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2017-08-07 07:34马晓燕
关键词:心肌梗塞例数心脏

马晓燕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00)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马晓燕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 对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入选研究对象为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对常规组(25例)行传统护理模式,对观察组(25例)行传统护理+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临床效果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25/25),优势于常规组88%(22/25),两组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特征(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优势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应用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明显,我院应加以推广应用。

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上接触的比较多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血压低等症状[1]。如果急性心肌梗塞突然起病,患者除了要承受较大的身体病痛外,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煎熬,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悲伤等情绪,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本文对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25例)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范围(23~71)岁,年龄均值(43.2±3.3)岁,患者有下壁心梗与患者有前壁心梗的例数均为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与合并高血压的例数分别为9例、10例;观察组(25例)的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范围[22,70]岁,年龄均值(42.6±4.3)岁,患者有下壁心梗与患者有前壁心梗的例数分别为7例、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与合并高血压的例数分别为8例、11例。两组患者一般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主要实行传统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其测量基础血压、血糖、心律等情况,实施心电监测、止痛及镇静等措施以缓解患者疼痛。

对观察组患者实行传统基础护理+心脏康复护理:

(1)心理疏导:急性心肌梗塞一旦病发,常伴有剧烈的疼痛感,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更难以承受,患者容易对现状产生悲观与绝望的情绪,如果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将不利于今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制定相关的心理疏导方案,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患者实行不同的配套措施[2];(2)日常饮食:心肌梗死患者肠胃消化功能有所降低,因此,要注意提醒患者要少量多餐,食物以流质食物为主,适量喝温开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与含有咖啡因的饮料,禁烟禁酒[3]。

1.3 诊断标准

统计常规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得分与护理效果成正比关系,评分高,则表明护理效果好。

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评分指标: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调查方式: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指导填写调查表;评定规则:十分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 0统计学软件展开本次统计工作,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与分析,建立相关数据库;若P<0.05,则说明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100%;常规组总满意度88%(22/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势于常规组(P<0.05)。

表1 两组满意度对比情况 [n(%)]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62.5±4.6)分、躯体功能评分(63.5±4.2)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0.5±5.3)分;常规组心理功能评分(56.5±6.4)分、躯体功能评分(57.7±3.5)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78.5±6.3)分。对比结果可知,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优势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上接触的比较多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伴有呼吸急促,血压低及心跳快速无力等症状。老年患者在该疾病中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与抵抗能力较年轻患者差,急性心肌梗塞一旦病发,更容易对现状产生悲观与绝望的情绪,使老年人患者不堪忍受其病痛折磨与心理煎熬,产生绝望与悲观心理,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从心理疏导、日常饮食、便秘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提高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我院应结合实际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1] 孙利平.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3:105-106.

[2] 陈红梅,樵 丽,秦远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1:11-13.

[3] 刘丽英,王建荣,吴 丹,张 秀,张 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起始时间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3,09:88-89.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01.163.01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例数心脏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为什么心肌梗塞这么“可怕”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心脏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并行?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