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学习视野下《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课程知识树的构建

2017-08-09 03:00范洁群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7期

范洁群

摘 要:微型学习是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體的新型学习模式,《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课程适合采用微型学习的方式。构建课程知识树,可以使微型学习中学得的片段知识构成有意义的整体,帮助学习者搭设微型学习的路径,建立整体课程知识体系框架。

关键词:微型学习;知识树;工程建设监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7-00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005

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微型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型学习中学得的片段知识可以借助课程知识树构成有意义的整体。我尝试进行微型学习视野下《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课程知识树的构建,以知识树的枝叶搭设微型学习的路径。

一、微型学习及其内涵阐述

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简称 M-Learning 或ML)这一概念于2004年提出,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 (Lindner) 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1]。微型内容是微型学习的对象,可以是微视频、一段音频、一个小的动画、小文本、一张图片,甚至是一个链接。微型媒体是微型学习的载体, 一般指便携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一次会议中进一步明确微型学习是以特定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具有时间短(一般在 10分钟左右或更短)、内容精炼(一般只涉及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等特点,在信息化环境(网络环境或移动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的一种学习活动[2]。

在信息化环境下,借助便携的随身移动设备或固定的IT设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微型片段知识的微型学习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的学习。

二、微型学习视野下《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课程知识树的构建

(一)课程及学生基本情况

《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是开放教育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属于监理入门教育基础课程,课程集技术性、 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于一体,教学内容多而杂,系统性不强,不太好掌握。

我校开放教育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主要为成人学生,学生学习背景差异较大,有部分学生本身从事土建类专业相关工作,实践经验较丰富,但理论知识欠缺;还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没有相关行业背景,学习中需要补充大量的新知识。同时成人学习者缺乏集中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工学矛盾突出。

由此可见,《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课程的知识适合分解为微型学习内容,采用微型学习的方式能更好地解决成人学习者缺乏集中的学习时间;以及因学习者学习背景不同、能力结构的层次不一,传统学习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等问题。

(二)课程知识树的构建

进行微型学习需要把课程内容分解成很多微小的,适合于零碎时间学习的知识单元,即微型知识点。同时知识点之间要体现一定的知识关联,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连续的知识结构[3]。为满足以上要求,我们可以在微型学习视野下构建课程知识树:以微型知识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微小或者极小的知识点;通过课程知识树和各章节分支树建立各微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课程主要涵盖工程建设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合同管理、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安全生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内容,可以把这七部分内容设置为课程的主干(章节树)。其次以主干为控制目标,建立章节树下的知识分支和节点。比如第六章安全管理,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监理工作和安全事故的处理与应急预案,则可以建立课程主干章节树下的三个知识分支,再在分支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逻辑关系建立更细小的分支和知识树的叶片,知识树的叶片即是不能再细分的微型知识点。安全管理章节树如图1所示。

课程的其他几部分内容也可以建立类似的章节树,进而构建起这门课程总体的课程知识树。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任一知识分支或知识叶片的知识进行学习,并通过知识树将微型知识片段有效的联结起来。

三、结语

微型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片段化的学习机会。通过课程知识树的构建,可以帮助学习者搭设微型学习的路径,建立整体课程知识体系框架,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构建《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课程知识树的尝试,对更好地利用微型学习方式进行课程知识学习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我们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程知识树,并基于知识树建设微型学习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振亭,赵江招.微型学习:成人教育的新途径[J].成人教育,2010(7):35-37.

[2] 曾健.基于课程知识点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网络财富,2009(11)16-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