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情学生”动态分类分级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2017-07-31 20:53王永辉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河北石家庄05004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处河北石家庄05004
关键词:特情负性教育

王 平, 王永辉 (.河北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河北 石家庄 05004;.河北师范大学 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

高校“特情学生”动态分类分级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王 平1, 王永辉2
(1.河北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师范大学 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特情学生较之特殊学生和危机学生,情境性和动态性特征凸显,关爱意蕴和研究思维突出,应用于高校学生工作领域更为适切。因应高校特情学生预测难、认定难、转化难的教育管理困境,在洞悉特情学生概貌基础上提出六类三级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并对某高校大三年级53名特情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教育管理实验,据此构建高校特情学生动态分类分级教育管理机制。

特情学生;分类分级;动态;教育管理机制

特情学生从发现到定性,从教育管理发力到特殊情境转化,应当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参照。聚焦特殊学生群体的情势变化特征,研究、总结特情学生转化规律,从而探索特情学生教育管理的一般性规律,构建特情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有效做好特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特情学生”内涵认知、管理困境及情势解析

(一)高校“特情学生”内涵的适切性

在学术文献中,鲜见特情学生表述,“特情学生”尚未成为专业学术术语。与特情学生相近的词汇主要是“特殊学生”和“危机学生”,二者应用较为普遍。

事实上,“特殊学生”与“特情学生”不可划等号。虽然特情学生一定属于特殊学生,但特殊学生不一定属于特情学生范畴。特情除强调特殊之外,更强调情境性。以往,特情一词多用于刑侦案件、飞行紧急状态等,具有危险性、紧迫性等情境性特征。就高校而言,存在家庭经济困难或父母离异等情况的,都可称为特殊学生。但只有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交往时才转化为特情学生。特殊学生不一定需要给予特殊关注,而特情学生则应引起重视、警惕和采取相应措施。

“危机学生”也不能和“特情学生”划等号。危机学生应包含在特情学生之内,是特情的一种极端情况。特情学生需要关注,但关注程度却因特殊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危机学生应是特情学生中急需关注的一类。

特情学生不妨描述为具有特殊情势的学生,它有两个显著特征,即情境性和动态性。与特殊学生和危机学生相比,特情学生的表述更准确,更科学,更具有关心关爱学生的意蕴[1],也更能体现追踪学生情状和发展变化态势的研究思维。因此,更适合应用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科研和实践领域。

(二)高校特情学生的教育管理困境

特情学生呈现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其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常由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生个人适应力等因素综合而来。当前,特情学生不仅数量多,而且教育、引导、转化的难度大,所引发的事件事关学生个人安危、正常教学工作和学校社会声誉。因此,作为安全稳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情学生有关工作受到较高程度的重视,常被定位于高校的基础性工作和常规性工作。

然而,也正是因为基础性和常规性,在特殊情境没有发生时,往往容易导致在日常工作中被忽视。工作中重形式、走过场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事故、案件频有发生,而后苦于应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具体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预测难。即学生工作繁杂,信息不畅通、不准确、不及时等因素导致特殊情境的发生难以预测。二是认定难。确定特情学生是一项慎重细致的工作。如何认定,尚无明确标准,界线不清,容易造成错定,人为制造特情学生。同时,在众多同学中认定也是一项费时费心费力的系统工程。三是转化难。特情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带有一定的顽固性,教育转化往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反复性、长期性、艰巨性是特情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的显著特征。

(三)高校特情学生分类分级办法

特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因现实困难导致的“先发生后应对”的特征,说明此项工作尚不成熟,尚无高效有序的章法可以依循。[2]为了全面准确把握特情学生状况,洞透特情学生风貌,对特情学生进行分类分级是必要的,这将有助于理清特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路,奠定危机事件预警和响应的基础。根据本研究对特情学生内涵的理解和界定,拟对特情学生分为六类三级。

从类型上,分为学业特情、生活特情、就业特情、生理特情、思想特情(特指政治思想认识类)和心理特情(特指心理疾病类)等六类。学业特情包括具有学习态度不端、学习过程困难、学业成绩低下等需要关注的表征;生活特情包括情感、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就业特情指就业困难、就业焦虑、职业困惑等引发的特殊情况;生理特情指因身体病变等引起的特殊情况;本研究中的思想特情特指政治思想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形。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社会主义制度有不满言论的。与社会上的非法组织、非法刊物有来往,或同违法犯罪分子有联系,有违纪甚至有违法苗头的。需要指出的是,学业特情、生活特情、就业特情、生理特情和思想特情一般都会以心理不适乃至心理危机的形式呈现。[3]因此,为区别起见,本研究中的心理特情特指心理疾病引起的特殊情况。

从级别上,分为基本特情、可转化特情和高危特情等三级。其中,基本特情是指具有相应特征,呈现危机苗头;可转化特情是指特征明显,加剧时可升级为高危特情,减弱时可降级至基本特情甚至非特情;高危特情则指处于极度困难、危险或紧迫的状态,引发学业无法正常完成、身心严重受损、重大财产损失乃至危及生命安全等的重大情境。

二、高校特情学生分类分级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和原则性

特情学生分类分级办法在某高校W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实验,实验结果基本符合特情学生教育管理预期,为提出特情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提供了依据性材料。

(一)特情学生分类分级教育管理实践

2012年9月,某高校W学院2010级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在对该年级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遴选出53人归入特情学生范畴。直至2014年6月学生毕业离校,对该53名学生进行动态跟踪教育管理。选取其中8名典型学生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某高校W学院特情学生分类分级教育管理情况

案例表明,在特情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引发特情的负性事件是必须加以特别关注的。特情的发生一般都有负性事件介入,负性事件可能是突发的,也可能是早期发生而延迟产生影响的。[4]比如案例中的亲人亡故、意外伤害、学业负担、经济紧张、就业焦虑等。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境的向坏趋势都与负性事件密切相关。但负性事件的负面影响是事件本身和大学生适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诱发心理创伤的负性事件,有些学生难以自拔,因此深受其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学生则能很快从中解脱。在同样的负性事件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这牵涉到个体对负性事件创伤的适应力因素。[5]其中性别、人格、过往的创伤经历和知识能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能不能正确认知负性事件,从负性事件中获得成长的经验。

1.性别因素。性别是影响个人心理状态的基本因素,面临负性事件,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负面影响,产生强烈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感反应,进而导致难以控制的情绪爆发。被试53名学生中男生占比远低于年级整体男生占比数。男生不仅特情发生率低,教育管理效能发挥的也更为持久有力。女生甲学业成绩良好且稳定,只因读研学校选择矛盾便坐立难安,反复多次找辅导员倾诉焦虑情绪。即便专业教师、辅导员、家长和学生本人共同分析商定方案,该生仍然不能较好地平复心境。男生戊因专业学习误区产生读书无用、就业恐慌心态,一度较长时间离校出走,属于特情的高危等级。但讲清知识发挥效能的客观规律并赢得认同以后,该生便能够很好地落实学习方案,表现出沉稳的信念和力量。因此,对待特情学生始终保有敏感的性别意识,是一种科学思维的体现。

2.人格因素。心理学领域的人格主要由气质和性格构成。气质是个体与环境互动时内心活动强弱缓急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个体对待环境时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如果个体的价值体系、情绪态度、言行举止与环境不相协调,则更易受到负性事件的影响。进一步地,负性事件发生后,能否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以获得个体与环境的统协,是教育管理者和特情学生本人共同的发力点。被试W学院历来以学风正、考风严著称,以往曾有学生因考试作弊取消学位甚至开除学籍,学生乙面对失信舆论压力乃至退学风险,内心恐慌溢于言表,但情绪始终没有失控,表现出在危机面前寻求解决办法的坚定心向。该生乐观开朗、多才多艺、思维敏捷,属于典型的多血质、外倾型、理智型人格,具备不易受负性事件感染的基本特质。在讲明处分撤销政策以后便积极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己则更多的表现出抑郁质、内倾型、情绪型人格,面对即将展开的眼科手术,既恐惧疼痛,又顾虑手术成败,还担心后续学业乃至社会生活,虽属于正常心理反应,但情绪摇摆不定、变化强烈,受到负性事件感染较深,给思想工作增加了困难。

3.过往创伤经历。过往创伤经历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引发应激障碍,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研究表明,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成年后躯体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症状的检出率明显增多。很多大学生的特情问题都来源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阴影,即在负性事件发生时对过往创伤经历的再体验。学生丙自幼学习成绩良好,因高考失利没能进入顶级名校。就读W学院后,家长和学生本人长时间心态消极,在重压面前,学生一度精神恍惚而导致坠楼,所幸并无大碍。复学后,嘱家长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学业压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组织专业领域社团活动,最大限度规避敏感因素。学生辛成长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因听信风水言论,举债建房,家庭经济窘困,父母关系不和,在其幼小心灵深处造成严重损伤。进入大学诸多不适,后经医学鉴定为双相情感障碍,超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力范围。

4.知识和能力。回应负性事件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包括认识结果(知识)、理解结果(观点或观念)、感受结果(情感或需要)、可控性评价(能力)等。个体知识越多、能力越强,越能有效应对负性事件甚至避免负性事件发生。学生丁家境贫寒,缺少关爱。虽上进要强,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内心封闭,不愿与人往来。对此,除了提供经济援助外,还重点提供生涯规划帮助,使其对美好未来产生预知感,消除不合实际的过分压力,树立乐观的生活心态。

学生庚创业心切,但缺乏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被诱入传销组织后,未能第一时间识破传销骗局,经亲友、公安、学校多方努力才认清现实,回归学校生活。

此外,案例还表明,除了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只要教育管理及时得当,特情学生一般都能够转化为非特情学生,甚至成为典型的优秀学生。

(二)特情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特情学生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关乎教育引导转化效果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进行特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原则是需要牢牢把握的,否则就可能出现急于求成,违背教育规律,违背法律法规,偏离思想政治工作本意等情况,从而无法促成特情学生的转化。

1.生命第一原则。要明确树立生命是教育原点的观点,即重视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教育将无从谈起。一方面,要在特情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始终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另一方面,要帮助特情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的生命,建立起乐观的、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2.育人为本原则。不论特情学生的教育管理给学生工作凭添了多少“麻烦”,在对待特情学生时都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围绕治病救人、成就人、发展人的理念,做到特事特办,灵活应对,体现教育管理的多样性、个性化和特色化,避免简单粗暴、因循守旧。要为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着想,努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体现对学生成长规律的遵循。例如在违规违纪处分执行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特情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决策上给学生预设充分的发展空间,提供自省和改正的机会。

3.协同共育原则。针对普通大学生群体的协同育人多围绕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特情学生群体的协同育人则主要围绕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和生活帮助。除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和专业教师以外,还特别依赖于同学舍友、家庭亲属、心理咨询专家乃至医院医护等。他们的角色不同,发挥作用的时机不同,但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特情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实现通力配合。

4.依规有限原则。依规既指依照规章制度,也指依照客观规律。特情学生教育管理应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还应遵照特情学生教育转化的客观规律。学生工作不是万能的,对于超出能力范畴的特殊情况,应理性看待,科学应对。比如,对违法、患疾学生应有理性评估,适时交由相关组织和个人管理。尤其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在个人安危和正常学习生活难以保障时,不可过度依赖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而应按照明确的休学、退学机制,果断要求家庭配合,安排学生休学接受专业治疗。

三、高校特情学生动态分类分级教育管理机制的建构

高校特情学生动态分类分级教育管理机制,包括特情学生的信息收集、特情学生的分类和分级、特情学生转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转化效果的评估等五个部分。它是一个循环过程,只有当评估效果显示特情学生已转化为非特情学生时,相关特情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才算完成(如图1所示)。

图1 特情学生动态分类分级教育管理机制

(一) 特情信息收集和特情学生的分类、分级

对于特情学生,能否及时发现、准确判断、正确处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全面准确。信息的收集并没有起点,当学生进入大学直至毕业离校,每一时刻都应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便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跟进干预。

如何做到尽早尽快掌握全面信息,系统化动员各方力量是必要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是由诸多环节组成的,要想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需要学生亲友、班级同学、任课教师、学生所在团体、心理咨询老师、公寓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换言之,任何与特情学生接触的人都可能掌握着特情信息,它有时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偶然性,但却十分重要。[6]诚然,使得所有可能掌握特情信息的人都在特情发生前就介入是不可能的,但是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的特情信息员队伍是可能且必要的。这样的信息员队伍应由党员、班团干部、宿舍成员等组成,要求他们可以不间断的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及时传达。

特情具有突发性、危险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特点,实践表明,没有特情学生出现只是理想状态。为了无限趋近这一理想状态,就需要正确面对特情出现的特点,及时、准确、全面、连续、完整的捕捉特情信息。此后,对特情信息进行甄别加工,包括整理归类和分析转化。根据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按照六类三级进行认定。该环节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确定特殊情境产生的本质原因和临界点。判断特殊情境产生的本质原因及其现实表现是判定特情类型的基础。判断特殊情境的临界点是判定特情级别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建议将两可的特情等级划归到高一等级。

(二)特情学生转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特情学生分类分级办法,目的是全面准确把握特情学生状况,理清特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路,科学制定教育转化方案,加强预警和干预,最大程度上规避危机事件的发生,同时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能够做到高效响应。特情学生转化方案应包括转化目标、具体举措、参与人员、实施时间等要素。其中,制定具体举措最为关键,有了科学的举措才能根据需要安排人员分工和实施周期。

制定举措需以特情类型和级别为依据,充分考虑特情学生在思想认识、现实困境、心理束缚等方面的个人因素,同时充分考虑家庭环境、宿舍环境、班级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外围因素,做到“猛药”、“补药”、“泻药”合理处方。[7]用“猛药”,把教育转化工作与制度、纪律紧密结合,使特情学生切实感受到组织威严,甚至感受到法律法规的神圣,从而达到使其不敢“越雷池”的目的;用“补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重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充分体会到师生关爱和组织温暖,激发学习和工作的热情;用“泻药”, 疏导特情学生心郁,触及其心灵,排解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卸下思想包袱,增强其战胜心理障碍或现实困境的决心。

方案的实施重在“对症下药”。比如,针对相应类型和级别的特情学生实施的言行举止监测、朋辈关心辅导、心理健康咨询、民族宗教知识教育、贫困大学生帮扶、学困大学生扶持、安全警示教育、家长监护乃至休学求医,等等。

(三)特情学生转化效果的评估

特情学生转化为普通学生,或者高级别特情向低级别特情转化,其表现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而言,在不同的程度上,学业特情学生表现为学习价值观念趋于端正、学习习惯趋于良好、学业成绩不断提升;生活特情学生表现为情感、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趋于理性、健康;就业特情学生表现为就业焦虑症状缓解、职业困惑趋弱、就业积极性提高;生理特情学生表现为身体健康状况好转或者因疾病并发的不适应状况缓解;思想特情学生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正常化,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心理特情学生表现为心理疾病缓解直至症状消除。特别的,由于所有类型的特情学生都会以心理不适乃至心理危机的形式呈现,因此,特情学生的转化均呈现出心态上的变化。

根据上述变化,结合特情学生转化方案的目标设定,对教育转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唐 文.高校辅导员关爱特殊学生群体的要素、途径及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72.

[2]单中元,史 伟.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和行为特点研究[J].高教学刊,2016,(13):21.

[3]王锐琴,张显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援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36~37.

[4]唐平秋,周 嫱.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5,(6):43~45.

[5]张 磊.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创伤的易感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6):31~33.

[6]何 仕.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58~59.

[7]王 磊,李进付.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引发的舆情危机研判及疏导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5):110~112.

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pecial Situation Students" about Dynamic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WANG Ping1, WANG Yong-hui2

(1.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Department,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2.Student Offi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Compared to special students and crisis students,special situation students have obvious context quality and dynamic features, caring meaning and research thinking, which are more appropriately applied to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areas.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forecast speciality, to identify and to change, this research proposed six categories and three levels of management approach on the basis of insight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selected 53 Junior special situation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for a two-year follow-up management experiment, thereby, to build a dynamic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college special situation students.

special situation students;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dynamic;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2017-03-16

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S2012Q01);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S2015X03)

王 平(1982-),男,河北承德人,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永辉(1969-),男,河北新乐人,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学生管理科科级正职,主要从事学生工作研究。

1671-1653(2017)02-0107-06

G647

A DOI 10.3969/j.issn.1671-1653.2017.02.017

猜你喜欢
特情负性教育
“特情引诱”型毒品犯罪的现实困境及完善路径
国外教育奇趣
事故树分析法在复杂终端区天气特情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毒品犯罪中特情介入问题探究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取消省界站后匝道收费站特情业务处置探析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