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解决措施

2017-08-07 07:34
关键词:心理压力内科心血管

李 婵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解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解决措施

李 婵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0)

目的 主要是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 主要是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心血管科室的45位护理人员为实验组,对其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之后分析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其解决措施。并且选取同时期其他科室护理人员45位为对照组,最终进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发现实验组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其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结论 对于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来说,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必须要对其进行解决,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压力,以此来不断提升护理的质量。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措施;探讨

对于医院心血管疾病来说,属于临床多发病及常见病,并且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的责任较大。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较为突然,抢救较多,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工作状态,这导致其心理过于紧张,压力较大,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若是不及时进行解决,那么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以及护理的效率。所以必须要结合其心理压力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解决。以下主要是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心血管科室的45位护理人员为实验组,对其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之后分析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其解决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要是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心血管科室的45位护理人员为实验组,年龄为23~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1±5.1)岁。护龄在1~25年之间,平均护龄(7.1±4.1)年。对其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之后分析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其解决措施。并且选取同时期其他科室护理人员45位为对照组,年龄在21~55岁之间,平均年龄(32.1±4.6)岁。护龄在1~23年之间,平均护龄(7.6±3.1)年,最终进行结果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提出心血管内科相关问题,主要以相关心理层面的问题为主,以此来让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进行回答,从而来分析评价其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且与对照组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最终来进行判断。同时能够针对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发现实验组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其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汉密顿生活满意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汉密顿生活满意评分比较(±s)

组别n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汉密顿生活满意评分实验组4560.3±3.159.3±2.616.1±1.4对照组4548.1±4.147.1±2.311.4±1.9 P<0.05<0.05<0.05

3 讨 论

3.1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就是工作量大,对于心血管内科来说,由于其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导致收治的病患较多,很多患者的病情也较重,生活无法自理,多数患者为中老年患者,反应比较迟钝,这样导致其无法有效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疾病的治疗[1]。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护理应用的仪器较多,并且仪器需要经常维护,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经常值夜班。若是遇到紧急情况,那么必须随时到岗,对护理人员造成了加到的压力,疲惫感较强。

其次就是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很多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发生一些不良状况以及并发症,引发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等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导致工作环境较为紧张[2]。一些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不满意护理质量,容易对护理人员指责等,同时现场患者的抱怨声、痛苦声、仪器的警报声以及呼吸机等仪器的声音等,都会导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紧张,护理人员的压力很多,容易出现情绪不良等状况,很容易陷入精神困境。

最后就是高风险压力,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较大的风险,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因此其稳定性较差,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患者及家属会对医疗护理产生较高的期待,对于患者反复变化的病情无法接受,会将责任归咎于护理人员,导致护理纠纷的出现。这样将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压力逐渐增加,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护理的质量[3]。

3.2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的解决对策

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来说,要想有效进行压力的解决,首先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在患者入院的期间,护理人员要为患者以及相关家属来介绍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与效果预测等,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介绍[4]。另外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阐述操作的必要性,能够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利用沟通卡以及图片等方式来对语言障碍患者进行讲述以及沟通。以此来充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够不断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升,避免产生问题。

其次就是护理人员要进行自我心理压力的调整,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来说,存在压力是正常的,因此这就需要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要进行自我调节,能够积极面对心理压力,进行压力的调整,意识到压力所造成的影响[5]。从而来结合自身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调整。护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与人沟通,若是遇到问题能够及时与同事沟通,若是发现自身的压力无法排解,要及时寻找心理医生进行情绪的调整,能够放松精神,从而来形成较为愉快的心理气氛,不断提升个人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不断促进自身的进步与成长。

再者就是适当降低工作强度,工作任务过于繁重是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院要为心血管内科配备充分的护理人员,能够合理进行人员的配置,工作强度大将会导致心理压力超负荷,身心较为疲惫,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医院管理人员必须要保证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比例,能够充分降低护理人员的压力,从而来充分保证护理人员健康成长。

最后就是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医院相关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以此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素养[6]。从而来保证其顺利的进行护理工作,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效对问题进行观察以及处理。同时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以及交流能力,有效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便于形成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来说,由于工作环境较为紧张,工作任务较繁重,并且工作风险也比较大,这导致护理人员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种状况,医院必须要结合护理人员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但缓解其工作压力,能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且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护理人员工作过于繁重,提升护理人员的合作能力,从而来不断提升护理的质量。

[1] 袁 蓉,曹 茜.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1):13,15.

[2] 吴 宁.减轻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的主要应对措施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6,(21):35-37.

[3] 薛芳萍.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应对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6-8.

[4] 刘 琼.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269-270.

[5] 蒋娟妹,蔡 静,付 翠,陈 娜.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4):86-88.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01.115.02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