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哈军工文化育人的制度机制

2017-08-13 10:08杨俊曹宇罗元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制度保障制度设计文化育人

杨俊 曹宇 罗元

摘 要:哈军工进行了以其核心价值导向的灌注哈军工精神的制度设计,以严密的工作制度塑造学员的政治品格、以严格的行政管理塑造学员的意志品格、以严谨的教学学术管理塑造学员的学术品格,为文化育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文化育人;制度设计;制度保障

作为中国军校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哈军工的成功,离不开其以文化育人的努力。“终身不渝的报国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志存高远的奉献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育熏陶了一代代哈军工人,使之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先锋和中坚力量。而哈军工精神对学生培塑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以陈赓大将为首的领导严整有序、规范得力的以哈军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以文化育人的制度设计。

一、以严密的政治工作制度塑造学员的政治品格

军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保持学员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培养政治合格的人才。毛澤东主席专门为学院撰写训词,强调学院务必“保持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这在你们的学院,是和全军一样,必须充分领会和一刻也不可忘记的。”他在亲自审定学院教学计划时,又对学院提出“政治坚定,无限忠诚于党、社会和人民”的要求。而彭德怀元帅指示陈赓,哈军工的学员不能有一个是“反革命”。

学院创始人陈赓大将特别重视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对学员政治素质的培养。他明确指出,学院虽是军事技术学院,以为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但它首先是“军校”,必须以政治统率技术,为国防服务,可靠第一,要防止忽视政治的倾向。学院创办伊始,即在《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中,明确提出把政治放在首位,并在《关于执行教育任务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培养目标首先是“对党高度忠诚”、“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工作积极、英勇顽强”,然后才是“精通技术”,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政治的首要地位,有力地推動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

为贯彻这一制度精神,学院在制定教育计划时,规定了政治课时数,在学员入党评优过程中,政治课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思想政治表现是重要的依据。通过课堂政治教育和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升学员政治素质,培养其政治上的忠诚,树立“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价值追求,真正担负起复兴国家和民族的使命。

二、以严格的行政管理制度塑造学员的意志品格

哈军工认为,要使青年学生实施从民到军的转变,必须严格要求。哈军工校风以“严”为核心,陈赓大将反复强调要“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从严施训”;强调养成有军工特点的校风校纪;强调培养的军事工程师必须姓“军”,要严守条令条例,遵纪守法,令行禁止。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学院根据军队三大条令,拟订了系统完善的教学、生活、行政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对学员进行严格的条令条例教育,严格落实内务卫生制度、建立健全昼夜值班制度和值星制度、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严肃整顿军容风纪,加强军人礼节。严格推行“五化”管理与练兵,即一日生活制度化、作风纪律战斗化、军容举止制式化、内务卫生整齐化、院区建设清洁化,建立正规化军事生活秩序,严格军人作风养成,磨砺锤炼军人品格。

严格的军事行政管理,打造出了军工严整的生活秩序,不仅使学员从外形上军容军姿整齐,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其军人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锤炼了其军人意志品格。几年训练之后的哈军工学员,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周日出游,自动保持队形、身着戎装、英气勃发的哈军工学员,成为哈尔滨街头令人瞩目的独特风景,每逢五一国庆的游行,哈军工壮军威、振民心三军方队更是哈尔滨人的最爱。走上工作岗位的哈军工人,则以其四年学员生涯塑造的不畏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为国奉献,为军争光。

三、以严格的教学制度塑造学术品格

哈军工的创建发展史,是适应国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高速度、高标准、高起点、跨越发展的历史。这固然是因为其创建是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亲自关怀下,集全党全军之精英力量而成。在全国解放不久,建设百废待兴的环境下,哈军工实施“两老办校”举措,进行行政管理的老干部和实施技术教学的老教师均由院长陈赓精心挑选,兵强马壮,群英荟萃,为培养高技术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学院着意塑造的鼓励严谨求实精神、拼搏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和相关制度规定的支撑和保障。以制度要求严谨,以制度激励创新。视视为学院“宪法”的《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是学院组织教学的基本遵循,里面详细规定了各级领导干部、教员和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的职责。其规定之细致,要求之严格,使其成为当时军校和不少地方院校治校的学习和借鉴对象。

对于学员的要求,在《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中也有着从课堂学习到课堂纪律、从课业要求到各级考试考核的规定。这些规定与《优等生标准及评奖办法》和《毕业班优秀学员标准及奖励办法》等配套实施,奖优罚劣。学员实施严格的淘汰制度,预科阶段的最高淘汰率为19.4%,而本科阶段的最高淘汰率竟达到过36%。严格的要求,使学员们必须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学业,视课堂如战场,视学习如战斗,养成了顽强学习的精神。

总之,哈军工为了保障其文化育人的成效,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制度机制。以严密的政治工作制度塑造政治品格、以严格和行政管理制度塑造意志品格、以严格的教学制度塑造学术品格。这些制度贯穿着精神的指向,充分短发挥了价值导向的功能。哈军工的学员们此后在国防科技和各个领域与战绩取得的不俗成绩,也正是制度的约束引导力和精神的感召熏陶力的有力证明。

参考文献:

[1]滕叙兖.哈军工传[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谢璐妍,窦隽勇.论哈军工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

[3]刘一蕾.哈军工文化对育人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3,(6).

[4]孔诤,高跃群.哈军工的办学治校特色及经验[J].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2013,(2).

[5]刘献君.哈军工精神与现代高等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制度保障制度设计文化育人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法官独立制度之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研究
道德社会构建的制度保障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技术文化
关于我国开征环保税相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