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素质评价的策略

2017-08-13 11:39陈庆然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拙作中作佳作

陈庆然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也就重点体现在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综合水平评价上了。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更好地将学生的語文素养提升上去,从而真正将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运用适当的语言对不同等级的习作进行评价。一拙作的评价要突出“趣”。二中作评价要落实“能”。三佳作评价要彰显“赏”。教师要在习作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其评价功能,又体现其导向作用,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评价建议”的要求是: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②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③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④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历经各种改革,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但是总的来说分为课上和课下两大方面。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不管是生字词语还是阅读理解,不管是作业批改还是试卷考核,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现如今的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就是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不同形式的进行读写训练,写作归根结底还是语文素质养成的最终体现。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师评论学生作文优劣得失的评语,是对学生语文素养是否更好达成的综合性评价。写好作文评语是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评语的实施应讲究一个“巧”字,巧施评语应凸显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应充分体现习作评价的实效化。

一个班级中,每次习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拙作、中作和佳作,三个等级的评价语言是不尽相同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习作的个人特点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应通过评价的差异化实施促使学生释放“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正能量。

一、拙作的评价要突出“趣”

一个班级总有一些习作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他们的习作或简短粗糙,或语病百出,或主体不明,或结构不清,这样的习作我们暂且称之为“拙作”。读着这样的习作,我们老师自然为之头痛,愤怒抑郁诉诸笔端,很多伤害学生自尊和自信的评语不经意间就留在了学生的作文本上,成了很多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样会严重打击这些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这就需要我们在“拙作”的评语实施中,关键突出幽默,要通过教师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施这部分“拙作”评语时,教师必须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根据他们的习作状况实施适切的评语,再努力寻找他们的习作闪光点,给他们心理上以暗示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信心,使他们慢慢地向“中作”靠近。

二、中作评价要落实“能”

在班级里占绝大多数的应该是中等学生的习作,一般占到全班的60%~70%,这部分学生的习作,其书面表达没有问题,也基本能做到主题突出,结构明了,语句通顺,但他们的习作与“佳作”相比,最大的问题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比如怎么样做到详略得当,怎么样写得具体生动,如何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写到位,如何把人物的特征写清楚,怎样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等等。说白了,就是缺少了那么一点“语文味”。

针对“中作”的习作评语,老师除了要给学生营造一种“以我手写我心”的宽松的习作环境,更关键的是在习作方法的指导上,让学生跳一跳以努力达到佳作的水平。

三、佳作评价要彰显“赏”

相比较“中作”和“拙作”来说,老师最喜欢“佳作”了。那么,如何对待这部分习作实施评语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对展示“佳作”的学生给予最大激励,使其情感喜悦,同时也要使其对其他学生发挥正面引导功能的最大化。因此,佳作评语要彰显一个“赏“,首先,教师要学会用欣赏、赞赏的眼光去评价习作,是学生有充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其次,也让班内同学获得不同程度的启发,习得写此类文章的方法,积累写作此类文章的经验。

(1)心赏,诸如”读你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你对文章新鲜别致的立意以及对这位老师的感恩之情让我动容。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你用真情打动了别人,这是你作文的最大成功。”这样的评语,教师对学生及其习作均倾注了真心、真情,并化作精妙的语言去诉诸笔端,教师如此用心去欣赏、赞赏,给学生带去的写作动力和后续进展是不可估量的。

(2)读赏,譬如“你的作文像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你的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真是文如其人,老师决定在明天的习作展示课上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对妈妈的一片真情!”试想,当自己的作文如此被老师表扬当众赏读,习作的学生能不心潮澎湃吗?其他学生自然也会大受启发和鼓舞。这就是赏读的功效。

(3)荐赏。教师面对佳作可以大胆推荐给其他报刊发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了方方正正的铅字,想到自己的文章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说不定,一个伟大的作家就在教师的荐赏中诞生了。其他学生在羡慕之余也多了一份进取之心,学习之蓝本。

综上所述,教师在习作评改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巧施评语”,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做到既关注学段,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標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也要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更重要的是,要凸显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因此,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素质评价要在“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的习作评改总要求基础上,体现因年纪、知识积累的灵活多用型以及作文评语的激励性与启迪性。要在习作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激发其评价功能,又体现其导向作用,真正使作文评语唤起学生的习作兴趣,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2]余小鹏.绽放“评语”的无限光彩[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6(1).

猜你喜欢
拙作中作佳作
宋九江
美国流行商店出售二手服装
赴汉参加海峡两岸诗词论坛呈罗辉吟长叠前韵
佳作欣赏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定语从句考点揭秘与高分技巧
分析高考试题,辨别what与that
分析高考试题,辨别what与 that
木板