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诊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7-08-07 07:34张峰涛
关键词:内科血肿脑出血

邹 辉,张峰涛

(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新疆 阿克苏 842200)

脑出血急诊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邹 辉,张峰涛

(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新疆 阿克苏 842200)

目的 探讨观察脑出血在急诊内科中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内我院急诊内科抢救的的脑出血患者37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特点、脑出血症状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并总结临床对其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急诊内科抢救治疗的37例患者中治愈23例,占比75.68%(28/37);和好转13例,占比21.62%(8/37);1例死亡,占比2.70%(1/37)。结论 通过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突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因、症状特点,针对性采取急诊治疗措施,可以明显避免因盲目抢救而知使患者病情突发加重情况,从而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整体生活质量。

脑出血;急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脑出血是因脑部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或者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实质内及脑室内出现出血症状。临床多见动脉血管出血,多发于脑部基底节附近,其次发于桥脑及小脑处[1]。突发性脑出血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40~7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多因颅内血压突发升高致使微血管破裂出血,其会在颅内逐渐形成血肿,进而诱发出一系列的临床异常症状,重则易发脑疝等[2]。脑出血的病情较急骤、较凶险,且致死率极高,因此,及时进行急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急诊内科抢救的的37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统计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内我院急诊内科抢救的的脑出血患者37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5.34±3.56)岁;其发病诱因统计为:生活事件争执诱发情绪紧张或遭遇应激事件刺激而发生脑出血者21例,占比56.76%(21/37);过度劳累者12例,占比32.43%(12/37);排便困难者3例,占比8.11%(4/37);无明显性诱因1例,占比2.70%(1/37)。并且均排除伴严重性其他器质性疾病,还排除患严重心肾肝等基础疾病。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的剧烈头疼26例、意识障碍27例、眩晕症13例、反复呕吐11例、癫痫5例、大小便失禁3例。

1.2 诊断方法

CT可提示病理演变的动态情况,如颅内有无存在圆形或卵圆形的高密度且质地均匀的血肿,新鲜血肿边界是否清楚,可明确其血肿的大小、形态和发生部位,以及有无破入脑室等具体情况。而核磁共振检查能够进一步发现CT不能明确的小脑或脑干微少量出血情况。这两种检查手段可为临床确诊及急救治疗提供可靠性指导。本组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均明确诊断患脑出血,出血量介于9.5 mL~30 mL以内,均符合急诊内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标准。

1.3 治疗方法

在明确诊断后,积极应用硝酸甘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心电监护和人工吸氧,给予意识障碍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控制每6 h/1次输液;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动态和意识障碍变化情况,并观察经用药治疗后其症状缓解效果,科学计时并合理调整用药量。若昏迷患者的病情加重,且腱反射、肌张力也逐步降低,并发去大脑强直及对侧锥体束症状时,除上述甘露醇静脉输液治疗外,还需在积极给予脱水治疗,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0~20 mg,2次/d。然后,及时采用微创手术清除患者颅内血肿[3];术前行必要CT检查,评估出血量并定位出血最多部位,回避脑部重要功能区及动脉血管,寻找距颅骨最近的CT扫面平面,选择最佳头皮标记点位做为钻颅点;测量穿刺距离,有效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封闭顶口,以抽吸血肿;开放引流管,3~5 d,6 h可引流1次,待血肿清除≥80%后拔除。

2 结 果

通过急诊内科抢救治疗的37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13例,死亡1例。见表1。

表l 脑出血急诊治疗效果情况统计表(n,%)

3 讨 论

临床脑出血的表现主要有:不同程度头痛症、言语不清甚至失语、恶心伴呕吐、肢体不灵、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上述各种脑出血症状均可与脑出血量的多少、速度、出血点及血肿形成的大小有关。脑出血大量、深部出血、脑干出血、丘脑出血等均可迅速引发患者昏迷,甚至仅数小时或数日内致使患者死亡。在急救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脑出血的抢救原则操作。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休息,较少不必要的搬动,保持其呼吸畅通。临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高浓度人工吸氧,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另外,在脑出血的急性期内,患者常常伴随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症状,甚至形成脑疝。因此,临床急诊应给予脱水剂治疗,以及时降低颅内压,有效控制并消除脑水肿症。一般应根据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及实际需要程度,合理决定脱水剂治疗的用量、用法,并通过对颅内压的动态监测,及时调整急诊治疗措施,以做到有效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针对性采取急诊治疗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整体生活质量。

[1] 苏东燕,李国松,杨大满.急诊内科治疗43例突发性脑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9):176-177.

[2] 肖杰荣.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救治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0):365-36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743.43

B

ISSN.2095-6681.2017.01.79.02

猜你喜欢
内科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内转科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