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整治要打持久战

2017-08-03 17:20南长
汽车与安全 2017年7期
关键词:斑马线机动车行人

斑马线整治要打持久战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召开全国视频会,通报各地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情况,交流整治经验做法,对深化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这意味着斑马线治理不再是个别城市的重点工作,将在更大范围有序、有力展开。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共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从统计情况看,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了全国事故的90%。今年以来,全国共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 3.4 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18% 和9.3%。由此不难看出,斑马线秩序关乎生命安全,整治行动可以有效提升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安全系数,是一项城市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安全工程、民心工程。

笔者长期关注中国汽车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何让斑马线真正变成安全的生命线,这个难题困扰国内很多城市很多年了。

记忆中,如果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算起,国内各方对斑马线安全的讨论和关注已有8年。在这期间,有些无辜的生命永远倒在斑马线上,还曾经发生过兰州古稀老人为了守护失守的斑马线,在人行横道上连砸14辆闯红灯的违法汽车的荒诞剧。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城市相继进入汽车社会以后,在人车混杂的马路上,让斑马线上的行人有安全感竟然是那么难。

剖析汽车社会斑马线失守的原因,与大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车本位”思想有很大关系。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径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但目前在很多城市,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的行为还比较普遍,在斑马线前争道抢行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驾驶员这种普遍的违法,与法不责众的心理有很大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部分驾驶员之所以“宁抢一秒,不让一命”,还是把个人的时间成本看得过重,依仗机动车的强势地位蛮横抢行。破解之道,杭州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在杭州“5·7”事件后,杭州有关部门狠抓机动车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顽疾,尤其是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群体。当个体考量节省的时间成本远远小于被处罚一次的违法成本时,利益驱使下的行为转变自然会发生。

从道德的角度思考,礼让行人是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长期以来监控和监督的缺位,使斑马线上的文明考题成为“白卷”。要在汽车社会形成汽车礼让行人的良好风气,环境的倒逼十分重要。在美国、德国等汽车发达国家开车,笔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司机都能自觉地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交通文明软力量与法律强制威慑力相结合,才能让行人处处都能感受到安全。驾校、媒体、交管部门等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司机的教育和引导,让汽车礼让行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一条不能越界的道德红线,一条不敢跨越的法律底线。

斑马线秩序之战,难点是无红绿灯、无监控路段,以及右转弯车辆。在无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让机动车主动停车让行,需要一线执法人员和非现场执法手段建立威慑。而一旦斑马线附近没有监控,在警力有限的背景下,如何破题值得思考。笔者认为,应当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鼓励群众用短视频记录相关证据,通过交警APP等渠道参与相关整治行动。而对于右转弯车辆,目前是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的“大户”。在这方面,笔者注意到北京长椿街北向南方向路口进行了有益的创新,规定右转弯机动车在黄灯闪烁时可以在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前提下通过,值得肯定。

当然,斑马线秩序之战不能仅仅针对机动车一方。现实中,行人、非机动车(尤其是摩托化的电动车)闯红灯违法行为对斑马线安全和秩序造成很大干扰,对此也应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还要有思想准备,斑马线秩序整治要打持久战,要持之以恒抓下去,一任接着一任,像整治酒驾、醉驾一样毫不松懈,不开口子,这样才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重塑斑马线上的良好秩序。

猜你喜欢
斑马线机动车行人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创意斑马线
偷斑马线的人
河北廊坊市丁燕问:我国法律对于酒驾有何具体处罚规定
机智的斑马线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拒绝酒驾
小脚丫斑马线
我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