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质量影响路径探讨

2017-07-28 19:23杜逸冬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4期

杜逸冬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质量影响的具体路径,剖析我国消费性服务业的现存问题,进而基于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质量的作用原理,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消费性服务业 消费主体质量 消费客体质量 消费环境质量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居民消费主体质量的影响路径

消费性服务业对居民消费主体质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消费能力以及知识文化的提高上,具体的影响路径见图1。

(一)通过扩大就业提高消费主体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消费性服务业自身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快速发展将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改善居民的消费质量。消费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中,既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存在知识密集型企业,就住宿餐饮以及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它们对企业員工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因而可以吸纳和转移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大量劳动人群;而文娱教育业、医疗保健业、房地产业等知识密集型行业可以吸收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此外,当人口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同服务业领域之间还可以相互创造需求,进而互相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消费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带动居民就业、提高就业率,从而增加居民的工资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又是实现居民消费需要的前提和提高居民消费质量的必要条件。

程永宏(2005)研究表明,从典型的发达经济体经验来看,它们的就业总量在增加的同时,农业和工业部门就业数量凸现减少现象,而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数量却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趋势,即全国总就业增加数量中的较大部分来自第三产业。魏杰(2008)、刘江(201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就业水平的提高能刺激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就我国的就业情况而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自1991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就业量占总就业量的比重持续上升,近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量在全国的就业增长量中占比出现负值,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量在全国的就业增长量中占比远超过第二产业,这也表明,我国总的就业增加量中有较大部分是来自第三产业的增量。而消费性服务业能够广泛地吸纳就业,所以该行业的就业规模越大,居民的消费能力越强,也越能够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

(二)通过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提升消费主体质量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不言而喻,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即是收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等西方经济理论中都明确地指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即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从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来看,其对居民收入分配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不仅通过扩大就业来增加居民收入,调节居民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当中的占比,还能够吸纳农村余留劳动力,调节城乡间收入差距,进而提升我国居民的支出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甚至会影响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最终影响居民的消费数量和家庭支出结构。

消费性服务业通过增加就业机会,调节居民工资分配,提升劳动所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进而刺激消费。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占比太低会导致居民消费力不足,若劳动所得占比得以提高,将会大大提升居民消费规模,改进居民的消费质量。罗长远、张军(2009)研究表明,我国工业化进程顺利结束之后,便逐渐开始迈向现代化阶段,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提高经济增速的新动力,而这又表明劳动所得占比历经下行趋势后便会逐步呈上行趋势。因此,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可以通过扩大就业,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主体质量。

(三)通过产业创新提升消费主体质量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经济领域制度化改革的渐进,加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运用的日益深化,消费性服务业通过加快技术创新,逐步提高信息化和现代化服务水平,与新兴产业进行产业融合,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增进居民消费满意度,引导其消费方式逐步转变。Hausman(2007)认为市场的竞争机制会促使流通商不断在服务与品牌上进行产品创新,这无形中会产生削减消费者支出的作用。此外,消费性服务业对居民主体质量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对人知识文化素质的提升力度上。教育业、文娱体育、居民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还能够从根本上培育和引导人的素质,刺激和引导市场需求,逐步提升居民高层次消费需求。陈忞(2011)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引导劳动力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向文化产业转移,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增加服务业就业比重。包括家庭养老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卫生、医疗保健行业等在内的现代消费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日益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质,无形中塑造并提升人们的消费理念,增加了居民高层次的消费意愿。因此,从产业层面来看,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化新型消费性服务业态,进行产业创新,来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和改善消费主体质量。

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客体质量的影响路径

笔者认为消费性服务业对居民消费客体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居民消费数量的提升和支出结构的改善两个方面。具体的影响路径见图2。

(一)通过扩大产品供给提升消费客体质量

根据马克思的相关经济学理论可知,生产决定消费,前者提供了后者的物质基础,而后者的实现建立在生产者产品及服务供给之上。因此,产品供给的多少决定着居民消费的实现程度。消费性服务业作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制造者与提供者,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其生产、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因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该产业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居民提供物质文化产品及服务等消费,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近年来,消费性服务领域加速成长,生产规模、产品数量以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这既体现在消费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日益上升,也表现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对居住、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非物质消费支出的大幅上升。因此,消费性服务业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通过优化内部行业结构提高消费客体质量

从产品供给角度来看,一个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居民家庭支出结构的变化。消费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细分行业的生产结构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居民的消费结构。在消费性服务业的众多子行业中,文教娱乐、社会保障、卫生体育等行业的发展水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结构,会影响居民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享受型发展资料支出的比重,而精神文化消费等又代表着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因此,这些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会带动居民消费向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逐步转化,推进消费支出结构的优化,而且符合各部门内部结构优化的方向。综上,消费性服务业可以通过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产品结构的调整来影响居民的消费结构,最终影响居民的消费质量。

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环境质量的影响路径

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环境、技术革新的变化,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居民的消费环境。本文认为消费性服务业主要从内部消费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两方面来影响居民的消费环境质量。具体的影响路径见图3。

(一)通过优化产业环境改变内部消费环境

一般来说,随着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行业内部消费环境也会得到优化,势必会影响居民的内部消费环境。因此,随着消费性服务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的日益增加,加之政府对文化、教育、居民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产业的政策扶持,将会大大增加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同时改善文娱教育机构、文化娱乐设施、社会保障制度等的发展情况,继而影响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消费环境,并促进享受型发展资料支出的增长,以提升居民消费质量。

(二)通过技术革新优化外部市场环境

消费性服务业的不断革新,既可以节约资源,引导新型消费观的建立,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加快消费性服务业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实现“互联网+消费性服务业”的新融合,以促进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方式的转变,优化外部市场环境,降低购买成本,提升消费质量。Theodoridis(2009)、Masta(2011)认为商业组织的集聚创新能够形成辐射能力较强的商业街和都市商圈,并促使产品与消费集中到城市交通便利的区域。大数据应运而生并逐渐被运用到众多行业中,零售、房地产、文化、教育产业以及居民服务等相关行业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增强企业的服务化和信息化程度,改善外部市场环境。冯芷艳,郭迅华等(2013)认为大数据为新型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带来深刻变革,使得企业可以整并系统资源要素,实现协同创新,提供创新性产品及服务。

政策建议

政策上给予消费性服务业更加明确的功能定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日益加快以及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加强,消费性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其作为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行业,是居民日常所需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负责生产和提供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为居民提供各种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对经济、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从政策上赋予其合理的功能与产业定位,逐渐提升对其重视度,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理论上加强相关研究,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促进消费质量日益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的本质属性决定它应与居民消费质量的变动趋势相适应,学术界应该加强服务业中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入研究消费性服务业的动态演进趋势,并结合居民消费质量展开细化研究,借以引导消费性服务业健康发展,并促使消费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产值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等趋向合理,通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促进居民消费质量的日益提升。

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建設新兴消费性服务业。第一,加大消费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特别是要逐步完善西北部偏远区域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消费性服务业相关配套设施等相对滞后,致使传统消费性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迟缓,且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从而影响了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第二,开发新型业态,创新经营方式,优化消费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我国要全面创新和改进批零行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居民个人服务、教育业、文体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当代生活性服务业,结合国情及国外经验,发展与我国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新型业态,创新经营方式,更多地刺激年轻一代消费者群体的购买欲望,拉动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居民消费客体质量的提升作用,提高和改善居民消费质量。第三,提高消费性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化新兴服务业。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深化,服务领域中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得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运作效率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我国可以借鉴海外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快信息化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进一步提升服务业产业创新以及新型化程度,促进居民消费质量提升。

实现我国各区域消费性服务业的同步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存在的地域经济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决定和导致了服务业难以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城市服务业发展快于农村、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快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局面,造成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的消费断层。因此,应当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把握,促使各区域产业同步协调发展,使其更加适应和满足当地居民消费质量提升需求,进而缩小区域间的消费差距。

引导内部行业结构升级改善,加速发展现代化新型消费性服务业态。由于满足居民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于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作用大于满足居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性服务业,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以教育、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社保福利等为主的现代消费性服务业,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快其发展,促使消费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趋于合理,从而满足居民发展型、享乐型消费需求,引导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质量。

加大服务业监管力度,改善居民消费内外部环境。从上述研究结论可知,消费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环境质量的带动作用较大,故应该重视消费环境的优化,大力发展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加强技术革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的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我国目前仍存在居民消费环境较差、企业诚信体系缺失等消费弊端,政府应当加以重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和效度,逐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的内外部环境,从法律上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增加居民消费的预期,继而增强居民消费的意愿与信心,提升居民消费满意度与期望值,以增进居民消费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国建.零售业回归商业本质的各方观点综述及其启示[J]. 商业经济研究,2015(2)

2.周为杰,戴腾辉.我国消费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区域性差异研究[J].中国物价,2016(9)

3.梁华峰.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

4.邹国强.流通业、经济增长抑制与居民消费——基于消费性服务业的研究视角[J].商业时代,2013(31)

5.徐超静,孙冰. 三亚市消费性服务业的变动趋势与政策选择[J].现代商业,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