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咏马诗

2017-08-11 19:37刁淼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7期
关键词:源流

摘 要:唐代是诗歌艺术的顶峰时期,咏马诗在这一时期同样达到全盛。唐代咏马诗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唐代的社会环境,诗歌这一体裁本身的发展成熟,都推动了咏马诗在唐代的繁荣。诗人或借马言志,或用马抒情,或以马来反映社会现实,积极的创作促使有唐一代咏马诗佳作迭出,对后世咏马诗的创作也颇具影响。

关键词:咏马诗 源流 原因 基本面貌

自古以来,马跟人的关系就很密切。在数千年悠久漫长的农牧文明历史中,耕作、牧猎、征战、运输等主要的社会生产行为,都离不开马的参与。周穆王的八骏,楚霸王的乌骓,关云长的赤兔,秦叔宝的黄骠都是记载于书的名马良驹。人与马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共同合作、默契交流,使人很自然地将马人格化。在文学作品“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中,就不乏“以马喻人”的现象。并且“以马喻人”可以说是贯穿古今。

一、唐代咏马诗文学源流

以诗文咏马,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不少吟咏马的诗句。如:《齐风·载驱》有“四骊济济”的诗句,《小雅·白驹》共四段,每段以“皎皎白驹”起兴,《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车。执辔如组,两骖如舞。”描写猎人控马驾车、围场射猎的英武气概。此后,有关诗文接踵而至,不胜枚举。

汉武帝刘彻的《天马歌》是一首专门咏马的诗篇。“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此诗咏天马,形神兼备,堪称中国诗歌史上较早的一首通篇咏马佳作。三国曹魏文学家曹植的《白马篇》,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捐躯赴难的英勇行为,并以白马加以衬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此诗笔墨重心不在咏马,却写得颇具特色,塑造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为国立功的少年游侠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所谓“马者,兵之用也”。西晋诗人张华的诗句“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壮士篇》),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诗句“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得张。”(《代出自蓟北门行》),北朝诗人庾信的诗句“马有风尘气,人多关塞衣。”(《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七),都是涉及军事的咏马诗句。

唐代的咏马诗是对前代咏马诗的继承和发展。咏马诗在唐代进入成熟鼎盛阶段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咏物诗本身的发展成熟,还是社会的爱马风气,亦或是人们对题画诗的热衷,等等,都促成了咏马诗在有唐一代的兴盛。下面就此作简要探析。

二、唐代咏马诗兴盛原因

咏马诗在唐代进入全盛时期,既有诗歌本身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等的外部因素。

首先,前代文人的探索与实践为咏物诗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入唐代以来,咏物诗的创作蔚为大观。无论就题材、内容、艺术价值、审美成就哪一个方面而言,咏物诗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咏马诗在这一时期同样达到全盛,仅唐代一个朝代的咏马诗数量,就远远超过前代咏马诗数量的总和。

其次,马在唐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唐人爱马的原因很多,余嘉锡曾谈道:“唐人对外的军事交锋对象,主要是来自西域直到中亚的游牧民族。从地理生态环境看,这一地区的主要特点是草原沙漠占很大比例,而且幅员辽闊。如果没有马,在当时条件下就谈不到战争展开和获胜。”另外,唐代社会养马、纵马风气也促进了咏马诗的繁荣。唐代统治者重视养马更甚于前代,据记载:“大唐承周、隋离乱之后,贞观初,仅得牝牡三千。”“至麟德中,四十年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幅员千里,犹为隘狭,更析八监,布于河曲,丰旷之野,乃能容之”。故当时有“美姬骏足,豪门二娇”之说。

最后,绘马图的繁荣促进了咏马诗的发展。我们知道,先有绘画,后有题画诗。它们之间,相互借鉴,又相互促进,其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在唐代以前,并没有画马的专门画家。至唐朝,由于世风爱马,善画马者便多了起来。在唐代,皇帝不仅设马坊养马、纵马,而且常常命画家来为御马作画。如唐玄宗的爱马“照夜白”,就曾被许多画家描绘过。宁王李宪善画马,在宫中画《六马滚尘图》,博得天子开颜笑。天子如此,群臣便争相效仿。凡家中养有好马者,就算请不到一流的画家,也要请次二流的画家为马作画。唐代画马圣手有:李绪、陈司、曹霸、韩干、韦鉴等。其中以曹霸、韩干为之最。前者代表作品有:《九马图》《逸骥图》《老骥图》《赢马图》等;后者代表作品有:《照夜白》《牧马图》《洗马图》等。随着绘马图在社会上流行,题画马的诗也日渐多了起来。现在留存的150多首唐代咏马诗中,题画诗就占了近十分之一。另外,许多名家多有题画马的诗。如杜甫,16首咏马诗,其中题画的就占了五首。白居易有《八骏图》,元稹有《八骏图诗》,高适有《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顾况有《梁司业画马歌》,等等。可见,绘马图在社会上的风靡,对咏马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唐代咏马诗基本面貌

唐朝有“秦汉以来,唐马最盛”之说。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唐朝出现了诸多咏马诗作。据统计唐代专门咏马的诗有150多首,不管数量或质量,都超越了前代。唐代咏马诗是对前代咏马诗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每一时期的咏马诗都明显地带有它所属时期的社会特征。

初唐时期是咏马诗的发展阶段。此时的咏马诗受六朝遗风的影响较大,多数诗作仅是单纯的描摹物态,即使其中有寄托,也多泛泛而谈,缺乏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比如李峤的《马》、杨师遇的《咏饮马应制》、上官仪的《从驾闾山咏马》等,这些作品形式主义的色彩较浓,明显带有六朝时侧重客观描写、忽视主观表现风格的影响。当然在初唐时期的咏马诗作中,也有写得较好的,比如唐太宗的《咏饮马》、沈佺期的《骢马》等。但从总体上看,初唐的咏马诗仍以咏马遣兴为主流。

进人盛唐,咏马诗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呈现繁荣的局面。说其繁荣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咏马诗佳作较多。如杜甫,在其一生中共写下了16首咏马作品,且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分外精彩。其他如李白、高适、岑参等,也写了一些颇具深意的咏马佳作。比如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对马的描绘入木三分,用笔精准,可谓得马之神。另有存诗仅八首,生平不详的诗人万楚,其《骢马》一诗,借马言志,气势开宕,比之杜甫的咏马诗,也不逊色。

中唐时期,咏马诗的发展进入鼎盛状态。这一时期诗人作诗咏马者颇多,咏马诗作迭出。比如被誉为“诗鬼”的李贺,就写了《马诗》23首。诗人借马来抒发心中所感,或颂扬、或讽讥、或哀悼、或悯惜,其诗作兴寄不一,造语用词极佳。其他诗人如白居易、刘禹锡、韩愈、顾况等,也都留下了为数不等的佳作。

至晚唐时期,咏马诗的发展呈衰颓之势。较之前期,此时的诗人虽多,但咏马佳作却甚少。其中足可称道的有曹唐的《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唐彦谦的《咏马三首》、刘驾的《望归马》等。总体质量上,不可与前期争辉。

内容上,唐代咏马诗中有大量借马写人,托物言志之作。正所谓“良马比君子”,诗人通过刻画骏马矫健奔腾、器宇轩昂的形象,来表达自已不甘人下,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沈佺期的《骢马》:“西北五花骢,来时道向东。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鞍上留明月,嘶间动朔风。借君驰沛艾,一战取云中。”以五花骢疾驰向前,不可阻挡之势,表达自己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之志。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也是一首借马言志之诗。“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赵汸评曰:“前辈言咏物诗戒粘皮带骨,此诗矫健豪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目前。”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全诗看似写马,但通过写马赞扬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上所举二者,皆是表达昂扬之志。但在唐代咏马诗中,也有一部分诗是借咏马来表述不平的世道,以及诗人自己不遇于世的愤懑感慨,其中以李贺为代表。

“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在马矣,又每首之中皆有不经人道语”。《马诗》二十三“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这首诗除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窃据高位的社会现象。

此外,唐人咏马诗中还有一类,无关寄托,只述个人情致之诗。这类诗没有宏观远旨,也不针砭时弊。诗人情感寄寓诗中,简单明了,如在目前。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文天祥.文天祥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王琦.三家评注李长吉诗歌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王琦.李贺诗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明]高棅.唐诗品汇[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周勋初.唐诗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刁淼成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

猜你喜欢
源流
《源流》前进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中国古代建筑“木样”的历史源流及当代发展
原总编辑吴大勇关爱《源流》
竹枝词·五赞《源流》杂志(外一首)
创刊二十载,越办越精彩
我与《源流》相识、相交的故事
《源流》伴我行
我与《源流》
《源流》办得正、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