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利益

  • 从历史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公众的,是为共同利益服务的。中国在其最强大的时候,也没有侵略或殖民其他小国,没有给其他小国强加不平等条约等。因此,从历史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曾经获得过的胜利,经历过的苦难,都可以教会我们很多,给予我们在当今世界生存所需要的智慧。与此同时,我们有义务促进文明的持续对话,因为我们有古老的文化;我们也有责任这样做,因为我们有古老海岸文化的特权。除此之外,我们在文明对话的时候,需要相互学习。我举个例子,孔子强调尊重、自主的概念,苏格拉底试图将正义定义为人类美德

    国际公关 2022年4期2022-08-23

  • “囚徒困境”案例思想的深度探讨
    囚徒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对于他们的共同利益缺失维护与管理,才是造成其产生困境的根本原因。由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识这一案例涉及的深层经济学思想:现实社会存在有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约束的个人利益与没有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约束的个人利益的区分,对于博弈中有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约束的个人利益,必须首先维护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这样才能最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因此,需要对博弈各方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实施有效管理,切实维护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非合作博弈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3-27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文化融合  共同利益【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3.011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尤其是1840年以后,每个中国人自身的安危就与国家和民族安危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扛起为中华民族求独立求复兴的大旗,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3期2022-03-23

  • 国家是为调和不同利益的矛盾而生
    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集团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益的联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

    领导月读 2022年5期2022-03-18

  • 浅析“立场”问题
    手段 根源 共同利益哲学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一门只关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脱节的学科,它提出过许多不同方向的问题,其中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诸如正义、伦理、道德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方案,而“立场”似乎与这些问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立场”进行解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一、“立场”一词的来源“立场”一词大致在20个世纪20年代被引入中国,受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对立场这一概念所要表达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辞海》对其解释强调“特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2期2022-02-19

  • 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路径①
    明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在主体意识基础上的完全一致,恰恰相反,个体对共同体的依赖正是缺少特殊利益和主体意识的表现。就此而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并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共同体。及至近代市民社会发育并且成熟后,人类社会开始向“政治共同体”过渡。“政治共同体”的崛起伴随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取代“人的依赖关系”的进程,人对“物的依赖性”关系意味着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纽带、人的生存方式之基础的不再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而是直接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这种共同体也

    劳动哲学研究 2021年0期2021-12-27

  • 《指标陷阱》《共同利益经济学》
    正。寻找实现共同利益的方式《共同利益经济学》作者:[法]让·梯若尔 [译]张昕竹 马源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该书分为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学家职业、经济制度框架、巨大的宏观经济挑战、产业挑战等五部分,回应时代关切议题,力倡经济学社会责任,旨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在当前大变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找到新的均衡格局,寻找共同利益应当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书友说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一些国家内部,阶层撕裂的趨势已经十分明显,在美国近期举行的选举中,败选的特朗普同样获得了7000多

    杭州 2021年7期2021-06-29

  •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利益规定性及其时代呈现与实践转化
    长义摘 要: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互动构成了意识形态生成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在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中展开的,二者之间的对立突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者之间的统一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对立形态的多样化、统一范围的扩大化和互动交往的“缺场化”,在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又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应优化利益引导方式,将二者的对立转化为

    理论导刊 2021年3期2021-03-24

  • 浅析中日关系
    国都认识到了共同利益的重要性,也将从共同利益角度出發重新审视两国关系。但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国未来关系发展方向并不确定,需要两国一道为中日友好关系进展做出努力。关键词:中日关系;共同利益;中美关系一、中日关系历史变化1、新中国成立前中日关系历史变化中国与日本地理位置相近,隔日本海相望,并且在两汉时期中国已经和日本有了友好往来关系。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日本遣派使者同中国进行友好往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优秀儒家文化思想传入日本,再到隋唐时期中国与日本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2020-12-07

  •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讨
    ;合作共赢;共同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尤其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继续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政府高度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1期2020-12-07

  • 共同利益、身份认同与国际合作: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研究发现,共同利益和身份认同是影响国际合作的两个核心变量,二者的共振决定国际合作的实现程度。本文尝试建立共同利益、身份认同与国际合作的新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共同利益、身份认同及二者共振对国际合作的作用机制。倡导建立国际公共产品的联合供给模式,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增续动力。通过共同利益的整合与创造,突破利益隔绝“藩篱”,减少互斥利益及其干扰,实现国际合作的充分与分布再平衡;通过合作身份的凸显与相互确认,减少消极情绪和错误认知,推动“收益—责任”分配的日趋平衡

    社会科学研究 2020年4期2020-09-22

  •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的哲学解读
    学家一样肯定共同利益的存在,但与其不同的是,他更强调将利益放置于现存的关系中去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虽处于向马克思共同体过渡的阶段,但其着眼于全人类的普遍利益并以此为根基超越了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狭隘的利益观,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资本利益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題旨。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利益;实践导向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9-0008-03利益是社会发展的

    学理论·下 2019年9期2019-10-21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和”文化的当代追求
    “和”文化;共同利益;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经验与实践中总结并在21世纪初向全世界提出、倡导并推动的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理念。它的核心理念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密切相关,是体现着中国智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本文将就其联系与相互作用进行深入探究。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在不同的时代经历不同的变化也身处不同的地位,但是它的本质思想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在今天依然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正如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2019-09-27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广泛共识的四重维度
    时代呼唤,是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基本追寻,是迈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行动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现代性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为站在不确定性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关键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历史;资本逻辑;共同利益;中国方案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9)02-0058-006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日益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性困境,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17年3月,构建人类

    治理研究 2019年2期2019-06-11

  • 纳什均衡的内在张力及其消解
    间客观存在着共同利益,而如何维护和落实共同利益的要求才是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正是这种启示展现了博弈论应用于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层意义。从现代理性能够达到的思想高度来认识,“囚徒囚境”或“公共牧地的悲剧”给予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性启示是:人类生活中实际存在着被共同利益约束的个人利益与没有被共同利益约束的单纯的个人利益之区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不能混淆二者。对于有共同利益约束的个人利益,不是不应该考虑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对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必须要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2-11

  • 本真性的理想视角下工匠精神的培育反思
    理想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之间,高职教育似乎正在面临着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这个矛盾本身并不是原生的,正是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功利化的误解,影响了两者的辩证统一。树立面向未来的高职教育理念,对化解这个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化解方法和理念上,高职教育应以培育“工匠精神”作为实践理念,开展高职教育的“精神运动”。这既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追求本真性的理想,同时也能够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树立合理的社会共同利益观。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本真性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2018-12-22

  • 共同利益:高等教育决策的价值基础
    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并不是第一次提出人文主义,但却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让“共同利益”取代传统概念“公共利益”。从“共同利益”到“公共利益”的概念更替,蕴含着教育理念的重大变化,将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在“共同利益”的价值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办学主体越来越多元、学习形式越来越多样,教育国际化纵深推进,政府办学方式发生改变等。顺应这些变革趋势,政府应该推进非政府主体参与办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关注高等教育公平,完善政府监

    大学教育科学 2018年5期2018-11-21

  • 共同利益到共同命运
    全球其他国家共同利益的理念。在反全球化呼声越来越大的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实现人类全球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着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从国家,区域,国际三个层次,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实现不同国家间共同利益的意义,以期更好的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关键词:国家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全球化;利益共同体一、“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随着2011年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了“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基本概念,命运共同体一理念开始被国内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2018-11-20

  •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性
    由;辩证法;共同利益一、共同体的逻辑线路(一)生产力发展是共同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在唯物史观视域内对共同体的发展逻辑的考察,深刻透视了人类社会发展实际,系统阐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中介方式,客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内在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这里的实践不是抽象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人的活动;由人的活动开辟的人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和秩序以及由人的不同历史阶段构成的动态的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此处的实践主要是指以人

    青年时代 2018年15期2018-07-22

  • 全球共同利益: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追求
    和知识的全球共同利益才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追求。要实现这一追求,需要采用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来促进和引导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规范和方向。【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化;共同利益;人文主义教育观21世纪是一个动荡、融合、发展的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年轻。全球化的迅速蔓延涉及各个国家、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其突出特征就是市场化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各种各样的类似跨国公司的管理机制。在这种充斥着“市场化”“数据化

    教育界·下旬 2018年4期2018-07-10

  • Establish Correct Concept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双方必须寻求共同利益;谈判是一个行为过程,而不是一个游戏,良好的谈判可以实现双赢。【关键词】合作 行为过程 共同利益 共同获利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especially after entering the WTO, many of Chinese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s face more and more business negotiation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8期2018-03-05

  • 浅析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及价值意蕴
    运共同体”;共同利益;大国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简介]王芸芸(1991-),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1-0006-02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呼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要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期2018-01-27

  • 马克思利益共同体思想下的全球治理透视
    的价值取向是共同利益,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构成了共同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与全球治理的基础相一致。利益共同体是一个融合了利益冲突、利益协调、利益博弈过程的历史范畴,更是用于维护世界秩序稳定的良药。用马克思的“利益共同体”思想分析全球治理形势,引导全球治理思维,不仅是我们新时期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思维、新创造,更是为全球治理制定解决危机方案提供了一个良善的思路。[关键词]“共同体”思想;共同利益;利益共同体;全球治理;借鉴意义一、马克思“利益共同体”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3期2018-01-22

  • 中国“伙伴外交”的背景、实践、作用与经验
    ]伙伴外交;共同利益;中韩关系;战略合作[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6-0034-04冷战后至今,建立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种重要方式,伙伴外交也为中国争取了更大的外交空间和更多的战略平台。当前中国已经更深入地融入国际体系,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崛起压力和更复杂的外交局面,伙伴外交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当前新的外交形势。一、伙伴关系的起源与中国“伙伴外交”的背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6期2017-09-06

  • 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申
    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坚守的传统,从《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到《学会生存》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再到《反思教育》,人文主义价值观贯穿始终。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申源自对世界格局和教育格局变化的忧虑,以及对教育改变世界的信念。而它的践行,需要增强教育的包容性、重视学习空间、采用综合教育方法。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文主义;教育观;反思教育;共同利益在科技迅猛发展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科学主

    高教探索 2017年8期2017-08-30

  •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在京召开
    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主办,《教育研究》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协办,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共同研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定位,探索教育全球治理背景下的本土化表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出席会议并致辞,知名教育

    出版广角 2017年15期2017-08-30

  • 教育
    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 译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定价:19.00元在教育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一系列重要著作成为指导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2017年出版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对教育再次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时代在变,教育也必须变革。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反思教育》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提出“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愿景,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讨论和行动提供了指南。

    出版人 2017年7期2017-07-20

  • 政治学视角下公共权力的目的分析
    能解决的。从共同利益、政府责任、政治思想等视角解读了政治文明对于权力的不断求索与设计,围绕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契合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与探讨。关键词:权力的目的;共同利益;政府责任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9.081在今天,权力或者权力所有者对我们而言都有着一种神秘的面孔,让我们感到极深的困惑,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权力与政治的结果,而非其本质与深层次的内涵。但若我们在权力的目的方面的态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9期2017-02-04

  • 新媒体时代的品牌融合化传播研究
    品牌与受众的共同利益是融合化传播的基本导向和主要驱动力。本文在分析品牌融合化传播的时代内涵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运行模式的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关键词:融合化传播;新媒体;品牌;共同利益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促进新媒体互动传播的不断深度发展,为品牌传播带来深刻变革。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媒体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及客户端应用等。随着互联网互动体验技术的提升和台网联合等为代表的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传播为品牌与受众的互动创造了时代内涵和自主实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8-01

  • 当前我国利益关系失衡的理性审视
    磊摘 要:“共同利益—特殊利益”的矛盾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重要内容,为考察利益关系提供了科学的分析视角。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利益—特殊利益”体系中共同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共同利益的根本在经济层面,主体是人民群众,最基本内容是保障民生,最高实现形式是共同富裕。在我国的改革进程中,“共同利益—特殊利益”体系呈现出“倒逼—错位—失衡”的演变路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纠偏利益关系失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以民生为导向,强化共同利益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加强政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15年3期2015-07-24

  • 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分工的伴生物,共同利益可分为虚幻的共同利益和真实的共同利益,利益共享是化解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矛盾的必要条件。关键词: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历史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4-0064-04作者简介:蒋维兵(1976-),男,四川南充人,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利益是人的社会化需要,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引起人的利益关系变化。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4期2015-05-30

  •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价值取向探析
    从产生起就与共同利益有着天然的联系。没有群体的共同生存利益,原始自然共同体也不会产生。从价值维度上讲,共同体必然是在对共同体利益的追求中形成的,是共同或公共利益的承载者。共同利益的实现是共同体的现实价值取向,没有共同利益的维系,共同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可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因为共同利益的需要才使得共同体得以形成,没有共同利益,共同体也就会趋于解体。人的共同利益寓于共同体之中,是人的社会性的必然体现。一、共同利益的产生利益是一种价值关

    社科纵横 2015年8期2015-04-09

  • 当前我国利益关系失衡的理性审视 ——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利益—特殊利益”的矛盾分析*
    马克思主义“共同利益—特殊利益”的矛盾分析*易淼1,赵磊2(1.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 2.西南财经大学 《财经科学》编辑部,成都 610074)摘要:“共同利益—特殊利益”的矛盾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重要内容,为考察利益关系提供了科学的分析视角。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利益—特殊利益”体系中共同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共同利益的根本在经济层面,主体是人民群众,最基本内容是保障民生,最高实现形式是共同富裕。在我国的改革进程中,“共同

    西部论坛 2015年3期2015-02-27

  •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探析
    ;相互依存;共同利益中图分类号:F1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008-02作为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关系,贸易对国家政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必须考虑国内经济和他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一般通过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如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共同体)得以实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新保护主义为具体内容的经济民族主义已经成了全球贸易关系中的一股强大力量。这

    北方经贸 2014年12期2015-01-13

  • 论马克思主义共同利益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常生活中,“共同利益”这个概念无论是在经济、政治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可以说都是一个高频词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蔓延和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共同利益”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对“共同利益”这个概念的高频率使用上,而且体现在人们围绕“共同利益”这个概念所展开的一系列深刻思考和反思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共同利益”思想,因此,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不仅有利于充实关于“共同利益”的理论资源,使我们的思考和反思建立在坚实的唯物史观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2014-08-15

  • 公共存在论纲——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公共性研究
    在是人们基于共同利益和需要形成的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不是“先验”的利益形式,也不是个人“让渡”的结果,而是个别利益基于社会存在相互实现的结果。共同利益的形成及其实现,离不开人的平等和广泛地参与。公共存在具有社会性、多样性、开放性三大特点。国家仅仅是公共存在的一种形式。要理解公共行政,必须重新理解公共性。公共存在;共同利益;国家;社会性;多样性;开放性公共存在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存在。因此,从问题域来说,它属于公共性问题研究。公共性问题在西方是一个

    天府新论 2012年1期2012-08-15

  •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现实悖论
    01)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现实悖论李秋实(福州大学 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被部分学者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国际法的理论基石——国家主权的矛盾不可调和,且没有得到充分的国际法文件确认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在事实上也只维护全人类的总体利益而非全体利益,故而遭遇诸多理论障碍和现实悖论,不能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在现阶段更多地体现为一项国际法理念或国际道德。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国家主权;法的理念全人类共同利益能否成为一项新生的国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从民主的伦理基础看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在本质上是以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的伦理政治。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使得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对立,尤其是形成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民主政治在历史上的可能性。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伦理基础,使得社会主义政治成为唯一可能的民主政治。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伦理保障,因为共产党代表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阶级联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联合,形成人民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2期2010-04-11

  • 跨越卢比康河的共同利益之桥
    拓展欧洲国家共同利益推进了欧洲认同。与欧洲认同相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困难的症结是由分工产生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因而可以借鉴欧洲认同的经验建构利益机制,通过拓展人民共同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具体而言,利益共享、平衡和保障机制缓和个人利益冲突约束价值观分化,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统筹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调适价值观冲突,利益导向和整合调控机制拓展共同利益形成价值认同,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就可以通过人民共同利益之桥跨越多元利益卢比康河。关键

    江淮论坛 2009年6期2009-12-31

  •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灵魂
    的利益冲突,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确实是为劳动群众谋取物质利益的。正是这一原因使我们对党、社会主义和未来充满信心。当然,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也会发生矛盾,这时应该如何对待呢?作者指出:“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共同利益,目前利益应当服从长远利益,绝不应损害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去追求个人的目前利益”(第104页)。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共同利益是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离开了个人利益,也就无所谓共同利益。而且,个人利益是共

    读书 1984年10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