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2017-08-02 02:13张小波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张小波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个建立在辐射状思维基础上的图解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法也层出不穷。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运用思维导图,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在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运用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1970年提出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与着重强调组织知识的概念图不同,思维导图更加注重呈现人的完整思维过程。思维导图的运用,对改善人类思维习惯、提高人类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具有明显优势。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深受广大师生热捧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够让使用者进行全脑思考,锻炼逻辑思维。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已逐渐被引进高中课堂。笔者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一节为例,谈一谈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運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首先,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然后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节的主要内容。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结合课前看的这个视频以及刚才所学的内容,我们知道植物枝条的生长和生长素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就扦插技术而言,要想让插条快速地长出根,我们应使用多少浓度的生长素才合理呢?”由于学生已经对生长素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所以他们开始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先在白纸中央写上“插条生长”,然后对其进行自由发散,写出思维过程。在思维导图构建中,学生不仅需自行展开小组合作,还要不断深入学习课本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及关键词,提炼出重点信息。在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2.运用思维导图,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师生的共同目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构建思维导图时,学生不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还要求保持思路清晰、思维顺畅,理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此外,思维导图的运用,还能让学生巩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知识体系,轻松掌握重要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在教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笔者运用了思维导图,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笔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指导他们学习课本知识;其次,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总结课本知识,并合作找出课本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讲解本小组所构建的思维导图。同时,笔者适时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运用思维导图去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知识体系。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思维导图的优势非常显著。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笔者不仅避免了单调无聊的教学设计,丰富了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多样化,还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思维导图具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它只要求学生记录关键词,所以学生可以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思考及消化吸收知识上,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工具,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顺应素质教育大潮,充分意识到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设计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