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研究

2017-08-13 10:39沈崇磊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服务体系创业教育

摘 要:本文以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主要出发点,重点探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旨在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系机制,整合发展国家就业创业基金,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框架。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创业理论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创业理论教育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难以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构建提供科学有序的理论指导,进一步影响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一方面,虽然某些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有待完善,这就在无形之中导致大学生尚未掌握系统科学的创业理论,从而使得大学生创业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高校创业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不高,“双师型”创业教师队伍有所欠缺,这对学生创业经历的熏陶、创业主动性的强化极为不利。

(二)高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进程滞后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高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进程滞后的问题,绝大多数高校缺乏相应的创业教育发展平台和实训基地,无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这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极为不利。现阶段,从我国高校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少数学生的创业业绩,并没有将创业孵化理念深入落实和具体践行到实际工作之中。同时,高校对学生的鼓励政策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

(三)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不高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素质欠缺这一层面之中。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对创业知识、我国现有的创业政策了解程度不足,甚至某些大学生尚未从根本上树立创业意识,他们认为兼职比自主创业所获得酬劳要更多,且途径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养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某些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不足,无法以从容稳定的心态面对创业工作存在的各种困难。

(四)社会扶持机制有待健全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社会扶持机制有待健全的问题,无法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框架,扶持机制力度不强,极易导致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在应用过程中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在大学生创业贷款这一环节之中尚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扶持作用,甚至某些银行通过贷款门槛太高的方式来减少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的机会。长此以往,极易挫伤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内无法从根本上促使学生转变创业理念。

二、提升大學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逐步完善高校创业理论教育体系

逐步完善高校创业理论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等特征综合融合教育课程,以便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促使其朝着高效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高校要将“第一课堂”建设与“第二课堂”建设放在同等位置之中,开展相应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创业模拟平台的优化构建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经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构建一批高素质、强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师资队伍,实现高校创业孵化理念践行效果的最大化。

(二)加快高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設进程

针对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缺乏相应的创业教育发展平台和实训基地的问题,应加快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进程,积极拓展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和领域,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训练基地,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来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产生无形影响。对此,高校在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更多关注的是全体大学生的创业业绩,将创业孵化理念深入落实和具体践行到实际工作之中。同时,高校要制定多元化和层次化并存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全面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

全面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创业理论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更好的迎合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形势,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大学生要强化自身的创业意识,加强对创业知识、我国现有的创业政策的科学了解,从根本上树立创业意识,将创业看做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强化学生的就业精神和思考能力、解决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养,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不足的情况,要对其进行有效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业活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创业中的各种问题或困难。

(四)建立健全社会创业扶持机制

要建立健全社会创业扶持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框架,从而加快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进程,以便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机遇。对此,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扶持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对于正处于创业的高校大学生要适当降低贷款门槛,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贷款机会,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要从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加强创业政策的有效宣传和科学讲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从而共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罗竖元.什么创业教育能更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J].教育学术月刊,2015,(07):81-87.

[2]王森.构建全程体系提升创业能力[J].河南教育(高教),2016,(05):20-21.

[3]刘铸.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4):3-7.

作者简介:

沈崇磊(1988.02—),男,民族:汉族;籍贯:陕西西安;学历: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称:研究实习员;工作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服务体系创业教育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