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2017-08-07 07:34
关键词:肠溶片氯吡内科

王 娟

(包头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王 娟

(包头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目的 探讨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抽取64例于2015年06月~2016年08月因心绞痛到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常规组与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持续时长均高于治疗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对心绞痛患者治疗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心绞痛;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

心绞痛属于心血管疾病类型之一,临床显示其主要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中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这可能促使患者病情发展成为心肌梗死,现阶段药物治疗心绞痛被应用广泛[1]。本文以64例因心绞痛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对比,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下为详细报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64例于2015年06月~2016年08月因心绞痛到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常规组与治疗组,其中常规组年龄结构:43~69岁,其均值(52.7±4.5)岁;男女结构比12例女性:20例男性;病程:(2.3±0.5)年;治疗组年龄结构:44岁至73岁,其均值(54.2±3.7)岁;男女结构比15例女性:17例男性;病程:(3.0±0.4)年;64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能进行下一步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在实际的用药前必须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禁忌,其中有哮喘病患者、溃疡病患者以及对抗炎药与止痛药过敏者均不得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氯吡格雷。常规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方案,采用口服,剂量为100 mg,一天服用一次,服用时间为1个月。治疗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方案[2]。氯吡格雷同样予以口服,一天服用一次,剂量为75毫克,治疗周期为1个月;阿司匹林的口服方式于常规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持续时长进行客观对比。其中治疗效果分为3个指标。①无效指标: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前区疼痛、心悸等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更加严重,相对于治疗前,其心电图检查结果没有发生变化;②有效标准: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前区疼痛、心悸等症状均有得到一定的改善,且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有稍微降低。③显效标准: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前区疼痛、心悸等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且心电图恢复到正常状态。

1.4 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常规组81.2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详细数据如下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n(%)]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长对比情况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长分别为(2.57±0.22)次/周、(3.2±0.3)s;常规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长为(4.51±0.2)次/周、(5.78±0.31)s;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长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3 讨 论

就目前而言,临床上治疗心绞痛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予以改善,使得其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缺血。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其能够有效阻断血栓素A2,进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3]。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的衍生物属于ADP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引至血小板聚集,同时还能够使冠状的血流量增加,进而减少耗氧量以及心肌收缩力,最终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

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显效患者18例、治疗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常规组显效患者16例、治疗有效率81.2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绞痛发作频率(2.57±0.22)次/周以及持续时长(3.2±0.3)s均短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以及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1] 宋付凯.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09:104-105.

[2] 万 芳.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1:68-69.

[3] 杨雪艳.心血管内科心绞痛药物治疗与疗效临床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8:70.

本文编辑:李 豆

R541.4

B

ISSN.2095-6681.2017.01.33.02

猜你喜欢
肠溶片氯吡内科
内转科型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