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学分制下的选课制与成绩管理

2017-08-04 18:51曾雪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分制

曾雪云

摘 要 网院当前实行学分制带来的选课制对于成績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困难,选课制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较大,选错课程、漏选课程的情况时有发生。登分工作出现成绩漏登、错登的情况时有发生,最后这些错误信息都在成绩管理中集中出现,对网院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造成困难,严重的会影响正常时间毕业的学生取得毕业资格。本文从出现的成绩管理问题个案出发,提出网络学院学分制下的成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网络学院 学分制 成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003-02

近几年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比较多,由于各网络学院大都是著名高校承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发生在正常毕业时间内没有选够学分,或者补考名单与网络系统成绩显示不统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网院学生的成绩管理是教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随着网络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数目增多,学生人数激增,专业划分更加细化,学生修读课程总门数增多,这些变化使得网络学院成绩管理工作繁琐容易出错,成绩管理环节增多,往往出现在正常毕业时间内无法完成学分数,影响正常毕业。现究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学分制下成绩管理流程需要改进

从任课教师命题出卷,组织学生参加考试,相关责任教师评卷到成绩登记中心录入学生成绩,最后打印课程成绩发到学生,学生上网成绩查询与复核修改过程,存在需要改进的几点。

首先是系统登分不应该由专门的登分中心完成,这部分工作应该由任课教师完成,再由登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复核。成绩管理系统可以分配权限给任课教师完成登分入库。这样的优势就是登分工作分摊到多数人完成,而且责任到人,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分数复核也容易。对成绩录入的及时性要求高。学生在考试结束后,最想知道的就是成绩情况。目前的登分工作花费大量时间,耗时较长,要是通过各教学班的任课教师从网络提交考试成绩,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批改试卷、及时录入、提交成绩,从而保证成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是变几个人登分入库为多人完成。

其次是批改试卷过程不一定透明公平,投入的硬件不够。特别是主观题,个人批改主观题有时候偏差比较大。造成这种原因是硬件投入太少,如果引进高考评卷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绝错评和个人化倾向。“双评”制度是广东电子评卷的一种保障制度,此前一直在语文科和英语科的作文等大分值题型上实行“双评”,也就是每篇作文必须经过两名评卷教师打分,一旦出现评分差距达到或超过6分时,必须由评卷小组长进行“三评”。今年,这一制度也引入到数学科的填空题等部分。对评卷教师考评抽查随时进行,为保证评卷工作的专业性,所有评卷教师上岗前都要进行试评考核,计算机随机调度10份样卷给教师进行考核,须通过7份以上才合格。特别是针对语文科作文题,计算机每次随机调度5份样卷给评卷教师进行考核,须通过3份以上才合格。考核不通过的,进行再培训、再考核,直到考核合格,方可进入评卷系统正式评卷,做到不参加培训不准上岗、不明确职责不准上岗、不掌握标准不准上岗。评卷过程中,科组长、题组长和小组长会不断抽取评卷员评过的试卷进行复核,同时,评卷系统每天三次随机调度“考核样卷”给评卷教师评分,对评卷教师的评卷质量进行不定时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偏严、偏宽的问题。

二、教务管理系统对成绩档案管理功能存在不足

学分制重修成绩和正常选课成绩无法区分,在网络成绩查询系统中,显示的成绩大杂烩,学分制学生对于正常选课学期内未通过需要补考或者通过了考核但想通过重新考试以提高成绩分数,有些专业要求主要专业课课程必须75分以上,一般采取跟班重修或者跟重修班重修的方式来解决。这就导致了学生个人成绩表中同一门课程名称的成绩数据记录多次,如何区分学分制重修成绩和正常选课成绩及如何将重复出现多次的重修课程成绩,在学生个人成绩表中整合为一条最高成绩显示,这也是现在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

三、学分制下加强成绩管理工作的对策

1.建立健全完善网院学生成绩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与加强成绩管理各环节工作和流程。教务管理系统应用应从成绩管理工作的实践出发不断完善,对包括平时成绩管理中和正考成绩登载要求,应该统一规范标准;对教师的命题、出卷、交卷、考试的组织、考场的安排、监考到评卷,从成绩的录入、提交、补录、核查、修改到成绩单的归档保管等成绩管理各环节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教师、学生、教务人员涉及其中的权责义务作出界定,从而使之形成一套合理、行之有效、可操作性较强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成绩管理有据可依,责任到人。

2.加强基础信息建设,完善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资源、管理和服务是网络学院教育前进和发展的三大推进器,而管理则是推动教学运转、控制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服务水平的引擎。因此一套高效率并行之有效的教务管理系统,是网络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网院教务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教务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播,能有效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3.开发一些辅助软件,协同教务成绩格式统一,让成绩档案管理智能化。网院学生成绩类别很多,有网考成绩,学位英语成绩,网络考试成绩,论文成绩。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学生毕业后因开课不足未能修满学分,因而不能按时毕业;也出现过教务未通知学生及时补考影响按时毕业等等管理纰漏。究其原因,发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兼容性和开放性不足,数据管理的安全性有问题。针对教务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进一步完善电大教务的信息管理,最大程度地使用计算机解决人工失误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舒涛,秦南彦.浅议学分制条件下的成绩管理工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1).

[2]冯祖琴.高校学生成绩管理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6,(1).

[3]童爱玲.高校学分制下教务管理创新[J].教学研究,2006,(1).

猜你喜欢
学分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学分制条件下产品设计专业指导教师制教学模式实践与分析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校实践育人学分制模式构建研究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