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共同现代化》报告

2017-08-07 13:57柯银斌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共同利益共同体一带

文 / 柯银斌

《“一带一路”与共同现代化》报告

文 / 柯银斌

当今世界,发展成就与全球性问题并存。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是继续沿着传统的现代化与全球化道路前行,还是开历史到车,“逆全球化”“反全球化”,还是突破传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8项要求。其中第7项包括“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

本报告提出的“共同现代化”尝试做出回答,它将引导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并且不断、有效地解决全球性问题,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并为“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话语体系。主要观点如下:

1.全球性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现代化模式中存在的固有特征

目前存在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所以难以有效解决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行的现代化与全球化模式(或称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传统范式)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源自传统现代化模式中存在的固有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民族国家本位(国家中心主义)、本国利益优先而忽视各国的共同利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以及西方中心主义。

如果沿着传统的现代化与全球化道路继续前行,全球性问题(例如不平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生态环境恶化)将会更加严重,不平等将会导致民粹主义盛行、地区冲突不断;不可再生资源争夺将会引发国家间战争;生态环境恶化将会毁灭人类共同的家园。

2.共同现代化是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共同现代化是以国际共同体为主体,以共同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优先的现代化,不同于传统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本位和国家利益至上。

共同现代化将超越民族国家,构建国际共同体为本位;

它不再追求本国利益至上,而是追求国家间共同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优先;

它重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它要求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单纯依靠竞争取胜;

在政治发展上,强调相互尊重基本政治制度,而不是把某国模式强加于他国;

在经济发展上,强调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而不是单独发展,决不把本国发展建立在他国不发展甚至损害他国发展的基础上;

在社会发展上,强调全球公民社会建设,而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文化发展上,摒弃文化帝国主义思维和行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交流与互鉴;

在生态发展上,强调生态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把生态问题转嫁他国和转至下一代;

在全球治理上,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共同体成员平等,而不是大国主导和独享。

3.共同现代化正在到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是其主要的思想渊源;

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际现代化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营养;

联合国的若干可持续发展议程、欧洲共同体等是其主要的实践基础;

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其提供了必要的通用技术平台;

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主要的指导思想;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是其重要的创新实践。

4.共同现代化理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

共同现代化理论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传播提供一套不同于西方的话语体系,其中的“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所熟知,“共同”有别于国家中心、西方中心。这将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效果。

国家间发展战略对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首要创新环节,共同现代化将为战略对接提供有效的“端部设计”。这将提高战略对接的广泛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共同现代化理论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为共同现代化理论形成和完善提供丰富的营养,基于“一带一路”实践和其它国际共同体的经验的共同现代化理论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5.“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一带一路”引领下的共同现代化或共同现代化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全新的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其基本逻辑是:

以国际共同体为行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国际共同体与共同利益相互界定,即共同利益界定了国际共同体的成员与运行规则,国际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解散将决定共同利益的实现程度;

国际共同体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互联互通建设水平的提高将扩大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利益的实现程度对国际合作提出要求,而国际合作程度将助力共同利益的实现;

国际共同体在推动互联互通建设的同时参与全球治理,互联互通驱动全球治理的改善和改革,有效的全球治理不仅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而且助力共同利益的实现,实现共同利益的目标引导全球治理的结构与体系的改进。

6.“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将形成新型的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

国际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基于互联互通建设的需要,改善和改革全球治理的机制和体系,将形成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价值导向的全球秩序。

包容性全球化和全球秩序的互动进化,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这将彻底告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同时抛弃国家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

本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从分析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开始,提出共同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创新之路,进而探讨“一带一路”与共同现代化的关系,建立“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的逻辑框架,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束。

一、传统现代化:全球性问题的根源

全球性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全球性问题及其原因

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20世纪60、70年代全球问题日益突显,环境、人口、粮食、能源、南北差距开始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议题,并受到空前关注。

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主要有:(1)在传统安全领域,局部战争明显增加,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日益猖獗,持久和平的目标远未实现。(2)在经济与发展领域,南北差距及其矛盾难以改观,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有增无减。全球经济更是遭遇到严峻困难。(3)在生态环境领域,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淡水、能源以及各种矿物、生物资源表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地球资源正在急剧减少。与此同时,全球升温、臭氧衰竭、森林锐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城市垃圾、工业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难以摆脱的生存威胁。(4)在社会与政治领域,伴随着民族主义浪潮与人权运动而出现的诸多政治事件导致了旷日持久的政治摩擦与纷争。世界人口继续快速增长,还有全球毒品泛滥和艾滋病传播的难以有效抑制。(蔡拓,2015)

以上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全球不平等加大,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和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分化等;二是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持续增大;三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日益严重。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全球化本身的负面效应和国家战略与政策的失误交织作用的结果,本报告主要分析前者及其解决方案。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效应产生了以上全球性问题。那全球化为什么会产生负面效应呢?这是因为现代化导致的发展性危机所致。我们把全球化理解为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或者是现代性的全球扩张(关于这个命题,还需要充分的论证。),而现代化是“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罗荣渠,1993)。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及其全球扩张,在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现代化危机(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由现代发展严重失衡与过度发展引发的,是现代化固有的属性。罗荣渠教授早在1993年就指出:“新的发展性危机将是过度发展与发展停滞同时迸发,比第一次发展危机(指20世纪10年代至40年代——引者注)会更加严重得多。”现代化的“负效应不是随着现代化的全球扩散而减弱,相反,而是日益增长。这是无论哪种类型的现代化都还不能解决的新问题。”

这表明,现代化及全球化产生发展性危机与全球性问题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无法解决的。所以,为了应对发展性危机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我们必须超越现有的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基本逻辑和思维方式,寻找新的思路和方式。

(二)现代化理论未能解决其研究议程中的问题

现代化理论发展历史表明:某个现代化理论正是试图解决某类问题而产生的,而依据某个理论的现代化实践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战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问题。现代化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迅速兴起的,其重要背景是:战后初期,世界面临的众多新问题都是从战争引起的剧烈变动的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其中最重大的问题是:受到战争创伤的所有国家面临重建与复兴的问题,以及战后摆脱殖民统治的新兴独立国家与地区的发展问题。对前者,美国以“马歇尔计划”为解决方案。对后者,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第四点计划(PointFourProgram)”(即对落后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计划),用大量美援来支持和争取第三世界一些国家。为此,美国开始加强对接受美援的国家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研究,以使把它们纳入美国设想的世界格局。

由此,经典现代化理论得以形成,其中罗斯托1960年发表的《经济成长的阶段》影响很大。按他的学说,美国不仅是现代化的国际样板,而且美国有责任“在世界许多地区帮助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完整和独立自主”。实际上,所谓的“独立自主”是指以美国为样板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60-70年代:贫富差距扩大与“人类困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作为第三世界的迫切问题也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但是,联合国的10年国际发展战略执行的结果表明:第三世界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增大。同一时期,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经济的巨大增长伴随着浪费的惊人增长,石油涨价问题引起严重能源危机等等,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全球增长的“人类困境”问题。

为分析和解决发展的不平等问题,依附理论开始形成并产生影响力。它们重视殖民统治、帝国主义及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正在实行现代化国家的外来影响,并曾在某个时期内上升为拉美一些国家的官方政治哲学,成为这些国家推行结构性变革的指导思想。

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依附理论因遭遇挑战而陷入全面危机之际,世界体系理论在依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不发达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问题。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向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过渡,是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未来前途的构想,但是如何过渡,以及过渡后的状况怎么样,沃勒斯坦自己也说不清:“我们还不知道,一个社会主义世界秩序即一个急剧缩小所有人之间物质生活差距和实际权力鸿沟的世界秩序,将会怎样运行。现存的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或运动对未来提供不了多少指导意义。”

20世纪80-90年代: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环保主义者极力抨击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现象,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互相对立,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到80年代后,人们开始尝试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些在国际上有着影响力的工业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学者提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是可行的,它们提倡一种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是生态现代化理论。

20世纪80至9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相继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和《21世纪议程》文件,标志着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进入到21世纪,全球性问题(不平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认为,现代化的固有属性及其导致的全球化负面效应和各国现代化与全球化战略和政策的失误,是全球性问题产生并难以有效解决的两个根本原因。那么,现代化的固有属性或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性又是什么呢?在此,我们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实践及其理论统称为“传统现代化(或现代化的传统范式)”

(三)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性

传统现代化理论不是一种单一理论,而是众多理论的集合,我们选择其中最有影响的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以上理论的具体内容可参考钱乘旦、刘成教授及其它学者的著作,我们在此主要归纳其特点。

1.民族国家本位

民族国家本位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的共有特征。无论哪个学科的现代化研究都是以某个或几个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经济学和政治学较为明显,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一词实际上也是某个国家内部的社会,人的现代化中的“人”是不同国家的人,比较现代化理论更加突出了民族国家本位。对此,中国学者已形成共识。例如,钱乘旦教授明确指出,“在今天,现代化仍旧是国家的目标,是民族的追求”,“现代化研究,所关注的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没有统一的民族国家,现代化就无从开展。”罗荣渠教授也说,“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一般是从社区和国家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化的各种问题的,把视野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经典现代化理论本质上是西方中心主义,它们认为:不发达国家只要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前进,就能够实现现代化目标。

生态现代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也是民族国家本位的。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在“反省式现代化”的基础上,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生态现代化理论试图构建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共生共存的双赢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取向的,它要求世界上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别的国家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2.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虽然从国际体系的视角研究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摆脱了民族国家本位,但是它们主要探讨经济增长问题,而忽视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依附理论从不发达国家所处的国际经济体系出发,提出中心-边缘的二元结构,并从两者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不发达的根源。它们认为:依附是不发达的表现形式,又是造成不发达的根源。依附是指边缘地区对中心地区的一种依赖关系或状态。依附论为不发达国家在依附条件下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一种不同于“西方化”的道路。

世界体系理论认为:现代世界体系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中的内在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间的竞争及国家间的竞争;现代世界体系呈现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特征;解决当今不发达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建世界体系,即以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来取代当今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然而,这一体系单靠某个或某些国家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世界性的努力各国同时行动,才能完成整个体系的转化。

3.民族国家本位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经典现代化理论以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最富盛名。在《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罗斯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依次更替的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走向成熟、大众高消费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他看来,“在政治方面,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是前提条件阶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且差不多是起飞的一个必要条件。”他认为,任何社会/国家都会经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像西方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国家那样,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最重要的阶段就是起飞阶段,只有完成了经济起飞,才能实现工业化,从而进入发达的现代社会。

上述传统现代化理论难以或者无法有效解决上述全球性问题,其实践已走到尽头或者是过了头。因为,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实践来讲,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理论需要拥有国际体系视角并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如上所述,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主要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虽然以国际体系为视野,但仍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生态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本质上仍然是民族国家本位的。

这样一来,理论创新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那么,这个新的理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二、共同现代化:人类社会的创新之路

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共同现代化理论。与传统现代化理论比较,共同现代化理论以国际体系为视角,并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可简要表述为:国际共同体为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现代化。

(一)共同现代化是什么

从逻辑上看,共同现代化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目标取向:人类共同利益

蔡拓教授指出:“在当今世界,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摆脱全球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任何国家和民族若无视全球问题中所内含的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不仅会损害自身,而且要殃及整个人类。”也就是说,人类共同利益是存在的,它存在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殖民主义时代,世界列强追求的都是国家利益至上,严重忽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且往往把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工业文明时代,各国现代化追求的也是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对此有过深入透彻的分析。

为了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现代化的理念和原则。共同现代化的行为者既不能把组织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也不能把国家利益置于人类共同利益之上。而是要寻找和追求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交集”、组织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交集”。通过组织利益的实现对国家利益做出贡献,通过国家利益的实现对人类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2.行为主体:国际共同体

谁来推进共同现代化?不是单个民族国家,而是由民族国家自愿组成的国际共同体(国际间政府组织,无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不是单个跨国公司,而是跨国公司之间形成的战略联盟以及平台型跨国公司;不是单个非政府组织,而是民间组织组成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等等。

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民族国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过重大的贡献,但是,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化的行为主体,天然地会以自己的国家利益至上,有时甚至不惜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当今世界存在的诸多全球性问题,其根源之一就是民族国家本位的现代化模式。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客观上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国际共同体,而不是单个民族国家、跨国公司或非政府组织。所谓国际共同体是由多个民族国家、跨国公司或非政府组织自愿组成的、拥有共同命运意识和广泛深入合作机制的共同体。

国际共同体首先在拥有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企业或非政府组织之间产生,在共同利益驱动下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然后,在共同利益不断实现过程中建立起责任共同体;最后,在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基础上,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与民族国家是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前提条件不同,国际共同体与共同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互推进的。国家之间为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开展的国际合作是初始条件,合作成员国家的增加、合作范围的拓展、合作程度的加深、合作成果的显现,既是国际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也是共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提升,取决于共同现代化推进的广度和深度;共同现代化的有效推进,也取决于国际共同体的建设水平和潜力。

国际共同体可以是实体组织,也可以是虚拟或网络组织。

3.核心原则:合作共赢

合作是指双方或多方投入资源、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不是单独做事,而是共同完成任务。

共赢是指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都能够获得与其资源投入和工作努力相匹配的收益。共赢的前提是合作获得了预期的收益,共赢的实质是平等法则,即合作双方或多方都能够获得与其资源投入和工作努力相匹配的收益。

合作是共赢的基础,共赢不一定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共赢的合作才是真正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合作。单赢的合作是打着“合作”旗号的“剥削”,是典型的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

合作共赢作为共同现代化的核心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为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现代化行为者必须合作共赢。

(2)合作共赢不仅限于国际共同体的成员国家之间,还要包括国际共同体及成

员与其外部国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合作共赢。

(3)合作并不排斥竞争,只要这种竞争能够促进合作,即为了合作的竞争。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竞争是主要的,既使存在合作,也是为了竞争。

(4)共赢必须让合作方先赢。共赢往往被认为是不现实的,因为合作各方都希望先赢,这样共赢就难以实现。因此,合作倡议方、优势大的一方,必须让合作伙伴先赢,最后合作各方才能共赢。

(5)合作共赢需要相应的文化支撑。源自欧洲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主要是一部竞争的历史,这与西方社会的个人理性主义文化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强调合作共赢为共同现代化的核心原则,这就需要关系理性主义文化作为支撑。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对此将会有较大的贡献。

4.战略重点:生态、人口、国际合作

现代化的本质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知识的生产、积累、传播、应用、调适所导致的社会变迁过程。无论是传统现代化还是共同现代化,这个本质是相同的。两者之间的主要内容区别在于:(1)各有不同的重点领域,(2)指导原则有所不同。

罗荣渠教授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几组因素是:生态、人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交往(合作)。生态因素具有长久稳定性;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都是慢变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人口因素是愈来愈受到重视的新的变量;只有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两大相关变量处在经常变动之中;国际交往(合作)因素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因素中的生态、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是现代化内容的主要领域,人口因素与现代化的关系在今天非常重要,但一直以来未得到重视,国际交往(合作)是方式因素,其内容可涉及到现代化内容的各个领域。

经典现代化的重点领域是经济与政治,涉及到社会与文化,根本未考虑生态、人口和国际合作;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重点领域是经济与国际交往,其它较少考虑;生态现代化理论的重点领域是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点领域是经济、社会和生态。

由目标取向和行为主体属性所决定,共同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是生态环境领域、人口因素与国际合作方式。这里并不是不考虑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而是把它们作为内容都纳入到国际合作之中。

生态环境领域的现代化,一方面要承继和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共同现代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人口因素与现代化。人口基数是现代化模式或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现代化历程来看,18世纪西欧国家现代化启动时各国人口规模在千万数量级,19世纪美国、日本等国家现代化启动时各国人口规模在亿数量级,20世纪中国、印度进入现代化时各国人口规模在10亿数量级。传统现代化理论适用于人口规模为亿数量级的国家,但完全不适用于人口规模为10亿数量级的国家。因为欧美现代化模式依赖于大量消耗不再可生资源,仅美国占世界人口6%,却消耗了全球资源的1/3。因此,无论是中印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的现代化,还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人口总规模在几十亿),都不能再走欧美现代化的老路。

共同现代化以国际合作为主要方式,具有与传统现代化不同的指导原则。

国际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只顾自己发展,不顾及他人发展,更不是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谋求自己的发展。

国际政治合作:相互尊重基本政治制度,共同应对全球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强加于他人,不是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时推卸责任。

国际社会合作: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建设全球和谐社会。而不是通过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去干涉他国内政,颠覆他国政府。

国际文化合作: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而不是强调自身文化的优越性,贬低甚至毁灭其它文明。

(二)传统现代化与共同现代化的比较

为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共同现代化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我们可将其与传统现代化理论(主要是经典现代化理论)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传统现代化与共同现代化

(三)共同现代化:未来已来

我们认为,共同现代化是人类社会面对诸多全球性问题的理论解决方案,或者说,为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应该选择共同现代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共同现代化还只是一个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构想。但从思想来源、技术基础、组织行动等要素而言,未来已来,共同现代化已在启动进程中。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引申过来,就是认可和尊重各类事物的多样性、多元化,并且认为它们可以共处、共生、共荣。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不是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强调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环境的和谐。

2.理论渊源与借鉴

共同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必须把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自身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同时参考借鉴世界体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等国际现代化理论的精华为其所用。

生态现代化理论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社会学家约瑟夫o胡勃提出,他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

钱乘旦教授对众多学者的思想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出生态现代化的几个基本要点:(1)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认为两者之间并非相互对立或冲突,而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2)强调技术革新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3)在生态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同时强调国家和市场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深刻变革。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经历了由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所倡导的发展观,在当今世界已经被普遍接受。当代人类最终理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由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为一种划时代的发展观,它已经得到联合国的确认。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人类共同利益优先的发展战略。

国际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一种相互作用,是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关于国际现代化的事实、特征和规律的系统表述,就是国际现代化理论。虽然经典现代化研究做了大量国际比较,但其重点是国家内部的社会变迁,没有系统研究国际因素对国家现代化的作用,相对忽视国际环境的影响。国际现代化理论旨在解释国家现代化的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包括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和全球化理论。因为,国家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来研究:从国家水平的角度研究,可以分析国家水平、国际互动和国际体系水平结构的相互关系,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大致属于这种研究视角;从国家实力的角度研究,可以分析国家实力、国际互动和国际体系实力结构的相互关系,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主要采用这种研究视角。全球化理论是对全球化现象的一种理论分析,涉及国家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何传启,2008)

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协同共享”

从历史进程来看,工业革命与现代化浪潮关系密切:每次工业革命都导致一次现代化浪潮。从英国工业革命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化“第一波”,以西方文明内单个国家历时扩散、人口规模小、自下而上、殖民方式外取资源、内部独享等为基本特征,可称为“单独现代化”。以欧美国家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化“第二波”,以非西方文明一批国家自发同时启动、人口规模中、自上而下,市场方式外取资源、内部独享等为基本特征,可称为“群体现代化”,以东亚“四小龙”为主;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将开启现代化“第三波”,其基本特征是:全球各文明圈中一大批国家自觉地同时启动、人口规模大、上下结合、取予兼容、共同分享等,这将是“共同现代化”新时代。

里夫金教授指出,“无处不在的通讯网络正在与初期的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动化物流和交通运输网络相连接,以此扩大全球影响力,从而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神经网络----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大工业革命的最后篇章,它将为即将到来的合作世纪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标志着以合作、社会网络和行业专家、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新时代的开始。”由此,人类社会将从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转向“协同共享(CollaborativeCommons)”经济模式转变。“在不久的将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将失去主导社会的地位,因为协同主义的时代即将到来。年轻的协同主义者吸取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华,同时去除了自由市场和官僚体系的核心本质。

我们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共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协同共享就是共同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模式。

4.联合国及其它共同体的实践

联合国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肯定者和推动者,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者和组织者。

1972年6月,联合国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促进了一种为缓解人类社会困境的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战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人类要利用对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思想随后被联合国所接受,当年的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呼吁说:“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夫人向联合国提出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系统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从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这份报告的出台,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式形成。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已成为指导世界各国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件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光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而联合在一起,……就可以成功。全球携手,求得持续发展。”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千年宣言》,据此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成为国际社会最全面、权威、系统的发展目标体系。15年来,全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取得积极进展,已实现或基本实现减贫、提供安全饮用水、男女平等接受初级教育、抗击疟疾、改善贫民窟居住条件等目标。同时,各国在卫生、环境等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不同地区落实千年发展目标进度不一,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5年9月,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目标述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需求并强调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2016年1月1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正式启动。新议程呼吁各国现在就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

由此可见,联合国及其组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上一直居于引领地位。因为可持续发展是共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认为,联合国是共同现代化的早期探索者和实践者。

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其它共同体的实践,也是共同现代化理论的经验素材。

5.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自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习近平一直在国内外场合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据不完全统计,达到70次左右)。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我们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共同现代化

理论的指导思想,共同现代化就是“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6.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2014年成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2015年完成顶层规划设计,2016年以来,“一带一路”进入实施阶段。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包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理念;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共同列为国家三大战略;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是首次公布的总体顶层设计和规划;2016年3月,“一带一路”列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截至2016年9月,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完成战略对接,达成联合声明、双边协议/合作协议、合作备忘录/谅解备忘录、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合作规划纲要等成果。马来西亚、新加坡、联合国等均已设立“一带一路”相关机构。

我们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倡导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探索,将开启共同现代化的新时代。

三、同现代化理论服务于“一带一路”实践

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桎梏,它是国家战略与政策失误和传统现代化与全球化固有的负面效应所致。共同现代化主要是从消除传统现代化与全球化固有的负面效应来试图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理论方案。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通过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实现参与各国共同发展的战略倡议,它将通过国家之间发展战略的对接形成国家战略与政策,进而解决全球性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以“五通”合作项目的推进,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造福于参与各国的人民。

我们认为:“一带一路”是共同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共同现代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支撑。为有效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把握好“一带一路”与共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倡议与话语体系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共同发展的倡议,共同现代化将为这个中国倡议的国际传播提供一套不同于西方的话语体系。

2015年3月28日,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官方文件。

2015年10月22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

2016年8月,中国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2017年1月,中国文化部发布《“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这些官方文件的国际传播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第一步,其传播效率和效果将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下一步。因此,如何向国际社会传播好“一带一路”官方文件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果我们在传播内容上有所创新,那下一步的传播效果将会更好。

这个创新就是构建一套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至少应该具有两个要素:一是共性,传播内容与目标受众的现有话语体系之间存在共同的因素。这样一来,目标受众将会更清晰地了解传播内容,进而纳入其思想意识之中。如果不存在这类共同的因素,目标受众可能会排斥、拒绝、无法准确理解传播内容,或者传播成本过大。二是特性,传播内容与目标受众的现有话语体系之间存在不同的因素。如果不存在这类不同的因素,目标受众就无法准确理解传播内容,难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共同现代化同时具有上述两个要素:(1)“现代化”是共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得以广泛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员、学者、社会精英对此有较多的了解。即使在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再现代化”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它们的官员、学者和社会精英更加了解现代化理论。(2)“共同”是特性。之前的传统现代化以单独发展为特性,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话语体系;今天的共同现代化以共同发展为特性,是所有参与国家共同构建的话语体系。目标受众在拥有“现代化”共性的基础上,可以清晰地区别“单独”与“共同”,进而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一带一路”的精神和原则。

由此,我们可以非常简明地向目标受众这样来介绍“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就是共同现代化的实践。之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是单独发展,今天我们共建’一带一路’就是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二)战略对接与端部设计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有五处提及“对接”,可分为三个层次:(1)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2)发展与合作规划的对接。“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3)建设规划与技术标准的对接。“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无论哪个层次的“对接”,都是在“共商”的基础上进行的,态度上以“积极”“充分”“加强”为关键词,方式上以“相互”“共同”为关键词。

在高层互访的引领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沿线多国的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包括: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草原之路”、欧盟“容克计划”、英国“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韩国“欧亚倡议”、越南“两廊一圈”、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波兰“琥珀之路”等。其中:

2015年3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联合声明中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和佐科总统倡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高度契合。4月22日,中国和印尼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双方承诺积极落实《中印尼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两国重申将全面对接中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和印尼方“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

2015年5月,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与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一致决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哈方“光明之路”经济战略对接。2016年9月2日,中哈双方共同签署《中哈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

2015年5月,习近平与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2015年6月,中国与匈牙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

2015年10月,中英两国在伦敦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明确提出双方对围绕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和英方基础设施升级投资计划及“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开展合作抱有浓厚兴趣,愿结合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和互联互通平台探讨相互对接方式。

2016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时再次重申,希望双方做好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同澳方“北部大开发”计划、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澳方“国家创新与科学议程”的对接,实施好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探讨开展更多务实合作项目。

还有,201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份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

国家间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对接,是双边关系发展和国际合作方式的重大创新。为了发展,世界各国大都制定国家层面或区域层面的发展构想、战略、规划和计划。但是,这些国家战略与规划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不交流和对接。今天,中国政府把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式,突破了以前各自独立的状况。在全球化时代,这种新的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对接”是指将两个物件端部的对头结合,通常用来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人造轨道飞行体(如宇宙飞船等)在太空相互接合。延伸过来,“战略对接”就是指战略目标、重点内容和方式的交流沟通、互为吸纳和相互结合。其中,战略的“端部”,也就是战略理念和原则背后的理论逻辑是关键因素,它将决定战略对接的可能性、可行性、长期稳定性和成效性。

共同现代化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与规划对接的“端部”,对接两方或多方就相互之间的“共同现代化”进行历史梳理、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就是“端部设计”。这个“端部设计”将决定战略对接的实际成效。

以中国与俄罗斯为例。中国与俄罗斯战略对接的“端部设计”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历史梳理。中国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现代化历程简要回顾、问题分析及特点比较,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国际合作的成就、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苏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等等。(2)现状分析。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等,分析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未来展望。以中俄两国现代化互动为基础,用“共同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进行对接,提出若干国际合作行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以上“端部设计”工作是战略对接的基础性工作,由中国与对接国家的智库合作进行为最佳方式。

(三)全球实践与理论支撑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8项要求。其中第7项要求包括“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

共同现代化研究就是一项学术研究工作,其成果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将构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理论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从事某项实践活动需要尝试或者经验或者理论,这取决于该项实践活动的新颖程度、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一般而言,新的实践活动首先需要尝试、试验,复杂与困难程度低的实践活动需要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就行,而规模大、因素多,复杂与困难程度大的实践活动就需要相应的理论来支撑。例如建筑活动,如果是盖三层以下的房屋,只需要经验即可,农村的工匠师傅就可以完成。如果是盖高楼大厦尤其是摩天大楼,仅依靠经验肯定不成,更需要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和施工。

“一带一路”是创新程度高、超大规模的、参与者巨大的、复杂度和困难度前所未有的一项全球性实践活动,非常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撑。而且这个理论应该是创新性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

共同现代化可作为理论提供支撑。首先,共同现代化是创新性的,它超越了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基本逻辑和思想,尤其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而言。第二,共同现代化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它将结合现代化理论、国际关系史及理论与和平学理论,其中现代化理论本身就是综合性的,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理论包括外交理论、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国际合作理论、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全球化理论等。第三,如果研究工作做得扎实,共同现代化将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和意义。

“一带一路”实践与共同现代化理论存在互动的关系。中国学者认为,现代化实践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外国学者认为,现代化实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外学者都认同现代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因此,依中国学者的看法,现代化实践早于现代化理论;依外国学者的看法,现代化实践与理论同步发展。实际上,西方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其答案照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

“一带一路”作为共同现代化的实践,共同现代化作为“一带一路”的理论支撑,两者都处在起步和形成初期。因此,“一带一路”实践与共同现代化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理论研究必须从实践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素材,实践发展将不断检验、丰富理论研究的结论。

为此,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与共同现代化理论构建之间架起“桥梁”就成为关键。其主要途径就是大量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把研究工作做扎实。案例是小历史,历史是大案例。因此,这里讲的案例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方法。

为构建共同现代化理论的案例研究主要包括:(1)“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活动中的案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近4年,其建设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其中就有许多实践活动可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例如中央政府层面的国家战略对接、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国际合作、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传播及效果,等等。(2)全球范围内的共同体建设实践的案例。共同现代化的行为主体是国际共同体,它超越了民族国家本位。就国际共同体而言,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开始,已有多种共同体建设实践,例如东盟共同体、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美国家共同体、安第斯共同体、东非共同体、东南非共同体等。

共同现代化理论构建需要上述共同体的实践案例,尤其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在超越国家本位上与“一带一路”是相同的,但它们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政治与文化方面与“一带一路”存在本质区别。

为指导“一带一路”实践的案例传播主要包括:(1)实践案例可改编为“故事”,通过“讲故事”向世界各国受众传播“一带一路”的特点和成就,使其了解、理解、认同,并采取行动;(2)实践案例作为培训教材,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向“一带一路”建设者传授经验、知识,提升其能力。进而提高合作项目成功率,降低或消除风险,使建设者获得预期的收益。

四、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的逻辑框架

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与共同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这个组合词。它是指基于”一带一路“实践的共同现代化理论,或者是共同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实践,其逻辑框架是:

以国际共同体为行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国际共同体与共同利益相互界定,即共同利益界定了国际共同体的成员与运行规则,国际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解散将决定共同利益的实现程度;国际共同体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互联互通建设水平的提高将扩大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利益的实现程度对国际合作提出要求,而国际合作程度将助力共同利益的实现;国际共同体在推动互联互通建设的同时参与全球治理,互联互通驱动全球治理的改善,有效的全球治理不仅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而且助力共同利益的实现,实现共同利益引导全球治理的结构与机制的改进。(见图1)

图1 “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的逻辑框架

(一)目标:实现共同利益

传统现代化是民族国家本位,以本国发展和利益优先为最高目标。“一带一路”倡议突破了这个局限性,明确提出了以“共同利益”为目标。例如,“努力扩大亚洲国家共同利益”“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等等。

共同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这个最高目标需要分解成为不同地域范围、不同领域的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才能逐渐地实现。不同地域范围的共同利益有:亚洲的共同利益、亚欧的共同利益,以及亚欧非的共同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不同领域的共同利益有:经济共同利益、社会共同利益、文化共同利益和安全共同利益等。

我们认为,“共同利益”之存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客观基础,“共同利益”的认同是“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的关键,“共同利益”的实现是“一带一路”的目标。

共同利益的界定与国际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体两面”:什么样的共同利益决定了国际共同体的成员来源及运行规则,国际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又决定了共同利益的实现程度。

(二)主体:国际共同体

世界现代化历程中出现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这三种主义的共同特征就是“不平等”,只考虑自我利益的实现,不考虑他人利益,甚至损害他人利益。导致这种“不平等”事实的思想根源在于经典现代化中的民族国家本位。

“一带一路”官方文件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和亚洲邻国的共同事业。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这就表明,“一带一路”的建设主体不是中国或其它某一个国家,可以是全世界的所有愿意参加的国家。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行为主体,这也是共同现代化的行为主体。

哪些国家能够组成共同体呢?这取决于这些国家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和认同。只要在某个互联互通项目、在某个国际合作领域中,多个国家对“共同利益”形成共识,这些国家就能够组成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行为主体。

由此看来,“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也是“一体两面”:“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众多不同的利益共同体的推进;不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扩大和增加,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

除国家共同体外,“一带一路”建设者还包括企业共同体、民间组织共同体、大学共同体、智库共同体等等。

(三)内容:互联互通为主线

传统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线的,以至有学者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工业化导致了收入不平等、资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无法从工业化自身中产生。

“一带一路”官方文件突破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的传统逻辑,在“合作重点”部分不仅列举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内容,而且指明“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我们把“五通”用“互联互通”来概括和说明。

共同现代化是多个国家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推进的现代化,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多个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必须实现互联互通;共同现代化又是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的现代化,这就为满足以上互联互通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撑。

所以,互联互通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线,又是“共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如何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呢?国际共同体是参与建设的行为主体,它主要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来推动互联互通建设,互联互通的水平又将扩大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四)方式:国际合作为主导

传统现代化的原则是竞争取胜,各个国家为了实现现代化展开了争先恐后的竞争,为取得本国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某些国家不惜动用武力发起战争来扩大本国的利益范围。欧洲历史上为争夺殖民地,列强不断发起战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达到顶峰,这种现代化竞争带来的灾难严重地损害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带一路”官方文件明确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三共原则”,即共同协商方针政策、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共同分享建设成果。习近平主席的“8.17”讲话又强调要“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这就彻底摒弃了传统的竞争取胜原则,摒弃了零和思维,这正是“共同现代化”中“合作共赢”核心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一带一路”官方文件把“合作”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不仅表现在“合作”一词出现了136次,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方式(“五通”内容在“合作重点”的标题下就是明证)。为了实现共同利益,我们必须合作;为了形成共同体,我们必须合作;为了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必须合作;为了互联互通,我们必须合作。完全可以说,没有合作,就不会有“一带一路”的行动。

实现共同利益的目标对国际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要求,即符合共同利益实现的内容和方式就纳入国际合作范围内,不符合共同利益实现的内容和方式就排斥在国际合作范围之外。国际合作的程度和水平又将影响和决定了共同利益的实现及程度。

(五)功能:改善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的实施在带动参与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同时,将有效地改善全球治理。或者说,“一带一路”有两大功能:一是共同发展,二是改善全球治理,而且这两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需要合适、良好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共同发展。

从现代化进程来看,现代化的正效应导致不同国家整体实力的相应变化,其负效应(发展型危机)引发全球性问题;无论正效应还是负效应,都将引发对全球治理的改善和改革的要求;全球治理的成效体现在某种国际秩序的形成和发展,而这种国际秩序又将助推或阻碍现代化的进程。

今天,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及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改善和改革的重大和迫切要求。如何改善和改革全球治理,形成新的国际秩序或全球秩序,是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将决定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

“一带一路”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应该成为全球治理改善和改革的重要准则。具体表现为: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而不是由一个或几个大国来掌握世界命运,制定国际规则,治理全球事务,独享发展成果。由此形成的全球秩序,将会有效地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共同现代化的进程。

具体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共同体是全球治理改善和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或主导者,实现共同利益的目标引导全球治理改善和改革的方向,互联互通建设的进展和水平驱动全球治理改善和改革的内容和方式,良好的全球治理不仅促进、提升互联互通的进展和水平,而且将助力共同利益的实现。

五、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统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表明:现代化在不同国家的推进,全球化日益加深,由此导致了国家实力格局的变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形成;这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都要求全球治理体系做出调整和创新,如果调整不力,全球治理体系就难以适应国家实力格局变化的要求,或者无法有效地解决全球性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全球治理体系的这种非良性将导致了国际秩序的失序,即公正合理不足。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现代化与全球化将遇到严重的环境障碍而难以推进。

这就是今天的世界景象,“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也是一个不确定性日益增大的世界。

“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及其实践,将带给人类社会一个美好的未来:

国际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将形成新型的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

国际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基于互联互通建设的需要,进而改善和改革全球治理的机制和体系,将形成全球秩序。

包容性全球化和公正合理的全球秩序的进化,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见图2)。这将彻底告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同时抛弃国家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

图2 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开启包容性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活动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不断增强的,全方位的交往、联系、流动与相互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并导致人类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从国家性向全球性(从国家坐标向全球坐标)的根本性变革。”(蔡拓,2015)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主要是指产品、技术、服务、资本、市场信息和观念的跨国流动过程。其流向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这个过程就是现代化。因此,本报告假设“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

各国学者对全球化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但很少有人把现代化与全球化联系起来。我们认为:全球化也应该有传统与新型之分,传统全球化就是基于传统现代化逻辑的全球化,新型全球化是基于共同现代化逻辑的全球化,可称其为包容性全球化。

这种包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域的包容,全球化参与者相互尊重对方的意识形态、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对话协商的方式处理全球性问题。而不是强势的一方,把自身的意识形态、基本政治制度强加给他人。二是经济领域的包容,全球化参与者以实现共同利益为优先追求,而不是单纯追求本国利益和小集团利至上。坚持共同发展,使全体参与者都能够受益,而不是少数国家和群体受益。这就要求拥有优势的一方,更多地承担责任和义务。三是社会文化领域的包容,全球化参与者相互承认并尊重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而不是把社会文化分优劣、先进与落后,把自认为先进优质的社会文化强加于他人。四是生态领域的包容,坚持生态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均衡发展。而不是只顾经济增长,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环境。

“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中的国际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推动互联互通建设,这将形成新型的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国际共同体形成的本身就是政治上、社会文化上包容性的体现,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就决定了经济上、生态上包容性实现的可能性,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将具体实现经济上、生态上的包容性。

(二)形成全球秩序

“全球秩序是以维护人类整体利益为价值导向的,为治理全球问题,围绕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在全球层面上国家、公民社会和市场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互动状态和社会安排。”(蔡拓,2015)这种全球秩序并未形成。

全球秩序的形成需要全球治理的改善和改革。在传统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全球问题产生并引发全球危机,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和发展。全球治理对全球问题的解决有三种结果:一是有效地解决了某类问题,例如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等;二是适度解决,但该问题仍然存在,例如生态环境问题;三是未能解决并且日益严重,例如贫富分化不平等问题。

目前的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缺乏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没有适应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陷入了“参与的赤字”和“责任的赤字”困境之中,难以有效地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球治理仍然在传统现代化与全球化逻辑框架内运行。

“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是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价值导向的全球公共物品,其中的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国际共同体将成为全球治理的行为体,这些行为体主要是国际政府组织,而不是单个的民族国家;是企业国际战略联盟,而不是单个的跨国公司;是国际非政府组织,而不是单个的非政府组织。国际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将逐渐形成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基于互联互通建设的需要,将从强制性、等级性管理转向平等性、协商性、自愿性和网络化管理。这些改善和改革,将逐渐形成具有“善治”特性的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

“善治”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将形成上文定义的全球秩序。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人类整体利益具体表现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全球秩序,其实现方式就是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

“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产生的包容性全球化和形成的全球秩序,通过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的不断改善和改革,两者之间将形成一种互为进化的关系。包容性全球化也可能产生新的全球性问题,只要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做出相应的改善和改革,就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些新问题,进而推动全球秩序的进化。全球秩序的稳定特性将有助于包容性全球化的发展,进而实现人类整体利益。这个互为进化的过程就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因此,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出发点,遵照共同现代化的基本逻辑,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一道,逐渐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

柯银斌,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猜你喜欢
共同利益共同体一带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破坏发展环境,就是挑战东北人民共同利益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