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例证实力的三大抓手

2017-08-04 21:26姜有荣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从军花木兰举例

姜有荣

举例论证虽然是议论文写作中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但是多数学生目前还处于堆砌事例甚至讲故事、凑字数的能力水平上。同学们要想提升自己的例证实力,就必须从储例、用例、述例三个方面入手修炼内功。现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对提升例证实力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逐一讲解。

【例文】

梁明成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有些人善良的天性在追名逐利中正渐渐被消解,他们少了一份担当,却多了几分心机,这才有了“南航急救门”等诸多事件的频发。提高全社会的担当意识,已刻不容缓。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他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他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良好品德体现在何处呢?首先,她有忠心。“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边关战事十万火急,木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其次,她有孝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身为子女,木兰出于对年迈父亲的关心和疼惜,毅然决然地“从此替爷征”。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木兰以她强烈的忠心和孝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实现了“忠”和“孝”的双赢。为此,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气的。担当,说到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说到而做不到,大多就是因为缺少那份担当的勇气。花木兰为国抗敌,替父从军,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一则有从军之苦。在奔赴战地途中,再也“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沙场之上,“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作战环境极其险恶。二则有性命之忧。于国而言,女扮男装,一旦暴露,则是欺君之罪,定被处斩无疑;于敌而言,驰骋沙场,出入枪林,“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的概率极高。但巾帼不让须眉,身为女儿身的木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出生入死十二载,不仅说到了“担当”,而且做到了“担当”。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豪从此载入史册。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那时考验你勇气的时候就到了。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过硬的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那么他即使“想”担当,“敢”担当,也担当不起那份责任。那么,花木兰有没有能力来担当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的重任呢?事实是最好的明证。其一是身份始终未露,“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其二是九死一生而归,虽然“将军百战死”,但木兰却“壮士十年归”。其三是立下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凭借自己过硬的能力,不仅担当起了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的重任,而且担当得十分出色。担当并不是逞能,担当是要以能力作为底气的。因此我们要担当,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

也许担当正是疗救当今社会诸多弊端的一剂良药,那么,就让我们涵养品德,蕴蓄勇气,历练能力,一起来做那个将塌下来的天顶起来的“高个子”吧!

本文在举例论证上不仅随兴驱遣,得心应手,而且剥茧抽丝,十分给力。它给了我们如下三点启示。

同学们在举例论证时,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找出一个能支撑中心论点的例子并不难,但要遴选出一个还能支撑所有分论点的例子则绝非易事。何故?素材库中储存的例子开掘点太少。那么怎样来集成例子的开掘点呢?策略有三:一是梳理。储存例子时要画出“一网一线”,“一网”就是事物的发展要素网,“一线”就是事理的逻辑推进线。我们只有把“一网一线”梳理清楚,才能对例子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二是收集。我们在画“一网一线”时,往往会遭遇“网残线断”的尴尬。对此,可以通过“谈(与同学交流)”“搜(上网搜索)”“问(向老师请教)”等方法对例子加以修补,从而使之要素网完整,推进线闭合。三是积淀。随着阅读视野的拓展,我们又会接触到关于所储存的例子的新信息,這时可以通过摘抄、剪贴等方法将之整合到自己的素材本上。

梁明成同学在文中梳理花木兰从军这一例子时,画出的达成要素网是“品德、勇气、能力”,它烛照事理,多点开掘,可谓目光犀利,慧眼独具;理出的逻辑推进线是“想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它合乎事理,顺乎情理,可谓环环相扣,推理严密。在收集达成要素时,他在众人皆知的“孝心”基础上,通过网上搜索修补上了“忠心”这一要素,顿使花木兰的一片孝心升级为更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发人之所未发,可谓独辟蹊径。

议论文用例的功力不在堆砌,而在剖析。因为堆砌的是“人”和“事”,剖析的是“事理”,而论“理”才是议论文的要义所在。一篇800字左右的简短议论文,用例一定要少而精。少到什么程度才最见功力呢?一例贯之。精当到一文一例,就可以深入地剖析、充分地说理、通透地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个精选出来的例子呢?一个易于操作的做法是:在中心论点的统领下,按照分论点的需要对此例进行“切割”,然后,将切割出来的几块分别“投档”,放到相对应的分论点中去。如下图:

梁明成同学在文中走的就是“一例贯之”的论证路线,他首先将花木兰从军的例子切割为三块:第一块是“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第二块是“胆”——一不怕苦(从军之苦),二不怕死(性命之忧)。第三块是“力”——身份未露,荣归故里。然后分别投放到“品德、勇气、能力”这三个分论点中去。一例贯之,将对诸多“担当”事例的简单罗列,升级为对“花木兰从军”一例内在达成机理的深刻剖析,收到了“以一当十”的论证效果。

有些同学在举例论证时,喜欢在议论的“框架”中嵌进一个记叙、描写的“大肚子”,结果把文章搞得既不像议论文,又不像记叙文,成了“两不像”。何故?他们忘记了举例的真正目的。在议论文中举例的真正目的是“说理”——把“理”说得深入浅出、令人信服,而不是“叙事”——把“事”叙得形象生动、活灵活现。为此,在举例论证时不能描述,只能评述。其基本策略是“以议带叙”——以说理带动叙事,而不是“以叙代议”——以叙事代替说理。其操作流程有二:一是“洗例”。即以中心论点及其分论点为剪裁标尺打理例子。直击观点、紧扣见解者,留之;若即若离、旁逸斜出者,去之。这一流程旨在使例子“去形象”,简洁洗练,不蔓不枝。二是“摆理”。即解剖其内部构造和外在联系等,评说其生成原因和发展趋向等。要像律师辩护一样,把例子中能支撑中心论点及其分论点的事理,一条一条地摆出来。这一流程旨在使例子“显事理”,“论”见依据,“证”见逻辑。

梁明成同学在文中,以“担当”及其所需的心、胆、力为剪裁标尺打理例子,从一首形象丰满、故事性强的叙事诗中只抽取出了几根筋,却将花木兰能担当起“从军”这一重任的思想动因、意志品质和功力底气“评”得理直气壮,让人无可辩驳,“述”得言之凿凿,让人信服。以议带叙的策略,将“花木兰从军”这一例子从“故事版”升级为“评述版”,它不仅使《做将天顶起来的“高个子”》一文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更加鲜明,而且使论证的文气更加贯通。

举例论证这一常规武器的制胜法宝不在“奇巧”,而在“功力”。同学们只有把握上述三大抓手,扎实修炼内功,才能切实提升例证实力,铸就例证力作。

(编辑 巧克力)

猜你喜欢
从军花木兰举例
花木兰
送友人从军戏作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花木兰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木兰从军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安阳有个“花木兰”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