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8-04 07:48龚明花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培养

龚明花

摘 要 数学学习是枯燥抽象的,学生要学好数学,打好数学基础,必须加强数学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爱上数学,才能有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动力。如何让课堂变得开放生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乐学、爱学,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047-01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随着数学难度的增加,有的学生会出现摸不着门路的现象,在数学的学习上失去兴趣。搞题海术、压迫学生学习不是学好数学的方法。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想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營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1.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它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如:“嫦娥一号”的成功绕月飞行、“神七”成功地升空和返回,这些都必须有数学作为支撑。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看,教室的门由于年久,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不能关闭,谁能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既能将它修好,又能使它再不变形?很明显,这是一个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很简单,同学想出了很多办法,然后,我就给学生演示了自己的做法,就这样,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新课的学习,教学效果极佳。

三、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巧设导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的作用是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和组织指引。引导的内容要与课题联系紧密,才能更快让学生回到课堂上。比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学生任意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我对学生说:“你们敢不敢考考老师?只要你们说出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就一定能够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话音一落,学生学习情绪一下就高涨起来了,都想难倒老师,但都被老师答对了。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呢?”学生们齐答:“想”。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

2.挖掘教材兴趣因素,鼓励学生动手体验。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维持学生的兴奋状态。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质疑,教师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这样设计了问题情境:现有一颗不可攀登的旗杆,怎样才能测出它的高呢?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积极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问较易回答的问题,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要以多数学生跳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在每个目标层次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

[2]顾继玲,章飞.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6).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