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命运之神

2017-08-05 07:03朱永青
新课程·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呈示部交响曲奏鸣曲

朱永青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一、使用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新课标实验教材《音乐鉴赏》第八单元第15节《欢乐的命运之神——贝多芬的交响曲》。

二、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分析一: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但是,我认为贝多芬对于后世的贡献主要在于器乐方面,涵盖的内容太多,一节课同时学习奏鸣曲和交响曲容量太大,容易产生重点不突出、难点解决不好的问题,因此,在本节课我选择了摘入学习贝多芬的交响曲,从而能把贝多芬的《命运》以及《合唱》交响曲的三个主题聆听、体验、学习透彻,起到了以点带面、窥斑见豹的效果。

课标分析二:了解贝多芬的简单生平,认识维也纳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多少还是要让学生了解一点的,不过在教法上要注意适时讲解,最好在聆听、双基中让学生学习获取。

课标分析三:初步懂得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这些定义性的知识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还是要从双基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来获取这些知识,从而喜欢交响乐,喜欢音乐,达到学生受益终生的最高境界。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已经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量、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学习群体,他们正处于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在学生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的前提条件下,教师适当引导和鼓励,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欢乐的命运之神——贝多芬的交响曲》是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八单元第15节的内容,本课选取了大家熟悉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以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进行对比聆听欣赏,以情感激发兴趣,再以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教材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这个课题,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杰出代表,掌握了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窥斑见豹的作用。但是我感觉这个课题很大,包括的内容以及知识点很多。其中教材选取的一首钢琴奏鸣曲——《热情》以及一首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集中体现了贝多芬在器乐方面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贡献,都比较有代表性。但奏鸣曲和交响曲是两种不同的器乐体裁,一节课难以让学生更好地聆听学习和掌握。所以,我选择了交响曲作为突破点,以大家熟悉的《命运》交响曲的命运主题作为切入点,而把《热情》奏鸣曲的一个音乐片段作为检测课堂学习情况的一个题目,既没有丢掉课本,又做到了突出重点、难点。所以,我节选的课题是《欢乐的命运之神——贝多芬的交响曲》,专门把交响曲抽出来鉴赏学习。《命运交响曲》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从熟悉的作品入手,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节选呈示部的主部、副部主题作为命运交响曲学习的难点突破,通过两个主题的对比产生情绪的不同,并分析形成的不同原因。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又是大家熟悉并会唱的,从第五《命运》到第九《合唱》,通过演唱体验三个主题,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以及他的思想情感。在熟悉并演唱三个主题的同时,双基教学概念性的:奏鸣曲、奏鸣曲式和交响曲,既没有文字性的负担,又使大家在愉悦中学习和升华,结合作品适时拓展探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有共性的特点,有个性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聆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熟悉两个主题的音乐情绪以及分析形成这种音乐情绪的原因、乐曲的节奏、旋律、调式特点等。

2.对比聆听《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分析形成这种情绪的原因。

3.通过两首交响曲片段的欣赏,熟悉并演唱体验主题旋律,从而理解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

4.拓展探究维也纳三杰以及古典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

教学难点: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命运和副部主题——英雄的演唱体验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方法:

对比法、探究法、启发法。

五、新课

(一)导入

师:1.这张图片是哪位音乐家?

2.从这幅图片你能看出这位作曲家的性格吗?

3.他的音樂创作有哪些?

4.还有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欢乐的命运之神——贝多芬的交响曲》。

(二)类比欣赏

1.首先,聆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

师:音乐情绪?

主部主题:0 3 3 3 1-|0 2 22 7-|

师:为什么?

节奏——短短长,命运敲门的一个动机。

旋律——三度下行、低沉的。

调式——暗淡的小调、七级音的不稳定性。

这是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我们把它命名为命运主题。

对比聆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副部主题。

师:情绪有何不同?

副部主题:5 | | 7 1 | 2 6 | 6 5|

副部主题力度变得柔和,速度缓慢,旋律更优美。

师:为什么?

相同的节奏型。

明朗的大调。

师: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抒情旋律,抒发了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追求,我们把这个主题命名为英雄主题。

用歌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男生——命运主题

0 3 3 3 1-|0 2 22 7-|

女生——英雄主题

5 | | 7 1 | 2 6| 6 5|

两位学生展示。

完整聆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感知主题以及主题的变化。

师:《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什么思想?

师:同学们应该很好地向贝多芬学习。

2.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还有三个乐章,请大家仔细观察四个乐章有何不同?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行板,变奏曲式;第三乐章,快板,小步舞曲谐谑曲;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奏鸣曲:一种体裁,由不同数量的乐章组成,各乐章间在调性、速度、情绪等方面形成对比,几个乐章存在一定逻辑关系,成一整体。

师:什么是交响曲?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做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奏鸣曲式

——————————————————

(引子)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尾声)

———————————

主部 连接部 副部 结束部

反思:曲式结构是音乐的一个框架,是寻找音乐的一个线索。

3.师:如果说《第五命运交响曲》体现出内心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各种情绪对立的话,那么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又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呢?

聆听合唱《欢乐颂》如图。

为什么?

师:分析共有几个乐句?四个乐曲节奏、旋律的特点?相同的节奏型、级进。

师:重拍提前的作用?增加了音乐的刺激性演唱体验《欢乐颂》逐步深入。

a跟唱全曲;b强调重拍;c强调连贯性;d强调音色、情感。

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一遍

师:唱得好不好?还缺少点什么?

观看视频《欢乐颂》片段融入情感,教师指挥演唱全曲。

4.对比:再次聆听两首交响曲的三个主题,从中体验作者从黑暗到挣扎到斗争再到光明——全世界团结起来,理想王国到来的一个艰辛的历程。

师:探索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为什么不同?

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五命运交响曲》是于1808年创作,体现出内心最尖锐的矛盾和各种情绪的对立。

《欢乐颂》是贝多芬于1823年在耳聪的情况下创作的,既是《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也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器乐中加入了合唱——创新点)

5.总结贝多芬的艺术成就。

a.交响曲:增强了戏剧性和内在冲突性,创新的在交响曲中加入人声——《欢乐颂》。

b.奏鸣曲:32首奏鸣曲在力度和音区色彩变化上做出重大贡献,被称为《新约全书》。

c.人文主义思想:解放了音乐艺术,表达了时代精神——自由、平等、博爱。

d.后世启迪:节奏频繁变化、不和谐和弦的运用、力度大幅度起伏、自由冲突的戏剧性使他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启迪了19世纪作曲家。

课堂检测:根据贝多芬音乐风格的特点,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哪一首是贝多芬的?

《第四十交响曲》-莫扎特;《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海顿;《热情》——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

(三)拓展探究

维也纳三杰的贡献和古典主义音乐特点是什么?

莫扎特:(1756-1791)“音乐神童”35岁。

贡献:歌剧——精致典雅《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

海顿:(1732-1809)“交响乐之父”77岁。

贡献:交响乐——成熟幽默明亮一百多部交响乐。

贝多芬:(1770-1827)“乐圣”56岁。

贡献:器乐——钢琴、矛盾冲突对立。

(四)升华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交响曲为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铺平了道路,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音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后反思:

1.导入环节:以大家熟悉的乐曲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作为导入,开始就抓住学生,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大家消除了对交响乐这类课题的一个心理负担。

2.教师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推动生成性的音乐课堂。学生参与度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积极有效引导,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

3.互动环节——演唱体验活动: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实践中总结,适时进行双基教学。

4.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注重音乐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

5.教法:大量运用对比、重复的手法,包括音响聆听的对比、教师钢琴弹奏的對比、教师手势提示的对比、教师的演唱对比等等。

6.学法:本节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学生在聆听、思考,符合音乐学科的音乐性特点。在学生聆听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两个交响曲的三个音乐主题,总结了他对于后世的贡献后,学生很是佩服音乐大师贝多芬,并学习他这种不向命运屈服,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起到了音乐学科育人的功能。

课堂效果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从学生熟悉、喜欢的作品入手,师生的配合默契。可谓把交响乐这个看似比较大的课题简单化了,达到以点带面、窥斑见豹的良好效果。

首先,本课选取了大家较为熟悉的《命运》交响曲作为首曲,把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副部主题作为本课学习的一个重难点。通过聆听、分析、体验,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感受两个主题风格的不同以及它的音乐脉络的发展。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品,让大家再次聆听分析演唱作品并体验情绪的特点,找到全世界人人都会唱的原因。从《命运》到《合唱》,贝多芬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历程,把三个主题连起来聆听、体验,更使大家认识到作者的作品与时代、与他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最后,通过拓展探究了解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共性特点以及维也纳三位大师的个性特点。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大师,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交响曲为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铺平了道路,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音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呈示部交响曲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浅析奏鸣曲式的戏剧性
春天的奏鸣曲
传承与引领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饥饿奏鸣曲
周末交响曲
色彩交响曲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