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定与临床护理

2017-08-07 07:34霞,吴
关键词:心肌梗死住院常规

李 霞,吴 敏

(贵州省安顺市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心内科,贵州 安顺 561000)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定与临床护理

李 霞,吴 敏

(贵州省安顺市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心内科,贵州 安顺 561000)

目的 研究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与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均采用PCI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细致护理。就两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确切,辅以细致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PCI;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临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以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休息和常规药物干预无法有效缓解症状,可引发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需辅以良好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2]。本研究探讨了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与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常规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3岁~77岁,平均(59.61±2.13)岁。干预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1岁~77岁,平均(59.29±2.3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PCI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细致护理。(1)术前做好患者不良情绪疏导,介绍PCI手术目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配合,术前完善对患者的各项检查,做好器械和药品准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用药,进行碘过敏试验,必要时给予到尿管留置,遵医嘱给予吗啡、杜冷丁止痛和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改善心肌供血。(2)术中配合。术中严格配合医生进行操作,熟悉手术流程,准确迅速传递器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3)术后护理。术后加强患者病情监测,遵医嘱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观察出血情况,并鼓励混着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术后康复治疗。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术后给予患肢制动,避免鞘管脱出。术后4~6 小时可将鞘管拔除,并做好急救准备,预防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合理摄入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食物,预防便秘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率。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无并发症;有效:症状缓解,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组别PCI术后住院时间(d)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干预组6.02±1.5194.51±6.92常规组8.98±2.1382.22±3.57 t 8.8668.334 P<0.05<0.05

2.2 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比较 [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其中,常规组2例胸痛,3例心律失常,3例心源性休克。干预组仅1例心律失常。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n(%)]

3 讨 论

PCI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公认有效、安全方法,但多数患者对PCI缺乏正确认知,通过细致护理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和家属对PCI治疗的认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配合度,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4-5]。

本研究结果显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确切,辅以细致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1] 姚宗芹,付存玉,石运香,等.ERK信号通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33):60-62

[2] 杨进刚,皮 林,宋 莉,等.北京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预后和3年随访结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6):474-479.

[3] 王宇航,杨 蕾,董淑娟,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替罗非班的使用时机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2,52(9):75-76.

[4] 赵榆华,傅 宴,雷 婷,等.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4,35(13):2056-2058.

[5] 苏亚民,潘 闽,耿海华,等.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附17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3,53(34):40-42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

B

ISSN.2095-6681.2017.01.135.02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住院常规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妈妈住院了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常规之外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