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探索

2017-08-13 07:04周丽珍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双师型职业教育实践

周丽珍

摘 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实践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不统一

多年来,缺乏明确认定的统一标准,虽然“双师型”职教教师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在有关的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双师型”职教教师建设的目标,但绝大部分都是从数量上做了规定,而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没有达成一致。

2.教师培训环节薄弱,缺乏合理的培训机制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针对中职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培训的时间短,名额有限,我校每年只有2~3人,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未得到本质提高。学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规范的管理方法,教师培训基地尚未建成。

3.经费无保障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培养“双师型”教师设立专项经费。一些办学能力较弱的学校由于生存危机,经费紧缺无力顾及教师的继续教育、无力承担老师的知识更新的任务、专业培训及资格考证等问题。从而造成教师知识陈旧、思想僵化、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质量也就不高。

二、構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1.制度建设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要用机制促进,不要用规定推进

简单的发文件、出台规定,并不能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良好的机制,促进、激励专业教师自觉地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比如,教育部明确规定,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每两年不得少于两个月。但在操作层面,学校因为师资紧张只能把教师下企业实践安排在寒暑假。显然,教师不愿意把寒暑假的休息时间全部用于下企业实践。加之寒暑假期间教师还要参加各种培训,从时间上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拿出专门的时间,安排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或者挂职锻炼。有关省份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甚至在国培、省培计划中也增加了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项目。但据笔者考察,这个培训项目落实得很不理想,甚至出现了教师、学校、企业三方都不满意的情况。教师不满意是因为离开教学岗位一学期,意味着在不能照顾家庭的同时,还面临着收入(课时酬金以及有关资金)减少的窘境;学校不满意是因为教师紧缺,教学任务安排不开;企业不满意是因为下企业的教师没有积极性,不能真正做到顶岗和挂职。显然,三方不满意的现状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机制促进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如果政策规定,到企业实践的教师所有待遇不变,并给予必要的补贴,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顶岗或挂职。教师有了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企业自然欢迎。至于学校层面的意见,只要有了明文规定,也就必须执行。以上笔者仅仅是举例说明,可以考虑的机制建设内容还有许多。比如,把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教师下企业不少于一学期列入教师职称评审的硬条件等。例如,一些发达国家还对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做出硬性规定:必须具有五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且具有三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才能晋升教师职称。诸如此类的一些政策都值得我们借鉴。

2.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培训基地,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合作,要不斷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教育技能的培训,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让专业教师不断充实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我校充分利用本校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和学校聘请的一些行业技能名师,对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的追踪培训,让我校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我校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几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参加培训教师的比例总数超过专业教师总数的1/2。培训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技术得到了提高,这一批教师为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欧美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比较成熟,我们可以借鉴。比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都是校企合作的典范。所以可以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出国、出省考察、进修、培训,包括去“顶岗实践”,也可聘请一些专家来校担任教学工作,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课程与教材与管理方法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层次与力量。

3.社会聘用

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从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正式聘任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社会名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或能工巧匠,或通过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由企业有关专家到学校充当“兼职教师”,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与为了更好的培养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及时从社会聘用了两名有经验工程师做实训指导,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

4.技能竞赛

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是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是职业教育的质量检测,是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技能竞赛水平体现在学生,决定于教师。提高专业教师指导水平,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目的,必须有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技能比武、科技制作与创新比赛等活动,建立健全骨干教师教学团队、教授工作室,形成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有教务处、人事处联合组织开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教育改革和科技发展,决定了职校只有采用合理的途径和措施,加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教育技能的培训,实施终身教育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努力打造一只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适应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柏育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双师建设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4):57-61.

猜你喜欢
双师型职业教育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