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学习动机缺乏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7-08-13 10:39李秀珠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动机策略

摘 要:现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动机,厌学现象,本文从多角度分析目前中职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具体表现,并从教师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和学生自身方面對该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根据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动机;策略

一、中职生学习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薄弱,学习行为习惯懒散,课堂学习氛围差,上课期间态度冷淡、爱睡觉、喜逃课、玩手机、注意力分散等。

(一)逃避学习

这类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上课听不懂,作业难以完成,学习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成就感,长久缺失学习成就感,对学习失去热情,甚至出现逃避學习的现象。

(二)行为懒散

这类学生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做事懒散,没有责任感,对班级等集体活动,没有积极参与,整天无精打采,做任何事情应付了事,不会尽力做好。

(三)排斥说教

这类学生也许从小受到的教育比较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说教,不分是非曲直,一律采用反抗的形式。即使表面不反抗,也不会听进去,一切照旧,跟家长老师不亲近,认为老师是不喜欢他的。

(四)狡辩成性

这类学生很会为自己辩解,卫生没做,作业没做,上课不听总有一大堆的借口,从不会自我反省,也不检讨自己的问题。问题一犯再犯,从不改正,也从不主动承担任务,对自己没信心。

(五)兴趣转移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点,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但并非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感兴趣。想反,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点,当遇到自己的兴趣点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会倾尽全力把事情做好。

二、中职生缺乏学习动机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纸上谈兵”的现象,教学内容缺乏生动形象性。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对新教学方法产生排斥心理,简单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缺乏生气。而中职生对乏味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特别是逃避学习及行为懒散类型的学生,无法参与课堂学习与互动,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二)家庭方面

在从事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受家长的影响。例如,行为懒散的学生,可能家长本身素质就不高,在平时生活中缺乏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或者是家长认为对学生要求无需太高,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行,至于职业方面,家长会帮忙安排好;对于有自己兴趣方向的学生来说,也许只想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点,但由于他们的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他们自身在心理成长过程的需求。

(三)学生自身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目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人的很多行为都是由于目标的导向作用,例如,很多学生会参加班干部、学生会竞选,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协调组织能力,希望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等。对于习惯懒散,逃避学习的学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自身的奋斗目标,或者目标订得不明确、不具体、不切合实际,这时便会失去努力的方向和动力,甚至会感到迷茫。

2.诱惑多,自制力差。在网络普及的今天,通过手机上网已成为趋势,根据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7.31亿的网名中有6.95亿是通过手机端上网的,即手机网民率达到95.1%。而在中职学校,学生手机普及率极高,加之网络资源的丰富,如网络游戏日益更新、小说、电视等,学生经常意志不坚定,受手机吸引,而放弃学习。甚至有时会利用手机查看和传播一些不良信息,从而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

3.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和决定一个人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在行为付出之后的坚持和努力。逃避学习及行为懒散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把学习成绩提高,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适合学习,从而放弃了对学习的坚持和努力。同时,自我效能感也影响一个人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很强的人,往往认为失败只是个人的努力程度问题,从来就不是能力问题;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相反,大部分中职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比较低,自然而然把自己学习成绩低下归因为是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即使努力学习,也不可能提高成绩的,从而选择自暴自弃的方式进行学习生活。

三、提高学习动机的对策

(一)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学习兴趣

入学之初,学生对很多事物是感到新鲜的,想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多种事物,部分学生更是把中职学校当成自己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因此,学生在入学初期,表现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给学生以更多正面的引导,鼓励学生;学校则要加强教学质量,做好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如何更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全面地去分析自己,适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开发自身潜能。

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是与老师接触,作为教师要注重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让知识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让学生更容易吸收,内化。只有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树立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根据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即儿童已经达到的和可能达到的(本身不能达到,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达到)水平的要求,教育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树立学习目标是,必须也要落在最近发展区,在通过自己努力和老师指导可以达到的位置,这样的目标才是有吸引力的目标。即目标要具体,可行,可检测等。比如,提高英语成绩到80分,本学期竞选班干部等。

2.因势利导,提高自控能力。手机已成为中职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若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势必导致两败俱伤。因此,对于手机,应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片段式的教学模式,在不需要太长时间学习的同时,又能学习一点知识点。利用手机的功能,在手机上学习知识、做作业,让手机真正的走进课堂。

3.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和加涅主张在某些条件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从认知着手,即要先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有能力把某些事情做好的。通过改变学生不合理的归因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意识到,主要自己目标明确,愿意付出努力,终将会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志芳.中职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与对策[J].职教研究,2012(27).

[2]张艳红.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J].学科教育,2015(29).

[3]彭春燕.高中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与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7).

作者简介:

李秀珠(1983—),福建漳州人,福建商贸学校助理讲师,本科,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中职生学习动机策略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