习专业知识应用,来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实践。

References)

[1] 易洪雷,薛元,张彩云,等.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4):139-142.

[2] 刘振河.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施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205-208.

[3] 白洁.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81-183.

[4] 刘和东.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7):37-39.

[5] 汪雪琴,何苏勤,张贝克,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202-204.

[6] 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7] 李德海.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29-30.

[8]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02-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9] 吴宾. “校企合作”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2009(9):139-141.

[10] 魏晓锐.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231-234.

[11] 李云吉. 实施校企合作战略.创建名牌高职院校[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1):29-31.

[12] 刘栩静.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学理论,2016(5):207-208.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open innovation laboratory

Zheng Liang1, Fei Ling1, Yang Gang3

(1. Office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2. Chengdu Jind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Pengzhou 611930,China)

Based on the four years’ operation of the open innovation laborator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 for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sponsored jointly by Xihua University and Jind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the experience of the laborator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s summed up,and the next development plan is put forwar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joint open innovation laboratory will play a greater role.

joint laboratory; open innova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10.16791/j.cnki.sjg.2017.07.009

2017-01-04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5GZ0048);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ZA0109)

郑亮(1980—),男,四川安岳,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机电控制.

E-mail:20094501@qq.com

G482

A

1002-4956(2017)07-0028-03

猜你喜欢
校企实验室学校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校推介
校企合作五反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