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学校音乐课堂的教学

2017-08-13 10:08张玮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改

张玮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已经在全国城乡各地积极推广素质教育,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被社会各界所格外重视,尤其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农村在经济及文化等多方面环境的独特性,农村学校音乐课堂教育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在音乐课堂上突破传统,丰富教学方法,在增强农村学生文化及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也为农村音乐教学注入活力,这也是本文希望探讨的核心话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新课改;素质教育;教学体验

虽然新课改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注重美育和德育的培养,但是在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始终还处于较低水准。在课堂教学局面、创意方面都缺乏新意,而且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利,许多学生在文化知识接收方面也有所受限,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尚浅。所以如何让农村学生开阔视野和思维,乐于接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并愿意施展自己的才能,是农村中学音乐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和城市音乐教育一样,农村音乐教育目前也在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它比城市音乐教育局限性更大,且区域性也更强。作为一种非职业性教育,目前我国各地农村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不及文化课教育,这也与文化信息传播和互联网的普及有关。

二、农村中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

(一)心理特征概述

音乐虽然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内涵,但是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展开一定的情商渗透与交流才能发挥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城市中学生不同,农村中学生在接触世界、体验生活、了解文化与社会阅历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并没有城市学生那样丰富,所以严格来说,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是缺乏情商及个性的,甚至在对音乐的理解方面知之甚少。但从中学生特殊发育时期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农村中学生和城市中学生一样身心发展较快,对许多新生事物有好奇感、渴望感与迷惑感,希望与同学、与老师平等交流情感。

(二)基于心理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

1.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理想、兴趣、荣誉感等,农村学生在情感上更加单纯,易于被塑造,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正确塑造他们的思维、观察以及诸多非智力因素能力

2.为学生创造交流空间。教师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主动出声,讲述自己对于音乐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心声。比如在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时,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环境下,说出一件自己生活中最令自己感动的事。

3.拓展学生视野。教师要明确音乐教育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为音乐教学融入新的内容,比如带领学生外出野游,在感受大自然、社会美好的同时教授音乐知识,让学生开阔视野和心胸,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也是一种对教育形态的迁移。

4.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音乐教学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所以说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懂得与学生沟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这是农村音乐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先导条件。而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对音乐教育事业的执着和认真态度上,另外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在教学技巧方面,拥有无限创意和教学经验,总能给学生带来新奇体验的教师也是學生所喜爱的。

三、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技巧实施案例

在心理方面培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兴趣之后,还应该在课堂上应用实际技巧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下文提到了云南某地区学校的音乐教学方式,它充分挖掘了自身的地域性音乐资源,主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团队协作精神。

案例:基于情感导入的体验式音乐教学

情感导入是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手段。云南丽水某中学就利用这一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了《民族打击乐器》课程教学。

1.具体教学操作流程。情景导入——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感受体验音乐教学——实践操作巩固知识——探索求新。

2.具体教学过程分析。本课程主要以教师所设计的《民族打击乐器》为例展开,教师先用影像画面对学生实施情感导入,呈现云南当地的民俗民情,并为学生设置问题观看影片。另外在观影前给学生每人一件乐器,但是要求学生不能随意演奏,要边看影片边思考问题。

學生手中的乐器正是影片中所展现过的,所以在看完影片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听辨乐器的音色,了解乐器的相关知识,尝试用不同的敲击方式来制造音乐声响。同时也要分组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和教师互动发言,谈论自己对乐器及影片中影像的理解。

3.主要是感受体验和对音乐知识的积累。教师用录像和音乐这两种抽象的音乐语言首先帮助学生积累了足够的音乐知识,接下来应该通过自己边示范演奏乐器边介绍乐器理论知识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乐器魅力。

4.要求学生开始实际操作乐器,尝试将刚刚所学到的技巧和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践当中。打击乐器和其他乐器不同,学生可以随意发挥创造能力击打乐器,设计自己的节奏和鼓点制造音响。

最后的课堂时间是创作表演时间。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协商自主决定所要表演音乐节目的创作形式和内容。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创编表演打击乐器节目,是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一个与他人交流音乐知识的平台,它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农村中学一直以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比较死板和单调的气氛,让音乐教学课堂活跃起来,同时也帮助学生通过认知音乐而建立起的自信和勇气。

四、总结

从本文所论述的观点可以总结,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两方面的发展方向,其一,让接触现代文化并不有利的农村学生认识音乐并喜欢上音乐,最好能通过音乐去主动积极的接触外界,学习更多音乐以外的新鲜事物;其二,要大力发展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做到传统与现代音乐文化的兼容并包,通过提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的将音乐艺术在农村教育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芬.培养农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9-10.

[2]唐璐.音乐特岗教师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D].河南大学,2014:18-21.

[3]刘颖.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更应注重社会音乐实践[J].陕西教育(教学),2013(11):40.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