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种类及配比对蓝花鼠尾草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2017-08-07 15:00韩智强王夸平温丽娜朱晓昆李向东郑风萍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鼠尾草蓝花冠幅

韩智强,王夸平,温丽娜,朱晓昆,陶 琼,李向东,郑风萍,徐 云

(1.云南中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肥料种类及配比对蓝花鼠尾草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韩智强1,王夸平1,温丽娜2,朱晓昆2,陶 琼2,李向东2,郑风萍2,徐 云2

(1.云南中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肥料种类和施肥配比对蓝花鼠尾草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4个因素对蓝花鼠尾草株高和生物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对蓝花鼠尾草冠幅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有机肥>钾肥>磷肥。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评价,在供试生态条件下,施用有机肥200 kg/667m2、氮肥25 kg/667m2、钾肥7.5 kg/667m2,最有利于其株高、冠幅的生长;获得蓝花鼠尾草最高生物产量的施肥组合为:施用氮肥25 kg/667m2+磷肥17 kg/667m2+钾肥15 kg/667m2。

蓝花鼠尾草;肥料种类;施肥配比;生物学性状;生物产量

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为多用型香料植物,可作为景观花卉[1],烟叶烘烤过程中添加蓝花鼠尾草可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2],蓝花鼠尾草还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及临床、药理、化学和生药的研究[3]。为明确蓝花鼠尾草在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种类的需求以及不同施肥量对其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蓝花鼠尾草的配套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其规模化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

蓝花鼠尾草:分株繁殖,将植株分解为2~3个带芽繁殖体进行扩繁。待繁殖体长出幼苗,炼苗后移栽。繁育地点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兴滇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1.2 供试肥料

有机肥:市售,符合YN525—2012标准;氮肥:尿素,N含量为46%;磷肥: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7%;钾肥:硫酸钾,K2O含量为50%。

1.3 试验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设有机肥(Y)、氮肥(N)、磷肥(P)、钾肥(K)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共9个处理,小区面积30 m2,各处理组合及因素水平见表1。蓝花鼠尾草移栽后,及时抗旱保苗,按照表1所示用量施肥。进行日常田间管理,根据蓝花鼠尾草的生长特点,移栽后100 d调查其株高、冠幅等生物学性状,于成熟期调查其生物产量,相关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表1 L9(34)正交试验设计 (kg/667m2)

2 结果与分析

2.1 4个因素对蓝花鼠尾草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由表2极差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对蓝花鼠尾草株高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N)>有机肥(Y)>磷肥(P)>钾肥(K);各因素对蓝花鼠尾草冠幅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N)>有机肥(Y)>钾肥(K)>磷肥(P)。若以株高为考察指标,各因素最优水平分别为Y2N3P1K2;若以冠幅为考察指标,各因素最优水平分别为Y2N3P1K3。因表2中钾肥一列K2冠幅值与K3冠幅值相差仅为0.2,为在实际生产中节约肥料用量,可将以冠幅为考察指标的各因素最优水平取为Y2N3P1K2,与以株高作为考察指标的各因素最优水平相同,即:施用有机肥200 kg/667m2、氮肥25 kg/667m2、钾肥7.5 kg/667m2,最有利于蓝花鼠尾草株高、冠幅的生长,不必添施磷肥。

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

另外,由表2可知,各因素对蓝花鼠尾草生物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N)>有机肥(Y)>磷肥(P)>钾肥(K);各因素最优水平分别为Y1N3P3K3,即施用氮肥25 kg/667m2、磷肥17 kg/667m2、钾肥15 kg/667m2,不必添施有机肥。

2.2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将钾肥(K)作为误差列,对表2中株高、生物产量的试验数据作方差分析(表3),结果表明:有机肥(Y)、氮肥(N)、磷肥(P)3个因素对蓝花鼠尾草株高以及生物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N)>有机肥(Y)>磷肥(P);3个因素对蓝花鼠尾草株高以及生物产量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将磷肥(P)作为误差列,对表2中冠幅的试验数据作方差分析(表3),结果表明:有机肥(Y)、氮肥(N)、钾肥(K)3种因素对蓝花鼠尾草冠幅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N)>有机肥(Y)>钾肥(K);3种因素对蓝花鼠尾草株高以及生物产量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表3 L9(34)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为更好地反映各处理因子对蓝花鼠尾草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影响的差异,对因素各水平进行显著性分析,采用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1)对蓝花鼠尾草株高及冠幅的影响,各因素各水平间均无显著差异;(2)对蓝花鼠尾草生物产量的影响,有机肥第1水平与第2水平差异不显著,与第3水平差异显著,第2水平与第3水平差异不显著;氮肥第1水平与第2、第3水平间差异显著,第2水平与第3水平间差异不显著;磷肥第1水平与第2水平差异不显著,与第3水平差异显著,第2水平与第3水平差异不显著;钾肥第1、第2、第3水平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对供试9个处理进行显著性分析并作多重比较,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不同处理间的蓝花鼠尾草株高及生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处理6的蓝花鼠尾草株高最高,处理3的蓝花鼠尾草生物产量最高。不同处理间的蓝花鼠尾草冠幅差异均不显著。

表4 L9(34)正交试验4个影响因素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表5 L9(34)正交试验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综上所述,供试蓝花鼠尾草在生长过程中,施用有机肥200 kg/667m2、氮肥25 kg/667m2、钾肥7.5 kg/667m2,最有利于其株高、冠幅的生长;要获得最高的生物产量,则应以氮肥、磷肥和钾肥搭配施用,且各种肥料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施用氮肥25 kg/667m2、磷肥17 kg/667m2、钾肥15 kg/667m2。

3 结论与讨论

蓝花鼠尾草适生性强,施肥能促进其植株生长,增加其生物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蓝花鼠尾草对肥料的需求较高,施用肥料的8个处理中,蓝花鼠尾草的株高及生物产量均高于不施肥料的对照;其中,不添施磷肥最有利于蓝花鼠尾草株高、冠幅的生长,而要获得最高的生物产量,则应以氮肥、磷肥和钾肥搭配施用,两者存在矛盾。究其原因,可能是供试土壤本身肥力较高,在供试蓝花鼠尾草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蓝花鼠尾草的目的在于收获其生物产量,因此氮、磷、钾3要素对蓝花鼠尾草植株生长的作用相铺相成,只有氮肥、磷肥和钾肥配合施用,才能发挥最大的肥效,达到高产目的。

[1] 田春元,辛淑清,张伟英,等. 蓝花鼠尾草的繁殖技术及应用[J].现代园艺,2015,(12):65-66.

[2] 詹 军,周芳芳,张晓龙,等. 密集烘烤过程中添加香料植物对烤烟上部叶香气质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7(6):639-647.

[3] 王宗霞,康 慧. 蓝花鼠尾草组织培养试验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9):58-59.

(责任编辑:夏亚男)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and Fertilizing Proportion on Biological Character and Biomass of Salvia farinacea

HAN Zhi-qiang1,WANG Kua-ping1,WEN Li-na2,ZHU Xiao-kun2,TAO Qiong2,LI Xiang-dong2,ZHENG Feng-ping2,XU Yun2
(1.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Yunnan Branch of China Tobacco Industrial Corporation, Kunming 650106, PRC;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650205, PRC)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and fertilizing proportion on biological character and biomass of Salvia farinacea were studied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L9(3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4 factors on plant height and biomass were nitrogenous fertilizer>organic fertilizer>phosphatic fertilizer>potash fertilizer, and the order of 4 factors on crown width was nitrogenous fertilizer>organic fertilizer>potash fertilize>phosphatic fertilizer. The data subjected tovisual analysis, variance analysis and multiple comparison, and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the plant growth in the test were: organic fertilizer 3000 kg/hm2+nitrogenous fertilizer 375 kg/hm2+ potash fertilizer 112.5 kg/hm2,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to gain higher biomass in the test were: nitrogenous fertilizer 375kg/hm2+phosphatic fertilizer 255 kg/hm2+potash fertilizer 225 kg/hm2.

Salvia farinacea; different fertilizers; fertilizing propor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 biomass

S681.9

:A

:1006-060X(2017)06-0028-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6.009

2017-01-03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4BB013)

韩智强(1963-),男,云南昆明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烟叶生产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徐 云

猜你喜欢
鼠尾草蓝花冠幅
“神奇的食物”⑤ 蔬菜皇后——西蓝花
不同施肥种类对屏边县秃杉种子园林木生长的影响
峨眉含笑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蓝花楹小宅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
鼠尾草酸对β-淀粉样蛋白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亚临界水萃取康定鼠尾草中丹参酮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好好地吃一朵西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